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把整个欧洲放在地图上看,俄罗斯就像是压在一边的一块很大的石头,单单凭借它自身的大小,就把西边那些挨得很近的小国家给压住了。
![]()
不夸张地说,俄罗斯欧洲部分的426万平方公里,几乎要吞下半个欧洲。欧洲除了那个“巨无霸”之外的44个国家和6个地区,它们的土地原先合在一起有572万平方公里呢。可就因为被这个“大家伙”一隔开,看起来彼此之间一点对称的感觉都没有啦。
![]()
这并不仅仅是地图上的比例让人觉得别扭,更是地缘格局的失衡。欧洲喜欢以自己的小巧精致自居,德国、法国、英国这些“很有名气”的国家,经济实力很强,实际上它们的面积常常只是中国某个省区面积的一小部分。
分散着的那些小国家,把人文呀、经济啦、文化之类的标签,整成了“欧洲的样板”。
要是把视线拉回到实际的地理情况当中,它们的平均国土面积,仅仅有11.4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的一个西部省区还要小呢。
![]()
你仔细对比就会发现,中国34个一级行政区,平均每个大概有28万呢。就算把澳门加进去,那也比比利时或者卢森堡要大。这样就让欧洲的面积分布看起来有点像是“小花园”那样的感觉。
![]()
可是面积上的失衡最突出的还是俄罗斯。
哪怕只把其东欧划进欧洲区域,这部分也是平均值的近40倍。单独成国,它都排进全球面积榜前七,远远甩开西欧那些传统强国。
结果是欧洲大会上俄罗斯总像个“不合群的大块头”。
每张地图都不得不为了它重新调整比例,而地理课本的“欧洲”注定难以画成平衡。
这种分散的感觉,跟欧亚分界自身,所具有的主观性有着紧密的联系。
![]()
世界上别的大洲呀,有的是被大洋给隔开了,有的呢则是通过地峡连接起来的。
就比如说非洲跟亚洲之间吧,中间隔着的就是那苏伊士地峡,那段地峡可窄啦,一翻身就能过去呢。
南、北美洲之间被直接挖通了一条运河,从地缘角度来看,它们的独立性是很明显的。
可欧洲和亚洲之间,用的却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黑海大高加索山,这样复杂又不那么明确的“线”,连联合国地名委员会都承认,这条界线其实只是传统约定。
要论自然屏障,乌拉尔山脉甚至不如喜马拉雅之于印度明显。
![]()
可喜马拉雅明明挡住了印度次大陆,没人会把印度单独拉成一洲,却能在人文上,把整个插入亚欧大陆一隅的欧洲扶为“世界的中心”。
这后面不单是地理方面的一种约定呀,而是有着欧洲中心论,以及文明优越这种观念遗留下来的情况呢。
J.Leers在《现代地理观》里说:正是这些人为划线,才让地图上的欧洲看起来那么特殊。
如果不把地图所带的主观因素考虑在内,欧洲实际上就是亚欧大陆通向大西洋的“一个超级大的半岛”——并且还连着一连串稍微小一点的半岛,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等都是各自聚在一起的,边缘部位又围绕着一圈大小不同的岛屿。
![]()
从地理方面来讲,“欧洲大陆”更像是群岛和半岛的结合体——即便把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算上,它也依然不像非洲、南美洲那样,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正因如此,有人主张“用俄罗斯的西部边境线来划出欧洲的主体”,其实只是地图观感的一种,人文主观色彩拉满。
![]()
联合国文件里明言,欧洲与亚洲的分界“有学理弹性”,更多是历史和文明的结果,而不是大地的走势决定。
面积失衡,文化迥异,边界的模糊。俄罗斯以其地理和体量,注定成为欧洲难以完全融合的一部分。
![]()
如同半岛上的一座山,每一次政治、经济、身份上的讨论,俄罗斯的存在都让欧洲地图“失了准星”。
或许下次铺开世界地图时,不妨顺着地理的真实边界去想一想:所谓“欧洲”究竟是自然的产物,还是人文的想象?
而那片广阔的俄罗斯土地,又会如何影响我们对这个复杂大陆的理解和划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