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庆迎中秋,10月3日至5日,以“丹桂飘香颂山河 悦享金寨等您来”为主题的“中国·金寨桂花文化主题活动暨第十五届安徽中秋诗会”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历时三天的文化盛宴融合了诗歌雅集、民俗展演、戏曲专场、红歌晚会及多彩互动体验,吸引了数万游客与市民参与观看,盛况空前。在金寨这片红绿交织的沃土上,奏响了一曲文化传承与时代风尚的交响乐章。
![]()
诗会启幕:以诗为媒,赓续文脉
活动于桂花盛放的金寨正式拉开帷幕。在第十五届安徽中秋诗会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及文艺爱好者齐聚一堂。诗会由金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金寨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金寨县文化馆承办,逍遥文艺沙龙协办,以“根·传承”、“红·时代”、“苗·新生”、“正·蓬勃”四大篇章循序展开。
![]()
开幕式上,金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夏贤松致辞,金寨县文化旅游体育局等相关单位领导莅临现场。中国朦胧诗代表诗人梁小斌、《十月》副主编谷禾、逍遥文艺沙龙会长张耀月等先后发言。随后,魏民、许北雄、高歌、华蔚等朗诵艺术家倾情演绎了《马鬃岭随想》《桂花拾遗》等诗作,在金寨的青山绿水与馥郁桂香中,诗歌的韵律与自然之美交融升华。
![]()
红色底蕴与绿色生态交相辉映
金寨素有“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之美誉。本届活动深度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与生态特色。诗会特设“红·时代”篇章,以舞蹈《红色金寨》、诗歌《高度》等节目,致敬革命先辈,传承红色基因;同时,通过对《八月桂花遍地开》创作渊源的讲述,以及“意象的多元隐喻:金寨桂花”举行论坛,将金寨的红色历史、桂花文化、诗歌艺术巧妙连接,展现出深厚多元的地域文化内涵。
![]()
民俗非遗与时代欢歌轮番上演
系列活动的民俗专场、戏曲专场及红歌晚会,同样精彩纷呈。非遗锣鼓气势恢宏,大别山民歌《山歌本是古人唱》《挣颈红》高亢入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余述凡、王凤琴的现场献唱赢得阵阵喝彩;舞龙、花船、花棍等表演,生动展现了乡土生活的喜悦与淳朴。
![]()
![]()
戏曲专场中,黄梅戏《女驸马·洞房》《六尺巷》、京剧《李逵探母》等经典选段轮番上演,传统艺术魅力感染全场。红歌专场上,红军源合唱团的红色民歌、铜管乐队的《军歌联奏》、以及电声乐队演绎的《我和我的祖国》等节目,激荡爱国情怀,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
![]()
![]()
互动体验增添节日趣味
除观赏性节目外,主办方还精心设置了“玩咖挑战场”、猜灯谜、“金桂飘香・筝筝日上”风筝表演等互动环节。在桂花公园广场上大型软体风筝、传统手工风筝特技表演引人注目,长达数十米的巨龙风筝翱翔天际,成为秋日天空的灵动风景。风筝DIY体验区吸引众多家庭参与,游客在动手制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乐趣。
![]()
![]()
![]()
![]()
![]()
本次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充分展示了金寨“红色”底蕴与“绿色”生态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有力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更通过诗歌、民俗、戏曲、红歌等多种艺术形式,传承了红色基因,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为老区金寨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也为广大游客和市民奉献了一场高质量、多元化的节日文化盛宴。与会诗人嘉宾深受触动,创作了《马鬃岭随想》《桂花拾遗》等一批描绘金寨风光、讴歌时代精神的诗作,为这场文化盛宴留下了隽永的文学印记。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