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文旅一觉醒来天都塌了!因为一个板栗壳,连云港景区的口碑硬生生被砸得稀碎。
事情发生在国庆假期,一名女游客在花果山景区游玩时,顺手捡了地上一个板栗壳,因为没见过这种带壳的样子,好奇拿起来看了看,结果却被一家民宿老板娘冲出来指责偷盗。
![]()
该老板娘不光言语辱骂,还拿高压水枪朝女子的母亲和外婆滋水。更夸张的是,事后她还躺地讹人,说自己怀孕了,马上就要流产了,要对方索赔2000元赔偿。
![]()
事情曝光后,虽然视频很快被下架,但舆论并没有就此平息。
10月6日,经过媒体的爆料,“游客捡板栗壳被民宿老板娘诬陷偷窃”的词条冲上热搜,事件正式发酵。
![]()
据媒体报道,当事游客在视频中表示,事发当天她只是出于好奇捡起一个栗子壳查看,结果遭到民宿老板娘无端指责,双方发生争吵并有肢体冲突。最终在调解人员协调下,游客赔付了300元。
![]()
而花果山景区管理处回应称,这是民宿商户的个人行为,并明确表示:“他们(游客)不是偷盗。” 当地警方也证实,游客所述内容大部分属实,事件仍在进一步沟通处理中。
![]()
事件发酵后,连云港文旅评论区沦陷,全国各地的网友开始“围观整活”。
有网友调侃300元的板栗壳还有没有?还有网友表示我洗车干了这么多年,都不敢拿水枪滋客户,你们胆子是真大。还有网友说,因为一个板栗壳,连云港文旅白干好几年。
![]()
![]()
![]()
![]()
而连云港文旅的官方账号,则始终保持沉默。网友一边催他们上班,一边继续围观。
这场事件从游客角度看,落在地上的栗子壳既没人看管、也无标识,捡起来看看是出于好奇,也属正常行为。在没有明确提示的情况下,就指责“偷盗”,着实站不住脚。
而根据此前连云港官方宣传口径,还曾推广“秋天来花果山捡板栗”的活动,称“七十二洞、孔雀沟、枫树湾林间,遍地是栗子宝藏”。既然你前脚说随手能捡,后脚怎么又变成了私人物品?这不就是前后矛盾?
![]()
即便这些板栗真属于民宿商户,正确做法也应是言语劝阻或报警,而不是高压水枪伺候,更不是讹人300元。
这300元不只是钱的问题,它背后映射的是一个商家对游客的态度,也是一个景区对纠纷处理的能力。
![]()
而景区方面的回应也显得有些踢皮球,称民宿不归景区管理。可无论产权归谁,冲突发生的地点还是在景区范围内,游客是冲着“花果山”这块招牌来的,出了事景区说“与我无关”,显然难以服众。
![]()
不少本地网友也看不下去,有人呼吁:“板栗成熟季节,景区应设置明显告示,说明哪些是私人果树,哪些可供拍照观赏,避免误会。”
事件发酵后,相关媒体也开始发声,质疑这起事件是否涉及敲诈,是否存在故意夸大损失、恶意索赔行为?板栗壳本身毫无价值,那这300元的赔偿,是否涉嫌违法?
![]()
![]()
截至目前,连云港文旅仍未正面回应。沉默,有时不是最稳妥的姿态,而是最容易失控的导火索。
游客不是非要占你便宜,而是希望被公平对待。别让一颗板栗,砸了一个城市的口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