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十一假期一过,2026年新邮预订就要开始了。每年这个时候听到最多的其实就是“弃订”的声音,尤其是越了解新邮市场的人,越不愿意再预订新邮。
虽然泡椒雪梨经常吐槽新邮票发行过程中不好的现象,但自己还在坚持预订着一个大版、一个小版和五套套票,加上特别喜欢的会多买几套,一年在新邮上的支出差不多也有3000多元。
是不是觉得我说一套做一套,明明那么多吐槽,身体却如此诚实的在预订?最近不少人还涌入到我之前的文章下边吐槽,说我“不是真正的集邮者”,让我“要多说一些正能量的事,应该多弘扬集邮的好”……诸如此类的评论。但凡我有一点不认同他们的观点,就是“这个作者没素质”“我要取关”之类的回复。
其实从做“泡椒雪梨”这个公众号开始,我就用了一年时间在给这个号“画像”,写过社会热点、写过读书心得、甚至写过几篇微型小说,但最后还是回到了我最熟悉的领域——邮票。
2018年大学毕业后,姥爷将收藏了一辈子的邮票全部送给了我,小时候所有假期都是在姥爷家度过的,所以从小就对邮票有着超过同龄人的认识,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回忆起姥爷曾经购买的一些产品册,是被一些人给骗了,所以我对借邮票欺骗集邮者的行为打心里有着抵触。
那为什么我还要预订新邮?首先是为了做这个公众号,新邮预订能够保证我在发行首日拿到邮票,再经过扫描和观察,才能写出一篇有内容的评测,否则仅凭几张不清楚的图稿就大说特说,缺少说服力。
其次我很喜欢贴邮票盖戳的感觉,小时候经常陪姥爷给他的邮友们寄信,看着一枚枚邮票贴在信封上,再盖上当地的邮戳,很有仪式感。
加上大学时曾做过几年平模,合作商寄过来的衣服很多穿过一次就不用了,所以售卖二手时也会通过邮费消耗掉许多邮票,甚至当预订的不够时,还会购买几千元的打折邮票进行补充,这样既满足了我消耗邮票的愿望,也降低了邮费成本,何乐而不为!
所以泡椒雪梨算不算“真正的集邮者”,我觉得不重要,因为“集邮者”这个身份本来就没有标准化的定义,年年买一本年册就叫集邮吗?制作收集邮戳卡就不叫集邮吗?显然都太片面了。
集邮是一个爱好,是一个因为个人喜欢而去进行的行为,当这个行为能够给你带来快乐的时候,那就是有意义的事情,这里也不单单指集邮,而是所有收藏、所有爱好。
如果你只是喜欢邮票,收集到了就会高兴,每次看到就会欢喜,那么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用少量的钱换取开心是没有问题的,相比抽烟喝酒,邮票还不会损害身体。
如果以能不能升值赚钱来评价集邮,那绝大多数人赔钱本身就是市场规律,如果所有炒股的都赚钱,那钱从哪来?邮票也是一样的道理,自由市场下就不存在所有人都能赚钱的领域。
邮票若是不能赚钱,全国成百上千的邮票商人难道天天在做福利?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以内的钱,即使不以倒卖邮票为生存手段的我,2025年单从买卖邮票上的净收入也有七千多元,何况是那些以邮票养家糊口的专职商人。
说到这里,再问要不要预订2026年新邮,我想就应该知道答案了。
你是要在邮票上得到什么?是收集插册时的快乐,还是制作封片时的成就,或是倒手后换来的一日三餐?我想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邮票或者说集邮,就有存在的意义。
而我,泡椒雪梨,只是一个喜欢邮票的28岁中年男人,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说着自己想要说的话,能够吸引志同道合的邮友研究讨论是我最大的快乐。至于我在一些人心里算不算纯粹的集邮者,这根本不重要,因为没人会在乎一个虚无缥缈的身份,而我,更不会因为个别人的喜好就去曲意逢迎、司马称好。我的素质,是给有素质的人准备的,想让我说好可以,那就多做点正能量的事吧,我是不会吝啬华美之词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