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资料来源:《地藏菩萨本愿经》《续高僧传》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纯属虚构,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世间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生来便与常人不同。夜半时分,别人安然入睡,他们却能看见游荡的孤魂;街市繁华处,旁人熙熙攘攘,他们眼中却多了几分旁人看不见的景象。民间传说,这类人阴气过重,命格特殊,寻常人见了都要避让三分,生怕沾染晦气。
可奇怪的是,越是这样的人,越是不能轻易招惹。老辈人常说,能见鬼神之人,多半有大因缘在身,轻慢不得。
更有传闻,地府阎王曾亲口开示:这等人虽然阴重,却偏偏最受天眷。阴阳相悖,看似矛盾,其中藏着怎样的天机?
为何阴气深重之人,反倒是上天眷顾的对象?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因果玄机?要解开这个谜团,还得从一千多年前的一段往事说起。那是一个关于生死、鬼神、因果的真实记载,至今读来仍让人心生敬畏。
![]()
唐朝贞观年间,终南山净业寺住着一位高僧,法号道宣。此人精研戒律,德行高洁,被后世尊为律宗初祖。道宣律师自幼便与常人不同,他能看见旁人看不见的景象,能听见旁人听不见的声音。寺中僧众起初都以为他是妄语,可时间久了,大家发现但凡律师说有异象之处,必定会应验些什么。
有一年夏天,寺中来了一位云游僧人,法号智通。智通听闻道宣律师能见鬼神,心中不以为然,觉得这不过是哗众取宠的把戏。一日晚课后,智通特意留在殿中,想看看这位律师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月上中天,夜色深沉。道宣律师独自在殿中礼佛诵经,神态庄严肃穆。智通躲在廊下偷偷观望,只见律师忽然停下诵经,转身朝着大殿东侧虚空恭敬作揖:"今夜劳烦天人降临,贫僧有礼了。"
智通心中冷笑,这空荡荡的大殿里哪有什么天人?正要转身离去,却听道宣律师又开口道:"天人所言,贫僧谨记在心。只是关于戒律中的这一条,贫僧还有些疑惑,不知天人可否为贫僧解答?"
接着,律师便开始复述起戒律中的某个条目,字字句句清晰分明,就好像真的有人在与他对话一般。智通听得心中发毛,他看不见听不着什么天人,可道宣律师问答之间却句句有据,绝不像是在自言自语。
这样的对话持续了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道宣律师才再次作揖:"多谢天人开示,贫僧明白了。"说完,他转过身来,看着廊下的智通:"师兄何必躲藏?既然来了,不妨进来说话。"
智通被看破行藏,只得硬着头皮走进殿中。他抱拳问道:"敢问律师,刚才当真有天人降临?"
道宣律师淡然一笑:"师兄若是不信,倒也无妨。只是天人方才所言,三日后寺中东厢房会有火患,还望师兄转告住持师兄,早做防备。"
智通将信将疑地离开了。第三日午后,东厢房果然因为香客不慎失火,好在发现及时,及时扑灭,没有酿成大祸。这件事传开后,寺中僧众对道宣律师更加敬重,可也有人心中犯嘀咕:能见鬼神,莫非是阴气太重,不是什么好兆头?
这样的议论传到了一位老僧耳中。这位老僧法号慧远,是寺中年纪最长的长老,一生修行七十余载。他听闻此事后,把道宣律师唤到禅房,开口便问:"你可知,为何你能见鬼神,而旁人却不能?"
道宣律师恭敬答道:"弟子也曾疑惑,不知是何因缘。"
慧远长老闭目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老衲年轻时,曾游历四方,在一座古寺中见过一本残卷,上面记载着一桩往事。说的是五百年前,有一位修行人,他也像你这般,生来便能见鬼神。当时世人都以为他是不祥之人,连寺院都不肯收留他。"
"后来呢?"道宣律师追问。
"后来,他遇到了一位真正的大德高僧。那位高僧看了他一眼,便说:'你非但不是不祥之人,反而是有大福报之人。世人不知,能见鬼神者,乃是前世曾发大愿,要度化幽冥众生。你这一世能见他们,是因为你与他们有缘,你的使命,就是要为他们指引出离之路。'"
![]()
慧远长老说到这里,睁开眼睛看着道宣:"那位修行人听了之后,恍然大悟。从此他不再为自己的特殊而苦恼,反而精进修行,专门为鬼神说法,度化了无数幽冥众生。他圆寂之时,天降异香,地涌金莲,无数鬼神都来送行,场面之盛,前所未见。"
道宣律师听得心中震撼,沉默良久才问道:"敢问师祖,那位修行人最后去了哪里?"
慧远长老摇摇头:"老衲也不知。只记得那残卷上说,他圆寂之后,有人梦见他已往生兜率天,在弥勒菩萨座下听法。"
这番话让道宣律师若有所悟,可心中仍有一个疑问未解:"师祖,世人都说见鬼神之人阴气重,于己于人都不是好事。可为何那位大德高僧却说这是福报?阴阳二气,岂不是相悖的吗?"
慧远长老捋着胡须,笑而不语。他看着窗外逐渐西沉的夕阳,开口道:"这个问题,老衲也答不上来。不过,老衲倒是记得,当年那残卷上还记载了一件事。说是有一位阎王,曾经向一位高僧解释过这个道理。可惜那部分内容残缺不全,老衲也只记得个大概。"
"还请师祖明示。"道宣律师恭敬地说。
"那阎王说,世人以为阴重是祸,阳盛是福,却不知道阴阳本就是一体两面。有些人之所以阴气重,并非他们命薄福浅,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前世积累了太多的阴德。"慧远长老的声音变得深沉,"阴德者,暗中所行之善也。这种善行不为人知,不求回报,却最得天道认可。积阴德之人,来世必有厚报。能见鬼神,正是这种厚报的一种体现。"
道宣律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慧远长老继续说:"你想想,鬼神虽处幽冥,但他们也是六道众生之一,也需要有人为他们说法,为他们指引。可凡夫俗子见不到他们,又如何度化?只有那些与他们有缘之人,才能担此重任。这难道不是天眷?难道不是福报?"
"可世人为何都要避开这样的人呢?"道宣律师问出了心中的困惑。
慧远长老叹了口气:"世人愚昧,不明因果,只知道趋吉避凶,却不知道真正的吉凶祸福在哪里。他们看见能见鬼神之人,就觉得晦气,觉得不祥,殊不知,这样的人往往是有大使命在身的。他们不仅不该被排斥,反而应该被尊重。"
"那为何又说这样的人不可招惹呢?"道宣律师追问。
慧远长老的眼神变得严肃起来:"这就是老衲要告诉你的重点了。那残卷上记载,阎王曾经警告世人,说能见鬼神之人,身边往往跟着许多护法。这些护法有的是鬼神,有的是天人,他们在暗中守护着这个人,确保他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使命。"
"谁若是无缘无故招惹这样的人,欺负他们,诽谤他们,甚至伤害他们,那些护法绝不会坐视不管。轻则折损福报,重则灾祸临身。不是这些护法凶恶,而是因果不容违背。你帮助了该帮助的人,就是积善;你伤害了不该伤害的人,就是造业。能见鬼神之人,大多数都是在行善事,度化众生,谁若阻拦,那就是在阻碍善业,自然会有因果报应。"
道宣律师听到这里,心中豁然开朗,却又生出新的疑问来。慧远长老看出了他的心思,开口道:"你是不是想问,那阎王到底是如何解释'阴重却受天眷'这个道理的?"
道宣律师点点头。
慧远长老沉吟片刻,缓缓说道:"老衲只记得一句话,那阎王说……"说到这里,慧远长老忽然停住了,他看着道宣律师,眼神中带着几分深意:"这句话太过玄妙,老衲当年看了许久也未能完全参透。或许,你需要亲自去求证。"
![]()
道宣律师心中好奇到了极点。慧远长老口中的那句话,那阎王的开示,到底说的是什么?为何能见鬼神之人明明阴气深重,却反而是受天眷顾?这阴阳二气的矛盾,究竟该如何理解?
那天夜里,道宣律师辗转难眠。他想起慧远长老欲言又止的样子,想起那本残缺不全的古卷,更想起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那些旁人看不见的鬼神,那些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究竟意味着什么?
月色如水,洒在禅房的木窗上。道宣律师起身点燃油灯,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默默祈祷。他想要一个答案,一个能够解开心中所有疑惑的答案。就在这时,一股清凉的风吹进屋内,灯火微微摇曳,却并未熄灭。道宣律师心中一动,知道有访客到了。而这次的访客,将要告诉他一个改变他一生认知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