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湿气最重的日子,这3种食物脾胃最喜欢,越吃痰湿越少,肚子越小,气血也足了!
昨天在菜场看到新鲜的薏米、山药、扁豆都摆在显眼的位置,突然就想起了小时候奶奶做的薏米山药粥。那时候不懂,只觉得香甜软糯,现在才明白,这里面藏着祛湿健脾的老智慧。湿气重的日子,吃对食物,身体才能轻松又舒服。
01 脾胃“湿”了,人就容易累、胖、没精神
说实话,最近这段时间,身边好多人都喊累、喊困,尤其南方的小伙伴,连裤腿都觉得潮乎乎的。其实,这就是“湿气作祟”。老中医讲,湿气最容易困住脾胃,脾胃一虚,身体就像个吸水的海绵,肚子鼓鼓的、手脚发沉,连气色都变差了。
有人问我,为什么一到梅雨天或者换季,肚子就胀、没胃口?其实湿气最怕脾胃虚。脾胃是咱们身体里的“搬运工”,只要干活不利索,湿气、垃圾就堆积,痰湿一多,肚子就大,气血也跟着走下坡路。所以,想要轻松点,先把脾胃养好,湿气自然就少了。
我有个办公室同事,原来每到雨季就犯困、脸色黄,还总觉得肚子松垮垮的。自打跟着我吃了半个月的健脾祛湿粥,整个人神清气爽,连裤腰都瘦了一圈。
02 薏米——祛湿小能手,脾胃的好朋友
薏米:祛湿健脾
薏米,老百姓叫它“薏仁米”,有点像小珍珠。中医讲,薏米性平微凉,最擅长“渗湿利水”。说白了,就是能帮咱们身体把多余的水分、湿气慢慢带出去,脾胃最喜欢这种“轻轻松松不费劲”的去湿法子。
烹饪小窍门:薏米要提前泡2小时,煮出来才软糯香滑。做薏米粥时,别光放薏米,加点大米、红枣,入口又香又润,还能补一补气血。
那种清甜的米香,带着一点点草本的味道,喝上一碗,整个人像被“洗”了一遍。夏天喝一碗冰镇薏米水,巴适得很!
菜场老板娘前阵子湿疹反复,听我推荐薏米红豆汤,坚持三周,皮肤都细腻了不少,她说“比搽药膏还管用”。
03 山药——补脾胃,越吃越轻松
山药:健脾养胃
山药,被老一辈叫做“神仙根”。中医里说它“补而不腻”,专门养脾胃、化痰湿。山药性平,吃了不燥不腻,尤其适合肠胃虚弱、总是腹胀的人。它还能帮咱们把多余的水分转运出去,肚子不鼓了,人自然精神。
烹饪小窍门:山药削皮时手容易发痒,可以戴手套。煲汤、炖肉、炒菜都行,山药和排骨、玉米一起炖,汤清味甜,喝一口就觉得“润”到心窝里。
那种软糯细腻的口感,夹杂着淡淡的清甜,每次喝完山药汤,胃里热乎乎的,整个人都轻快不少。
邻居大姐肠胃差,动不动就拉肚子,自从天天做山药粥,吃了半个月,不光肚子不胀,还说“脸色都白里透红”。
04 扁豆——祛湿消胀,脾胃的“守门员”
扁豆:健脾消暑
扁豆,很多人夏天爱吃。其实它是健脾祛湿的一把好手。中医说扁豆“味甘性平”,专治脾胃虚弱,能“化湿和中”,也就是帮你把湿气化掉、肚子舒服了。
烹饪小窍门:扁豆一定要炒熟煮透,生的有微毒。喜欢清淡的可以做扁豆焖饭,喜欢重口味的可以炒扁豆配肉丝,香得很,下饭。
扁豆炒出来的清香,夹杂着米饭的甜味,吃一口,连呼吸都觉得清爽了几分。
我中医朋友推荐我家小孩夏天吃扁豆焖饭,说能防腹泻、少感冒,效果还真不错。
实用食谱&搭配建议
健脾祛湿家常搭配
- 薏米山药粥:薏米30g、山药100g、大米50g、红枣4颗。食材洗净,薏米提前泡2小时,山药切块,所有材料同煮40分钟,软烂即食。
- 扁豆焖饭:大米100g、扁豆50g、胡萝卜丝适量。所有材料洗净切丁,一起入锅,加点食用油和盐,正常焖饭即可。
- 山药排骨汤:山药200g、排骨300g、玉米1根。排骨焯水,山药切段,玉米切块,全部一锅炖1小时,盐调味。
用心生活,湿气自然远离
说到底,养生不是难事,就是多用点心,少吃生冷油腻,多吃健脾祛湿的家常菜。脾胃舒服了,湿气自然跑得远远的,人也越活越有劲。说实话,生活啊,还是得靠咱们自己一点点调理出来。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脾胃强,湿气少,肚子小,气色好!你平时还有哪些去湿健脾的绝招?留言一起分享吧!
转载自《薄荷微光生活》,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