作为中型公司的 HR,每年总有那么几次 “招聘暴击”:电商大促前要1个月招 20 个运营助理,门店扩张得1周补15个导购,工厂赶工急着招30个生产助理.....
几百份简历堆在邮箱里,逐行扒 “相关经验”“可到岗时间”,手拨邀约电话到手指酸,面试完还得熬夜整理评价,最后要么招慢了拖业务后腿,要么招错了返工重招。
直到用AI 做批量招聘才发现,人手少、需求急的情况,真的不用硬扛。
一、中小企业批量招人,AI 是 “救命工具” 不是 “奢侈品”
短时间要招几十人的岗位,不管是电商运营、门店导购还是生产助理,都有个共性:需求急、人数多,还得卡 “经验匹配度”“可到岗时间” 这些硬指标。
单靠人工根本顶不住。
筛简历像 “大海捞针”:100 份简历手动看要6小时,漏看 “有大促经验”“能接受倒班” 这些关键信息,就会错过合适的人;
面试效率低到崩溃:一天最多面10个候选人,记不住谁答得好,写评价报告要熬到半夜,第二天还得重复;
而 AI 刚好能补上这些缺口 —— 批量解析简历、自动完成初面、实时统计数据,相当于给 HR 配了个 “不用休息的招聘助手”,尤其适合中小公司人手紧、任务急的批量招聘场景。
二、亲测Gohire:批量招聘效率直接提 3 倍
试了好几款工具,Gohire最懂中小企批量招人的需求,三个核心功能刚好解决痛点:
1. 简历筛选:100份简历,AI自动解析
之前电商大促前招运营助理,我光扒简历就熬了两晚 —— 既要找 “有平台运营经验” 的,又要排除 “1 个月后才能到岗” 的。
用 Gohire 后,不管是 PDF、Word 还是候选人发的截图简历,一次批量上传,AI会自动提取 “工作年限、核心技能、可到岗时间”这些关键信息,还能对照 JD 算匹配度。比如招门店导购时,把 “能接受周末上班” 设为核心要求,短时间就能挑出30个高匹配候选人,不用再逐行盯简历。
2. AI 面试:按岗位定制问题,结束就出评分报告
批量招聘时,最怕面试 “走过场”—— 招生产助理漏问 “是否熟悉流水线操作”,招电商运营忘了考 “大促活动策划”。
现在用 Gohire 的 AI 面试,把 JD 复制进去,系统会自动生成岗位定制问题:招生产助理就问 “遇到流水线卡顿怎么处理”,招电商运营就问 “怎么提升大促期间的转化率”。候选人答完后,AI 实时转文字,还会从“专业度、表达力、岗位适配度” 三个维度打分,报告里直接标重点,比如 “提到用‘满减叠加券’提升转化,运营岗位适配度高”,我不用记笔记,直接把报告发业务部门,沟通效率快多了。
3. 企业管理:1 个人管招聘,像有团队帮忙
之前招生产助理时,车间主管总问 “候选人面到哪一步了”,我得翻 Excel 查半天。
用 Gohire 后,主管能直接登录系统看进度,候选人从“初筛 - 面试 - offer” 的状态实时同步,谁做了什么操作都有记录,不用再反复沟通。还有个数据看板特别实用,能自动显示“导购岗位面试通过率多少”。
![]()
最后说句大实话
中小企 HR 招批量岗位,不用追求 “功能全到用不上”的系统,能解决 “筛得快、面得准、管得清” 的就是好工具。我用 Gohire 招完上次那批电商运营后,每天至少多腾出 2 小时做员工关系,再也不用天天围着招聘转。你们做批量招聘时,最头疼的是筛简历还是跟进进度?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