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在社会上流行颇广,很多大学生自称小镇做题家。
但事实上,研究者在提出"小镇做题家"这个词语的时候,发现小镇做题家,其实是指出生农村或乡镇的青年考上了精英大学,也就是985。
这个定义其实把很多人排除在外了,那些出生乡镇或农村的青年只是考了普通的二本或是民办,本科远远称不上小镇做题家。
他们充其量,只是农民工一份子。但是,从数量上来看,这些人才是构成中国大学生数量群体的基数。
就是说小镇做题家是这群人的塔尖。
为什么我们总感觉小镇做题家,这个词充满了讽刺意味呢?
原因就在于小镇做题家面对的是阶层跨越的这个命题。
西方学者认为,文化和社会资源是影响个人社会流动的重要原因,在攀向社会阶梯的顶层时,它的作用尤为巨大。
那么从乡镇出来的小镇做题家们,他们拥有了文化上的基本盘。
要实现阶层逆袭,唯一的差距,就是社会资源。而社会资源的贫瘠,让这群小镇做题家们感受到了棘手,感受到了自卑。
因此他们跑到网络上自怜,自嘲自讽。那么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这样的自嘲之后无异于"黛玉葬花",无病生吟。
拿我身边来说,那些考入一流学府的同学们,多年来他们的处境就比大多数人好得多。
人这一辈子,就是站的越高,想的越多。总是tmd想要实现阶层逆袭,自然就活得痛苦。
这就是小镇做题家的定数。
那么,普通大学生需要靠什么来翻盘呢?
一个是人生的际遇,也就是他们自身的命运。还有一个就是考公务员。
疫情以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公务员录取名额都被普通的一本或二本学生占领了。
但是疫情以后,越来越多的小镇做题家,开始瓜分这块蛋糕。使得原本就竞争激烈的考试更加激烈。
这就是这个时代大学生们的残酷写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