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通火,直接点名西方各国:你们嘴上说支持乌克兰,背地里却让俄罗斯的无人机和导弹用上了来自美国、中国、英国、德国等国的零部件,这不是打脸吗?
![]()
泽连斯基气得直呼要对俄罗斯的军事供应链来点“有效的制裁”,说白了就是让西方别光说不练。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025年10月6日的报道,泽连斯基在5日那天,估计是看着前线战报憋不住了,在推特或类似平台上发帖爆料。
起因是乌军在打扫战场时,从击落的俄罗斯无人机和导弹里,发现了不少“洋货”,零件上赫然印着美国、中国、英国、德国等国的标签。
![]()
泽连斯基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他直接呼吁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军事供应链下狠手,别让制裁成了纸老虎。
其实,俄乌冲突打到现在,西方没少喊口号支持乌克兰,但军火贸易这潭水太深了,零件可能通过第三方国家或灰色渠道溜进俄罗斯。
比如2025年9月的最新数据显示,俄罗斯的军工进口比年初悄悄涨了15%,其中不少零件来自中东和亚洲的中转站。
![]()
泽连斯基这一炮,等于把西方的遮羞布给掀了,让人不禁想问:你们到底是站哪边的?
其实,泽连斯基这话确实戳中了西方的要害。
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持,听起来挺唬人,动不动就军援、制裁俄罗斯,可现实是,军火公司为了赚钱,啥招都能使出来。
比如,美国嘴上说坚决支持乌克兰,但2025年9月的贸易数据却显示,美国企业对某些“民用”零件的出口比去年涨了20%,这些零件稍加改装就能用在军事上。
![]()
英国、德国也一样,它们可能不是故意帮俄罗斯,但制裁网有漏洞,零件通过土耳其或印度这类中转国,转几手就进了俄罗斯工厂。
这不就成了一场“猫鼠游戏”吗?西方政府喊打喊杀,底下公司却偷偷数钱。
说实在的,这种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毕竟,对于利益当头的西方资本家而言,有些承诺往往得打折。
![]()
再说深点,西方的这种态度,其实反映了全球化的某些弊端。
军火贸易全球化了几十年,供应链盘根错节,想一刀切太难了,比如,中国等国的零件出现在俄罗斯武器里,未必是政府授意,更可能是军火商用假壳公司购买民用设备,再加工成军用,防不胜防。
简单地说,零件从A国到B国,可能绕地球半圈,经过七八个中转站,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地进了俄罗斯仓库。
![]()
而泽连斯基提到的零件,比如无人机芯片或导弹导航系统,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很多是民用货,改个标牌就能军用。
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军火灰色市场规模高达千亿美元,俄罗斯只是其中一环,据悉,俄罗斯通过东南亚和东欧的“影子公司”,进口了价值30亿美元的西方零件。
一些西方公司甚至暗地里专干这种勾当,而西方政府不是不知道,但管起来力不从心,毕竟跨国监管像大海捞针,再加上贿赂等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这里头最让人无语的是双重标准。
西方老批评别人不守规矩,可自己呢?美国军企一边赚乌克兰的钱,一边可能间接帮了俄罗斯。
有数据显示,美国对“中立国”的零件出口涨了15%,这些国家转头就卖给俄罗斯。德国也一样,它的精密机床全球闻名,但有些型号可能通过白俄罗斯流入俄厂。
毕竟经济压力大,谁都不想断了自己财路。
![]()
而西方制裁本来想掐死俄罗斯,结果却像打地鼠,这头压下去,那头冒出来。泽连斯基呼吁“有效制裁”,意思是别再做表面文章了,得动真格,比如加强终端核查、打击洗钱渠道。
可这谈何容易?
而泽连斯基这话也是说给全世界听的:军火贸易的漏洞不堵上,不止乌克兰遭罪,其他国家也危险重重。
![]()
想想看,如果哪天战火烧到自家门口,西方也这么“支持”,慌不慌?
军火买卖不是儿戏,它关乎人命和和平,而俄乌冲突僵持不下,部分原因就是后勤补给没断根。西方要是真有心,就该从供应链下手,别让零件成了战争的“助燃剂”。
否则,承诺再响亮,也只是空话一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