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无英雄,遂使鸡排哥成名。
瘦小的身影,倍速的语速,熟练的翻面,九年如一日。
这个再普通不过的街边小摊主,突然被推上了流量的神坛。
![]()
良心食材,是应该的;童叟无欺,是应该的;热情待客,也是应该的。
这样就能火?
这些商业社会最基本的底线,什么时候成了值得追捧的美德?
有人说是平台、算法做了手脚,隔三差五推出一些素人,拨弄一下咸鱼们。
可能是这样,但平台不瞎,它一定看到了时代的稀缺,去找寻大众痛点的安慰剂。
看看西贝餐厅这一波,先被罗永浩捅了一刀,然后又捅了自己无数刀。
绿捷也翻车了。这个校园餐的巨头,每天供应50万孩子,却糟蹋了信任。
他们辜负了孩子,也往父母心头捅了无数刀。
民以食为天,饭碗里多一点健康、多一点锅气,何以如此奢侈?
鸡排哥的爆火,印证了悲哀的现实:
我们正为一个商人做了本分而感动不已。
最朴素的,成了最奢侈的;最常规的,成了最不寻常的。
另一边,雷军的年度演讲依旧光鲜,但弹幕里的“呵呵”已说明了一切。
小米17Pro的“逆光之王”、SU7的“超强钢车身”,每一个华丽的形容词下面,都跟着一行需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小字注解。
雷总没变,还是那个擅长造梦的励志大师。
从2020年的“一往无前”到2024年的“勇气”,雷军的演讲主题始终遵循正能量的轨迹。
问题在于,当年轻人连前行勇气都快要失去时,谁还有耐心听亿万富翁讲述甜蜜烦恼?
经济上行期,励志故事是精神氮气;经济下行期,同样的故事就成了“何不食肉糜”。
小米还是那个小米,雷军还是那个雷军,但是观众变了。
观众到了地上,有些人还飘在天上。
![]()
在一片喧嚣中,鸡排哥的清醒算是难得。
走红后,他拒绝连锁加盟与直播带货,坚持“小摊初心”,甚至公开鸡排制作流程。
“我不在乎这三天五天是否赚到钱。我在乎的是后面的365天,我要的是细水长流。”
那些追逐快钱、热衷割韭菜的“聪明商人”,不知作何感想?
鸡排掉桌上,直接免单;记得回头客的口味;天热时免费送水。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展示的是久违的商业逻辑:
把顾客当人,而不是流量。
从鸡排哥到曾经的淄博烧烤,从“拉面哥”到“咖啡阿姨”,这些现象级网红藏着同一个密码:
真诚,才是这个时代最硬的通货。
越是套路横行的时代,真诚就越有杀伤力。
老祖宗早就说过:“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那些倒下的商业巨头,他们的成长路不可谓不艰辛,鸡排哥的“初心”,他们一定有过。
只是在规模的诱惑下,渐渐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有网友总结:“6元的鸡排吃出了60元的情绪价值。”
更深层次看,鸡排哥提供的不是情绪价值,而是久违的真实价值。
商业的本质从未改变:连接人心。
鸡排哥的6元鸡排,竟让那些定价60元、600元的“高端餐饮”显得如此可笑。
在这个添加剂、虚假宣传、套路营销横行的时代,一片干净的鸡排,居然成了奢侈品。
当底线成了天花板,这个时代的商业逻辑恐怕已经癫狂。
靠6元鸡排提供情绪价值,靠一个鸡排哥维持排面,这个世界是不是有些魔幻?
鸡排哥的爆火,照见了这个时代的不堪。
鸡排哥被问到“如果有一天顾客没有那么多了,你会失落吗”时,回答依旧朴素:
“那也还是回到了我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人呐,也不能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鸡排哥的爆火能持续多久?
也许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商业本质的契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