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流水,有人静静来,又悄然去。
微信上的身影,还留着最后微笑的余温。
删与不删,在深夜独坐时,是道难题,是一份惦念,也是人生的无奈。
![]()
年少春光里,相识一场;
岁月如歌,或风雨同舟,或并肩照影。
朋友圈的照片,语音里的低语,像秋日斑驳的残叶,散在指尖,难以舍弃。
删,是一瞬的解脱,不删,是长久的牵挂。
![]()
有人说,逝者如斯,不可复追。
但聊天窗口,还有走失的故事与回忆。
那一条未读的信息,像荒原上的月亮,为迷途的人点燃了安慰的灯盏。
删除了,只是让自己的世界安静了一些,却也把温存和惦记关进了柜子。
![]()
曾看见有长者,在朋友名字旁加注“活着”或“死了”。
这或许是时间的标注,是生活的疼痛,也是命运冷峻的背面。
可又怎样?
微信号里,每一个头像,都有过烟火气,也承载过友情的重量。
放手的勇气,并不是每个黄昏都有,
更多时候,是把彼此的故事藏在通讯录里,假装无人真正离开。
![]()
世间有一种分离,叫“人走茶凉”,
但也有一份深情,是“人亡号在”。
有多少老年人的微信好友,不再回应,但名字还闪烁着旧梦,
那是回忆的缰绳,生活的依靠,也是内心最柔软的归宿。
鲁迅说,“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
我们让那些离去的朋友住在微信里,
其实是让他们留住于我们还拥有的时间里,陪伴我们老去的每个清晨和黄昏。
就算他们已无法回应,文字犹在,声音犹在,情深犹在。
有人问,删了会更轻松吗?
答案无非是自欺而已。
![]()
人到中年,经历无数告别,才明白遗忘不过是铅华洗尽,真正的淡定,是容纳所有的逝去,随春风吹老旧城墙。
与其逼迫自己割断,不如学会温柔地记得。
在某一天夜晚,记忆悄然涌来,让泪水冲刷这些陈旧账号,也让心底的柔情生长成岁月的花。
![]()
庄周梦蝶,蝴蝶飞去,人醒梦终。
我们也是如此,和朋友一起走过一程,又各自回归尘土。
但只要彼此微信不删,仿佛还有可能在某个朋友圈里相遇寒暄,哪怕只是留言“岁月静好”。
多久才算可以放下?
人这一生,三度死亡——
最后一度,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
![]()
微信里的身影,是抗拒忘却的一点余光,值得我们珍惜。
所谓“不删”,不是拘泥,而是敬重。
用一份温情,为这个拥挤纷杂又匆忙的世界,留下未绝的温度。
愿你我都能在好友列表里,找到岁月的港湾。
![]()
即使山高水远,不改前缘。
微信上的殷殷留影,便是余生的小小灯火。
等到天老地荒,人散楼空,星河归寂,
愿我们都能坦然,说一句:
“你在,我便不会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