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上内容为广告 ————
本文由寻美南部(原南部传媒)推送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
明天(10月8日)8时41分
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
寒露
二十四节气
![]()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
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露珠冷寒而欲凝结
放出微微寒光
“寒露”之名由此得来
露已寒,将为霜
自此
天气逐渐转凉
早晚温差也在变大
饮食之道,顺应时节
在日常饮食中,应减少苦寒生冷之物的摄入,如螃蟹等,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加重寒气内生。同时,也要避免大量食用羊肉、胡椒等大辛大热之物,以防伤阴化热,加剧秋燥症状。早餐时,建议食用热食,如热的大米粥、小米粥,或根据个人体质,适当服用药膳粥,如甘蔗粥、玉竹粥、生地粥等。
寒露时节,可适当食用一些味微辛、微温的食物,如紫苏叶、葱等,以散表寒,同时可多摄入茯苓、山药等食材,它们既能温养脾胃,又能运化水湿,有助于身体机能的平衡。此外,雪梨、百合、银耳等,能够缓解秋燥带来的咽干、咳嗽等不适症状。而石榴、山楂、苹果等水果,有生津润燥的效果。
足部保暖,预防寒邪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时节,脚部保暖尤为重要。外出时应穿着保暖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寒。平时还可通过站立踮脚、温水泡脚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
每天坚持这2个动作
揉足三里:健脾胃
按揉或敲打足三里穴,既能生发胃气、燥化脾湿,有助强身延年益寿,又能增强肠胃功能,促进脂肪代谢,辅助减肥。
弹指:改善怕冷
中指的指尖是心包经的起点,而心包经是心脏的保护墙,常弹中指能促进气血循环,提高人体御寒能力。每天中午用双手拇指扣住中指用力弹出去,反复100遍左右即可。
户外活动,愉悦身心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正是出游赏秋的好时节。人们可以趁着闲暇时光,多接触大自然,进行散步、慢跑、爬山等户外活动,以达到放松身心、调畅情志、增强心肺功能的目的。
寒露时节要这样睡
早卧早起 避免熬夜
应对节后综合征,最主要的就是调整生物钟,让身体回到科学的作息规律上来。
秋三月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需注意防止过度疲劳和熬夜
来源:新华社、人民网科普、江南晚报、苏州新闻
点击正文卡片关注我们
南部人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在这里
广告爆料
联系电话
(微信同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