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4日,日本自民党新总裁人选落定的消息刚传出,中美韩三国的外交部门就悄悄调整了关注重点,不是因为高市早苗是自民党首位女性总裁,而是这位政客手里的牌太不寻常。
她是安倍晋三一手带出来的传人,12年雷打不动参拜靖国神社,当选前三天还特意给美国极右翼智库写信挺台,更让人意外的是,她连美国的面子都不给,放话要重谈日美贸易协定,甚至说日本安全该靠自卫队不靠美军。
![]()
一边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直接触碰,一边是对美国主导秩序的挑战,高市早苗的出现,会不会让东亚格局陷入新的混乱?
如果她真的当上日本首相,我们该怎么应对那些可能波及投资、留学的风险,更有意思的是,国际关系里常藏着危中有机的逻辑,这次会不会轮到中日紧张催生出新的合作机会?
![]()
要理解高市早苗当选的影响,得先看清她身上最特殊的地方,她是少见的能同时让中美韩三国都感到警惕的日本政客,这种双重挑战的特质,是以往日本政治人物里很难见到的。
先看她对中国的直接冲击,最典型的就是2025年10月1日那封公开信,距离她当选自民党总裁只有三天,还是中国国庆当天,她偏偏选择给美国哈德逊研究所写信。
![]()
这家智库可不是普通机构,蓬佩奥等美国右翼政客都在这儿任职,立场极右,信里她明明白白说台湾是日本坚定的伙伴与盟友,这种时间点和内容的选择,不管是巧合还是故意,都透着对中国核心利益的挑衅。
再加上她过去12年每年都去参拜靖国神社,哪怕周边国家反对也没停过,要是真当上首相,这些个人行为就会变成日本政府的态度,必然会刺痛中国、韩国等曾受日本侵略的国家。
![]()
更打破常规的是她对美国的不驯服,很多人觉得日本右翼只会针对亚洲国家,可高市早苗的主张,直接戳中了美国的敏感点。
这里要先理清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背景:1960年代签订的日美安保条约,初衷根本不是为了遏制中国,而是为了防止日本极右势力复活、军国主义抬头。
![]()
毕竟二战时日本曾给美国造成巨大损失,可高市早苗却公开说日本未来的安全主要靠自卫队,美军只是辅助,这相当于直接挑战条约的核心逻辑,美国怎么可能坐视不管?
贸易问题上她更敢叫板,之前日美已经谈妥了双边贸易协议,日本为了达成协议,在农产品、汽车等领域做了不少让步,比如开放本土农产品市场,降低美国汽车进口关税。
![]()
可高市早苗却放话,要是当选首相,发现协议损害日本利益,就推动重新谈判,这对美国来说可不是小事。
美国农场主、汽车企业都等着靠这个协议打开日本市场,要是协议重谈,这些利益就会受影响,不管是传统建制派,还是特朗普这样看重实际利益的政客,都不会轻易妥协。
![]()
不过有个关键问题得先明确:高市早苗不一定能顺利当上首相,虽然她击败了热门候选人小泉当选自民党总裁,可日本国会现在是朝小野大的格局。
不过话说回来,假如她真的当上了,那未来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呢,值得关注的是产业链的影响。
![]()
中日在半导体材料、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合作很紧密,2024年中国从日本进口的半导体材料,占了中国该领域进口总量的35%。
要是摩擦加剧,日本可能会像2019年对韩国那样,限制这些关键材料的出口,这会直接影响中国相关企业的生产。
![]()
反过来,中国市场对日本汽车、电子产品也很重要,要是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品牌的好感度下降,日本企业的销量也会受冲击,这种双输的局面,是双方都得警惕的。
再看日美之间的矛盾,除了之前提到的贸易协议重谈,高市早苗的安保主张还会让美国头疼,美国在东亚的布局,很大程度上靠日美安保条约维持,要是日本真的把自卫队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力就会减弱。
![]()
比如美国希望日本多承担驻日美军的费用,可高市早苗要是觉得美军没那么重要,可能就会在费用问题上跟美国讨价还价,这会让美国的东亚战略陷入被动。
不过我们也不能把高市早苗标签化,她被称为女版安倍,说不定也继承了安倍的机会主义风格。
![]()
安倍在任时,既搞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来遏制中国,又没断绝中日经贸往来,2018年还曾访华,推动中日在环保、养老等领域的合作。
高市早苗过去没太多机会展现这种长袖善舞的能力,但不排除她上台后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政策,不会一味地硬来。
![]()
但这种可能性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期待,毕竟她过往的立场已经很明确,我们还是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分析了这么多,最终还是要落到怎么应对上,不管高市早苗能不能当上首相,我们都得有清晰的局势判断,尤其是和日本有利益关联的人群,更要提前做好准备,在变化中守住自己的利益。
![]()
先明确局势的边界:短期来看,也就是未来1-2年,要是高市早苗当选首相,中日、日美之间的摩擦会集中爆发。
比如在钓鱼岛附近,日本可能会加强军事活动,增加和美国的联合军演,美国也可能因为贸易问题对日本施压,比如威胁加征日本汽车关税。
![]()
但长期来看,3-5年之后,这种摩擦会逐渐进入制衡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能有效反制日本的激进政策,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也不会允许日本完全脱离控制,韩国的合作也会对日本形成牵制。
所以整体来看,东亚格局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更可能是紧张与制衡并存的状态,针对不同人群,应对策略也得有差异。
![]()
对于计划赴日留学的学生,建议优先选择和中国高校有合作的日本院校,比如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和清华、北大都有联合培养项目,就算中日关系有波动,这类合作项目受影响的概率也更低。
同时可以多关注国内的双轨准备,比如申请日本学校的同时,也考虑国内的研究生项目,避免因为政策变动导致留学计划泡汤。
![]()
对于在日投资者,要注意分散风险,比如手里有日本房产的,可以考虑将部分资产转向东南亚市场,比如越南、泰国,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增长潜力不错,也受中日关系波动的影响较小。
要是投资了日本股市,建议减少对汽车、半导体等容易受政治影响行业的持仓,多关注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这些行业受局势变动的冲击相对较小。
![]()
对于中日贸易从业者,要提前锁定合作,比如和日本企业有供货协议的,尽量签订长期合同,明确价格、交货期等关键条款,避免对方因为局势变动单方面违约。
同时可以开拓第三方市场,比如和日本企业一起把产品卖到东南亚、非洲,减少对中日本土市场的依赖,这样就算中日之间有摩擦,也能通过其他市场维持业务稳定。
![]()
普通民众虽然受直接影响较小,但也可以做些基础准备,比如计划去日本旅游的,提前关注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旅游预警,避免在敏感时期出行。
购买日本产品时,可以多了解品牌的背景,优先选择在华有工厂、积极参与中日文化交流的企业,既能保证产品质量,也能间接减少局势波动带来的影响。
![]()
最后回到最初的问题: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真的会让东亚格局变天吗,答案是不会完全变天,但会有剧烈波动。
国际关系的博弈从来不是单一方能主导的,中国的实力、美国的利益考量、韩国的立场,都会成为制衡的力量。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看清这种波动的规律,提前做好准备,既不恐慌,也不轻视,在变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全区,同时见证这场可能改写东亚格局的博弈如何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