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庆期间,新疆克州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的乔尔波村小尚亥牧场、依买克村阿克塔什牧场迎来旅游旺季。两处牧场均处高海拔区域,秋季气候宜人:日均气温15-22℃,白天光照充足不灼热,夜晚微凉无需厚衣;且低湿度让秋季少阴雨、多晴天,蓝天白云与金黄草原、墨绿松林相映,景致通透。这种“不冷不热、少雨少闷”的环境,契合游客避酷暑、寻清爽的需求,自驾游客量激增。
![]()
(图为 劝导站执勤辅警开展交通安全工作。)
而X415线作为前往草原的必经之路,乌恰县公安局波斯坦铁列克乡派出所设立的交通安全劝导站,成了游客进入牧场的“第一关”,导致在此坚守的民警加库普瓦力·拜克尧力以及辅警玉苏甫艾力·外丝丁、阿力木江·亚森的工作强度较平日翻倍。
这座劝导站被戈壁与沙漠环绕,无任何遮挡,国庆期间虽未遇极端风沙,但日均风力达3级,干燥的风裹着沙粒,打在脸上生疼。10月1日清晨7时30分,天还未亮,加库普瓦力已穿戴好反光背心,提前到岗清理站前积沙——前一晚的风沙又埋了半块警示桩。他握着铁锹反复铲沙,不到20分钟,额头就渗出汗珠,风一吹很快结成凉汗,贴在脖子上格外不舒服。
![]()
(图为 劝导站执勤民警辅警帮群众换轮胎。)
9时40分,首辆前往小尚亥牧场的自驾车驶来,加库普瓦力上前示意停车,手持测速仪检查车速,同时递上交通安全宣传单:“前面路段弯道多,草原路段有牛羊穿行,一定要减速。”车主接过单子点头应下,他又绕到车后,确认备胎固定情况,才放行车辆。从此时起,车流逐渐密集,平均每分钟就有2-3辆车经过,他和同事们分成两组,一组在站前查车劝导,一组沿X415线巡逻,连喝口水的时间都要挤。
![]()
(图为 劝导站执勤民警检查车辆安全隐患。)
10月2日中午12时16分,戈壁地表温度升至32℃,阳光直射下,劝导站的简易彩钢房像个蒸笼。玉苏甫艾力的反光背心已被汗水浸透,贴在背上,他却顾不上擦汗——此时正值游客出游高峰,一名从牧区返回的驾驶人,因山路崎岖、积水挡道,车辆轮胎被石子划破。他缓慢将车开至劝导站求助。正在执勤民警加库普瓦力和辅警玉苏甫艾力、阿力木江见状,指挥该车辆停靠在劝导站旁,而后立即从站内取出千斤顶、扳手和备胎,并快速拆卸旧胎、安装新胎。短短20分钟,轮胎更换完毕。加库普瓦力还叮嘱驾驶人检查胎压、山路慢行,驾驶人连声道谢后安全驶离。
![]()
(图为 劝导站民警辅警风沙天气引导车辆。)
10月3日下午17时25分,天空突然转阴,风沙骤起,能见度不足50米。此时恰有6辆载着游客的车队驶来,玉苏甫艾力和阿力木江站在道路中间,用身体充当“活路标”,指挥车辆缓慢通行。风沙迷得人睁不开眼,他们只能眯着眼喊,嗓子很快变得沙哑。等车队安全通过,每个人的头发、衣领里都灌满了沙,拍打衣服时能听到明显的“沙沙”声。
![]()
(图为 劝导站民警在就近乡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除了疏导车辆,上门宣传也未中断。10月5日上午9时许,阿力木江利用车流间隙,走访了劝导站附近的依买克村。村民库尔班·阿地力打算用农用车载着5名游客去阿克塔什牧场,他立刻制止:“农用车载人违法,游客安全也没保障,我帮你联系正规面包车。”最终帮游客联系到合规车辆,库尔班也认识到错误:“以后再也不做这种危险的事了。”
![]()
(图为 劝导站执勤人员坚守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10月6日傍晚,最后一辆返程车辆驶离视线,加库普瓦力才和同事们回到彩钢房,泡了碗冷掉的泡面。他掏出手机,看着家人发来的中秋团聚的照片,回复了一句“大家中秋快乐,大家安全过节,我就放心了”,随后又拿起手电筒,去检查夜间道路警示灯是否正常——即使假期尾声,守护也未松懈。
截至10月7日早晨,该劝导站共疏导前往牧场的游客车辆2500余辆次,检查车辆安全隐患49处,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受教育群众1500余人,目前,该劝导站沿线未发生一起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近日要览
审 核:李彤华
值班编辑:常佳
稿件来源:平安乌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