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美国游客涌入中国,回国后坦言:客观对比,中国比美国强多了。
这段时间明显能感觉到,来中国旅游的美国游客是越来越多了,光是今年一季度,光上海一地接待的美国游客就有 91622 人次,比去年涨了 25.52%。
这些人回国之后,好多都在社交媒体上念叨,说亲眼看到的中国跟美国媒体里讲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客观比下来,中国在不少地方比美国强太多了。
刚走出上海浦东机场的美国作家Stansfield Smith,第四次来华的他盯着航站楼里的高铁换乘指引屏直呼“不可思议”——无需出站就能无缝衔接地铁2号线,电子屏上十国语言的指引清晰明了,这与他纽约家中附近年久失修的地铁站形成鲜明对比。作为入境游“第一站”,上海2025年一季度接待入境游客达174.3万人次,其中美国游客占比15.98%,居外籍游客首位 ,而他们最直观的震撼,始于中国的基础设施。
![]()
“美国连一英里高铁都没有,中国却早已织就全球最大的高铁网。”前总统卡特的感慨在如今更显真切。截至2025年,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达4.8万公里(约3万英里),占世界总量70%以上,新一代动车组试验时速达450公里。从北京到上海1300多公里,4小时直达的旅程里,游客能扫码点外卖、用充电插座办公,这让习惯了“纽约到洛杉矶要么飞12小时、要么开两天车”的美国游客难以想象。更让他们意外的是,中国三四线城市的� ��铁站都配有清晰的换乘指引和便捷的打车通道,反观美国肯塔基州的布伦特·斯宾塞大桥,改造方案讨论数年仍未落地,全美超1/3桥梁需大修,修复预估要75年 。
移动支付的普及则彻底颠覆了他们的消费习惯。耶鲁大学学生莎拉在上海豫园体验了“Meet China”数字大屏后直呼“魔法”:十种语言的导购说明、国际信用卡一刷即付的便捷,无需下载APP就能买下南翔馒头店的小笼包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已有500万入境外籍人士在中国使用移动支付,交易金额同比激增7倍。这让习惯了“揣现金、收硬币”的美国游客尤为感慨:“在美国小商店常遇到刷卡失败,中国连路边摊都能扫码付款。”
安全感是美国游客提及最多的亮点。在上海旅居7个月的博主Chey拍视频说,凌晨2点独自走在南京路也毫无顾虑,地铁里不仅干净整洁,还有24小时巡逻的安保人员。一对美国夫妇在乐山大佛丢失装有护照的夹克,3小时后就被民警送回,他们直言:“在美国报失这类物品,根本不会有回应。”更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走访中国9座城市仅见到1名流浪汉,而纽约、洛杉矶的街头流浪者早已成为常态 。
当他们得知中国2024年一季度GDP增长5.3%,远超美国的1.6%,终于明白这种差距的根源——中国将资金投入高铁、民生等领域,美国却深陷基建投资缺口与党派角力 。正如Stansfield Smith在文章里写的:“偏见源于未见,中国的先进与温暖,要亲身体验才懂。”
官媒信息来源:
1. 中国网+2025年7月11日+《高铁盛会:从“中国制造”到“全球共享”的转型》
2. 海外网+2025年10月5日+《消费新观察|在上海,看见入境消费升级的“世界窗口”》
3. 上观新闻+2025年9月27日+《秒懂、秒选、秒见、秒付!“Meet China”入境旅游数字消费大屏启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