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岁确诊肺癌,她顽强走过16年。然而,命运的考验并未停止——随后,她的老伴和女婿也相继确诊……
![]()
2004年,72岁的樊大娘总感到浑身乏力、食欲不振。起初以为是年迈体衰,但不适感如影随形。七月,她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未见好转。
女儿果断带她前往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过十余天详细检查,结果令人心沉:右肺腺癌,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肾积水。全家人毅然决定:全力救治。
同年九月,家人陪同樊大娘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历四次光子刀与免疫治疗后,她身体每况愈下,连进食都变得困难。当医生建议化疗时,女儿看着母亲虚弱的身体状况和肾功能报告,最终含泪拒绝。
住院期间,这位退休教师仔细研读肿瘤防治资料。一次偶然机会,她读到袁希福老中医的《关爱生命》手册,仿佛在迷雾中看见曙光。“这么多资料里,就数袁大夫讲得最在理!”她激动地说。
女儿研读后也对“三联平衡疗法”深感认同。9月20日,她携母亲走进袁希福的诊室。此时的樊大娘已被疾病折磨得形销骨立:行走即喘、虚汗不止、口苦痰黏。袁老细致问诊后,开出药方并耐心叮嘱服用方法。
坚持服药半月后,樊大娘欣喜反馈:“有食欲了,心慌气短好多了,虚汗也少了!”真切的好转让她坚定了继续治疗的决心。
![]()
2005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院CT报告显示:右肺块影明显缩小。樊大娘生动描述:“肿瘤从鸡蛋大小变成小核桃,最后只剩疤痕!”
然而命运弄人。同年11月,樊大娘的老伴——一位老校长,同样确诊肺癌。虽然身体状况允许放化疗,但在郑大一附院治疗不到一年便不幸离世。这个打击让刚见好转的樊大娘悲痛不已。
带着失去至亲的伤痛,她坚持治疗。2006年11月在漯河中心医院复查显示:右肺癌已痊愈。“袁大夫,我现在浑身是劲!”她重获生机的言语令人动容。
![]()
2012年6月的复查再次确认:右肺病灶完全消失。
2017年春,袁老专程前往漯河探望。88岁的樊大娘面色红润,还能在健身器材上灵活运动,与袁老谈笑风生。
这位72岁确诊肺癌的老人,最终安详离世时已88岁高龄。女儿感念:“是心老了,慢慢不肯吃饭了……感谢您让我妈多活了16年。”
2023年7月,诊室迎来熟悉的面孔——樊大娘的女儿。她的丈夫刚在郑大一附院确诊右肺腺癌并完成手术。“有俺爸妈当年‘铺的路’,”她语气坚定,“我们直接来找您了。”
![]()
至今,女婿坚持服药,病情稳定,每天清晨还能在公园从容打太极拳。
从樊大娘的抗癌历程,到老伴的遗憾离世,再到女婿重走求医路,这个家庭在中西医选择间不断摸索,但始终未变的,是医者如友的温暖守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