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首页底部菜单留言栏回复“礼包” “群”
免费加入“长宽高书院“专项班级
“巴菲特指标”听起来高大上,其实总结就一句话:
“全国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市值 ÷ 全国一年的GDP”,再换算成百分比。虽只有一行简单公式,却浓缩了宏观估值的“最大公约数”。
巴菲特2001年原话是:“如果只能选一个指标,我就选它。”二十多年后,这条“土办法”被全球投资者奉为“估值照妖镜”。
只是在A股,这个指标经常被误读、误用。本文将结合A股实际情况,在原有框架上做一次“拆解+升级,让这个指标更适应A股生态,更具参考性。
![]()
为什么这个比值有用?
巴菲特指标的本质是一个国家经济的“体重秤”,它回答了一个关键问题:所有上市公司的总价值是否与国家的经济规模相匹配?
其底层逻辑是,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长期来看市值增长率应与GDP增速基本同步。如果市值增速远高于经济增速,可能意味着泡沫积累。反之,则可能意味着投资机会。
根据巴菲特的观点和历史数据,该指标有几个关键阈值:
①低于75%-80%,市场可能被低估,存在投资机会。
②75%-90%,估值合理区间。
③超过100%-115%,市场可能被严重高估,存在泡沫风险。
![]()
全球市场的验证与警示
回顾历史,巴菲特指标多次提前预警市场风险:
①2000年互联网泡沫,美股巴菲特指标达146%,随后纳斯达克指数暴跌78%。
②2008年金融危机,指标突破110%后,标普500指数一年内腰斩。
③2022年市场调整,指标超200%后,标普500指数年度下跌19%,创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
截至2025年初,美股巴菲特指标仍处于209%的高位,远超“显著高估”的阈值。这或许是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这两年一直在降低美股仓位的原因之一。
(数据来源:wind)
为什么巴菲特指标高估,指数还在凸凸往上涨呢?不少分析师指出,该指标的局限性:标普500公司约40%收入来自国际市场,但GDP只统计国内生产,导致指标的分子分母不匹配。
因此,该指标的统计范围,或许是数据区间相对失衡的原因之一。
![]()
巴菲特指标A股实战
![]()
数据来源:wind 截至时间:2025/9/23
在A股市场,巴菲特指标同样展现出一定的指导价值:
①2007年牛市顶峰,A股巴菲特指标高达128.27%,随后市值大幅蒸发。
②2015年牛市,指标升至100%左右,之后股市大幅回调。
③2018年底部,指标降至50%左右,市场明显低估,随后开启牛市。
截至2025年9月23日,A股总市值为104万亿。(可沪、深交易所官网查询)
2024年下半年+2025年上半年,GDP总和为138万亿。(可国家统计局官网查询)
当前巴菲特指标数值为104/138≈75%,根据估值划分区间,该指标处于相对合理水平。
和美股巴菲特指标可能被高估不同。中国的GDP有不少是非上市公司创造,外加还有一些公司在香港上市,导致指标的分母(GDP)被放大,公司总市值部分缩小,计算出的比率天然偏低。
因此,在A股参考巴菲特指标,可以在上述“关键阈值”基础上,降低5%-10%,相对更有参考价值。
![]()
使用前的“三不要”
①不要拿来判明天涨跌——它只能看 3–5 年大趋势,管不了短期波动。
②不要单押这一把尺——搭配估值分位点、市盈率、股债利差等指标综合做判断。
③不要直接套在个股——它衡量的是“全国大盘”,不是某家公司便不便宜。
需要注意:A股历史有限,这个指标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另外,这个指标没考虑国家间的经济结构差异(如:美股科技股占比超50%,而A股以传统制造业、金融业为主导,这种结构差异使得直接对比不同国家的巴菲特指标可能存在偏差)、股市成熟度的不同以及全球资本流动的影响等因素,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指标,判断估值高低。
最后,长周期来看,我们还是建议大家用长期有效的方法(比如科学的资产配置)来淡化对短期择时的需要,投资难度会降低,投资体验会更好。
如对上述提到的指标,包括估值分位点、股债利差、巴菲特指标、偏股基金滚动3年年化收益率、融资余额等实时数据比较关注,后台(不是评论区)回复“数据”加小助理入群,每周定期提供数据观测。
基金产品研修班
10月13日开课,每天花10分钟跟学!
群内每日更新盘前资讯、行情解读、热点分析,还有实时答疑服务,助您抢先掌握投资风向!长按海报中二维码加入我们!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应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特别提醒,基金在封闭运作期间或特定持有期间存在无法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版权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好买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发表、传播、改编、汇编或引用本文内容的任何部分。
免责声明:
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将本文的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对于本文可能涉及的观点、报告、解读、推测、市场资讯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公司观点,请务必审慎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结合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