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时节,气温舒适,但“秋蚊子”丝毫没“犯秋乏”。这类蚊虫是传播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老手”,且秋季正是蚊虫繁殖的“黄金季节”。当前我省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等蚊媒传播疾病的风险明显升高,预防这两种疾病,关键在于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要知道,没有积水,蚊虫就没了孳生温床;没了蚊虫,疾病传播链也就被切断。为守护市民健康安全,这份防蚊攻略请收藏好!
▲防蚊妙招
第一招:清积水,断孳生!
■翻盆倒罐:仔细清理房前屋后、阳台、楼顶、庭院等区域的各类闲置容器,如花盆托盘、废弃轮胎、瓶罐等,彻底清除无用积水。
■管理水生植物与容器:家养水生植物应每3-5天彻底换水一次,并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建议改用沙石等方式养护。同时,给水缸、储水池加盖,防止蚊子进入产卵。
■疏通沟渠:确保排水沟渠畅通,无积水淤塞;保持环境整洁,消除卫生死角。
![]()
第二招:防叮咬,巧躲避!
■物理隔离:家中安装纱门纱窗,卧室使用蚊帐。
■防护穿戴: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裸露。
■驱蚊产品:在裸露皮肤涂抹经检验合格的驱蚊剂。
■避开高峰:伊蚊多在清晨和傍晚活动,此时段尽量减少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第三招:选对药,科学喷!
目前驱蚊液当中,真正有效的成分包括避蚊胺、派卡瑞丁(又称羟派酯)、驱蚊酯等,可针对性选购:
![]()
图片来源:深圳疾控
■避蚊胺:最常见驱蚊剂,对蚊子、咬蝇、恙螨、跳蚤和蜱等都有效,严重不良反应也非常少见;大多数含避蚊胺的驱虫剂可用于儿童,但不推荐儿童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防晒霜或其他需要涂抹的产品,因为反复涂抹会导致接触过量避蚊胺。
■派卡瑞丁(又称羟派酯):新兴的广谱驱避剂,对蚊、蠓、蜱、沙蝇、螨等多种昆虫有效;耐受性比避蚊胺更好,无味、不黏、不油腻,不刺激皮肤、不污染织物或降解塑料,对孕妇、儿童更友好,一般10%的派卡瑞丁即可达到很好驱蚊效果。
■驱蚊酯:应用的时间较短,但驱蚊效果被认可,化学性质稳定,能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使用。
▲使用驱蚊产品的注意事项
■用量与接触:适量涂抹在皮肤上,避免过量;防止驱蚊剂与眼、口和生殖器接触。
■禁忌场景:切口和伤口或发炎、刺激性或湿疹性皮肤上不应使用驱蚊剂;不要吸入气雾剂,不要在封闭的空间或食物附近喷洒,也不要让其进入眼中。
■搭配使用:如果要同时涂抹防晒霜和驱蚊剂,应先涂防晒霜,后涂驱蚊剂;无需频繁涂抹驱蚊剂。
▲做好健康监测
若有东南亚等国家旅行史或国内其他省市外出史,在返回后14天内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请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和叮咬史!
来源:大埔疾控(宣)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