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的事,得从地图上那块地方说起,北边到辽宁,南边到河北,西边到山西,如今的北京、天津都在里头,自打秦汉那会儿,这儿就是中原的边防重地,百姓种地、读书,说话也带着河洛口音,可到了公元九三八年,后晋皇帝石敬瑭为了当皇帝,把这片地送给了契丹人,等于把家门钥匙交给了外人,这一送就是四百多年,直到朱元璋带兵打过来,这片土地才算真正回到中原手里。
![]()
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在这儿过日子,也没把汉人的老规矩全扔了,辽国来了,照样让汉人考科举、当官,金国接手后,还开了国子监,汉人能考功名,女真贵族的娃娃也念四书五经,元朝更直接,把都城定在大都,找汉人刘秉忠规划城池,街巷名字也带着儒门的讲究,百姓外头穿胡服、说官话,家里却藏着宋朝的族谱,过年祭祖时偷偷烧纸,心里头还是中原的那套规矩。
![]()
朱元璋打过来的时候,北方百姓没怎么抵触,因为他那篇檄文里明说,元朝统治百年,也是华夏的一份子,这话听着是给元朝留脸面,其实是在告诉北方汉人,你们还是自家人,明军纪律严,拿下元大都后没抢东西,反而开仓放粮,徐达带兵修城墙,还给百姓发工钱,谁见了不觉得踏实,元朝时候汉人缴的税是蒙古人的十倍,明朝一改,三十抽一,谁不觉得日子有盼头。
![]()
对比宋朝,差别更明显,宋太祖坐稳江山后,一心享乐,北伐打到幽州就停了,百姓见宋军不敢往前,干脆关上门不搭理,元朝末年不一样,朱元璋从底层爬上来,知道百姓要什么,他留用元朝的小吏,让蒙古人继续当差,穿衣说话也不管,元大都的工匠被叫去建南京城,连地砖的样式都照着燕云的老样子铺,这不是给旧日子留点余地嘛。
![]()
有意思的是,百姓认明朝,真有不少细节,元朝时春节贴春联不敢太显,明朝一来,红纸就满街都是,像南宋遗民悄悄对暗号,幽燕话和南京话七成差不多,明军问路听得懂,朱棣迁都北京,百姓脸上带着回家的神情,这儿不再是被占的地,是实实在在的家。
![]()
四百多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从石敬瑭把地献出去,到明朝收回来,燕云十六州的汉人,没断过自家的活法,契丹人种地,女真人换衣裳,蒙古人用汉官,终究得靠汉人管天下,朱元璋明白,拿回地容易,拿回人心难,给百姓一口饭吃,留他们一点体面,汉家的根,自然就回来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