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言
又是一年中秋团圆夜,央视秋晚如约而至。
10月6日央视给观众呈现出不少精彩节目,开播半小时便一举打破了2024年的收视记录。
![]()
这一次,谢娜成了荣登央视的幸运儿,那么秋晚究竟有哪些精彩节目?又有哪些“出圈”的“大人物”?
德阳幺妹闯央视
今年的中秋,电视遥控器的争夺战似乎结束得特别早,当央视秋晚的收视率曲线如火箭般冲破7.0%的大关时,隔壁湖南卫视不到1%的数据显得格外落寞。
![]()
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碾压,更是央视一次精心策划的“双赢”:既要破圈吸引眼球,又要守住国家级晚会的文化格调。
这场在四川德阳举办的盛会,开播仅半小时就刷新了去年的记录,最终将超三成的市场份额稳稳收入囊中,社交媒体上,超过五亿的阅读量和持续三天的热议,证明了这场晚会的成功远不止于客厅里的那块屏幕。
![]()
晚会最大的变数,或者说最妙的一步棋,无疑是谢娜的出现,当她与任鲁豫、鲁健等央视名嘴并肩而立时,许多人恐怕都捏了一把汗,毕竟,她是湖南卫视的主持人,一个以活泼甚至“疯癫”风格著称的娱乐符号。
![]()
但央视的考量显然更深,启用谢娜,绝非简单的流量密码,她身上有三重身份:首先,她是土生土长的德阳人,一句地道的“德阳幺妹”开场白,瞬间拉近了国家舞台与举办地的距离,这是最真挚的文化互动。
![]()
然后她代表着一种被大众熟悉的地方卫视娱乐生态,她的加入,本身就是中央叙事向地方文化主动伸出的橄榄枝,是一次拓宽主持风格边界的大胆尝试。
到最后她也是一个渴望突破自我的个体,她曾坦言,接到邀请后感觉“不真实”,甚至偷偷向任鲁豫打探消息,生怕自己中途被换掉,这种诚惶诚恐的珍惜,最终转化为长达三个月的闭关苦练。
![]()
从发音、仪态到应急反应,再到对中秋文化的深度研究,谢娜几乎是把自己“回炉重造”了一遍,晚会当晚,她身穿一袭大红色镶钻晚礼服,梳着简单的马尾,妆容端庄大气,呈现出的竟是一种超乎预料的“国泰民安”脸。
她的语速平稳,吐字清晰,风格得体,与身旁的侯佩岑稳健大方的台风相得益彰,那个曾经在舞台上尽情释放天性的她,此刻完美融入了央视的语境。
![]()
更有趣的是,她还跨界当了回表演者,和李斯丹妮合作了一首四川话说唱《火辣的毛血旺》,顶着一头短发,穿着嘻哈风的衣服,化着浓妆,在舞台上火力全开,那股子歌手范儿,让人差点忘了她主持人的身份。
这种从“言说者”到“表演者”的无缝切换,彻底打破了传统主持台的功能界限,也让谢娜成了当晚毫无疑问的最大赢家。
![]()
各路大佬
今年秋晚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演员们几乎撑起了歌唱类节目的半边天,这并非说明专业歌手不够用,而是导演组看中了演员们强大的“表演可塑性”,用他们来服务于晚会的整体氛围和视觉美学。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闫妮,不久前在大湾区晚会上,她和魏大勋合唱《Mojito》时,那种随性摇摆、近乎“微醺”的状态至今仍是热门话题,可到了秋晚舞台,她却像变了个人。
![]()
手持一把古典团扇,身着水墨风格长裙,与海来阿木合唱《只字不提》时,她姿态端庄,眼神专注,甚至严肃到眼睛都瞪得大大的,每一个动作都透着优雅。
这种从“放飞”到“收敛”的精准控制,展现了一个专业演员的强大素养,也让观众讨论“微醺”状态是否是她可控的人设,这本身就制造了新的看点。
![]()
演员的价值更多体现在视觉呈现上,已经50岁的蒋勤勤,一袭淡绿色中式晚礼服登场,在《山满月》篇章压轴亮相,即便身形比精修照里略显丰腴,依旧美得温润如玉。
唐嫣与欧豪的合作,她的颜值实实在在地抗住了央视的“卸妆镜”,同样年届五十的李乃文,甚至被造型师大胆地设计了一款爱豆发型,引发了不小的讨论。
![]()
![]()
而蒋欣,一袭正红色连衣裙,纤瘦的身形在镜头下无可挑剔,这些关于造型、状态的讨论,都成了晚会话题传播的助推剂。
![]()
演员的跨界也不仅仅是唱歌,宋佳的节目就极具巧思,她没有出现在主舞台,而是在场外的中江挂面村,白衬衫搭配棕色亮片裙,现代服饰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
更绝的是,她还现场弹奏起柳琴,古典乐器与歌声交融,将自然景观与艺术表演完美结合,氛围感拉满。
![]()
定海神针
在大量启用跨界演员,让舞台变得活色生香的同时,央视秋晚也稳稳地立住了自己的“压舱石”,那就是以韩红为代表的绝对专业主义,她的存在,就是对晚会艺术水准的承诺,确保了晚会在创新之余,专业内核不动摇。
![]()
当韩红唱响那首《回家》时,整个晚会的情感浓度达到了顶点,她没有华丽的造型,仅仅是一身干练的西装,搭配着挑染的白发,那头比以往白了许多的卷发,仿佛在诉说着她近年将更多精力投入慈善事业的岁月痕迹。
可当她一开口,那浑厚有力的嗓音,那种直击人心的真挚情感,瞬间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这就是“大神级”歌手的力量,不依赖任何噱头,纯粹用声音构建情感的基准线。
![]()
韩红的表演,与演员们的跨界形成了鲜明而互补的对比,如果说闫妮、宋佳们负责的是拓宽晚会的广度和话题性,那么韩红负责的就是定义晚会的深度与艺术高度。
她的形象,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歌手,更像是一种“老艺术家”风范的象征,平衡了舞台上那些年轻、跨界的活跃气氛。
![]()
晚会的专业内核同样是开放包容的,吉克隽逸与国际乐团合作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为这首经典老歌注入了国际元素,展现了文化的融合与自信,而经历过舆论风波的于适,依旧与蒋勤勤搭档登台,也体现了平台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
回看2025年的这场央视秋晚,它的成功密码其实很清晰,就是“破”与“立”的战略平衡,它敢于“破格”启用谢娜,大胆“跨界”使用演员,打破了传统晚会的思维定式,成功抓住了流量与话题。
![]()
同时,它又牢牢“立住”了以韩红为代表的专业标杆,坚守了国家级盛典应有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标准。
结语
这种“守正创新”的模式,不仅为未来大型晚会的制作提供了一份极具价值的参考样本,更深刻地反映出,在今天这个媒介环境下,主流媒体是如何通过积极的自我革新,来引领大众审美,并以更生动、更具亲和力的方式,去传播主流文化价值。
![]()
对此,你是怎么看呢?
信息源:
《2025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CCTV节目官网2025-10-06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