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
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
印发《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提出提升设施装备水平等
7方面23项重点任务
到2030年
内河货运量、货物周转量
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比进一步提升
这一政策为内河航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由二航院设计、二航局建造
振华重工提供设备的
河南周口港中心港区中心作业区工程(一期)项目
目前正快速推进中
![]()
让我们跟随中交建设者的脚步
一同探访这座河南省首个百万级专用集装箱码头
1
“智慧+绿色”的设计蓝图
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
是河南内河航运“11246”工程的
龙头项目和标志性工程
建设目标定位为“内河智慧绿色第一港”
二航院在设计过程中以“智慧+绿色”为蓝图
深度融合前沿技术、生态理念与工程创新
铸就该港口通江达海的功能内核
打造内河智慧港
周口港作为内河第四代港口
主要通过整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
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和5G等前沿技术
打造码头智能化生产管控系统
和智慧系统的数字底座
构建全生命周期智慧、高效、安全的
生产、运营、服务体系
让港口如精密仪器般高效运转
![]()
创建绿色近零碳港
港口设计深度融入“双碳”战略
系统规划近零碳码头路径
设计建设港区分布式光伏电站
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使用
配置13套岸电设施
提供“自助式、全流程、智慧化”岸电服务
实现泊位岸电全覆盖
分散布置10套无人集卡智能充电桩
推动周口港新能源技术的实践应用
从源头实现“零油耗”
减少碳排放
2
河道间的“建港创新”
二航局以技术创新破解施工难题
以绿色管控守护生态底色
通过优化工艺、创新工法、严控品质
打造内河港口建造的精品样板
试桩优化与结构创新双突破
通过开展全工艺桩试验
及堆载法、自平衡法等综合检测
精准分析桩基承载力
成功优化桩基设计
累计减少各类桩长超2万米
针对淮河河道狭窄特点
创新采用“无下横梁式高桩码头”结构
自主研发“可周转桩帽对拉锚固式型钢平台”
有效攻克预制构件装配化施工难题
实现技术突破与降本增效双赢
![]()
生态管控与品质提升并行
项目全过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构建“分区分类分级”精细环水保管理体系
及全链条责任协同机制
大力推广“四节一环保”技术
有效降低资源消耗与碳排放
严格把控构件外观质量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降低预制构件水波纹发生率
以生态优先理念贯穿建设全程
打造优质工程
3
“小而美”的硬核装备
振华重工聚焦内河港口应用场景
围绕“绿色、低碳、智能、可靠”理念
为周口港开发定制内河岸桥和轨道吊
周口港岸桥拥有全球首创设计的
螺旋管式结构门框
与传统的箱体形式相比
风载荷降低近50%
整机轮压降低15%
整体稳定性提高15%
![]()
周口港的轨道吊集成了
世界领先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例如,OCR箱号车号自动识别
CPS集卡自动引导定位
BMS堆场管理系统等
在人机交互、定位检测、安全保护等方面
通过专用硬件以及独有的人工智能算法
提高设备作业装卸效率
减少减轻人工工作量
进一步提升港口效能和服务水平
项目建成后
周口港将成为国内一流的内河航运大港
成为中部便捷出海水运大通道的重要支撑
对强化区域互联互通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交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