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从深刻地认识自己开始。
然而人很容易看清别人的对错,却很难看清自己的模样。
借助别人的反馈,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一种难得的能力。
相遇是命运的安排,生命中遇到的每个人都会帮助我们照见自己,完善自己。
![]()
1、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一面镜子
《周易》里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生命中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无论亲疏好坏,都绝非偶然。
他们是一面镜子,毫无保留地映照出我们真实的脾气秉性。
竹匠与漆匠,初遇时都在市集摆摊。
一个编竹器扎实耐用,一个调漆料色泽温润。
两人都不愿偷工减料,彼此看顺眼,常凑在一起喝茶聊天,渐渐成了挚友。
竹匠讲义气,见漆匠调漆缺好料,便把自家后山的漆树分给对方采割,还帮着打磨待漆的木胎。
漆匠也重情义,知道竹匠编竹篮怕受潮,便特意调了耐水漆,免费帮他给竹器上漆。
有回漆匠母亲生病,急需用钱,竹匠就悄悄把刚收到的工钱塞给他。
后来竹匠的竹器作坊遭了火灾,竹料烧得精光,他蹲在废墟前发愁。
漆匠见状,不仅拿出积蓄帮他重建作坊,还发动相熟的匠人帮忙,连夜里都来搭手。
往后数十年,两人的生意都渐渐红火,却始终相互扶持。
与人相交,照见的不只是别人,更是自己。
愿意帮衬你的人,从来不是凭空出现,而是因你的人品而来。
你平时肯伸手帮别人,遇事时才有人愿意拉你一把。
你待人守信用、讲分寸,别人才敢放心把事托付给你。
归根结底,你是怎样的人,便会遇见怎样的同行者,进而拥有怎样的人生。
![]()
2、透过别人,看到的是自己
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看到别人的优点,就想着向他学习;看到别人的缺点,就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对别人的看法,其实都是自己内心的影子。
曾经有一位官员,仕途多舛却常怀豁达。
任某地知州时,他见同僚野心勃勃,为攀附权贵不择手段,以卑劣行径打压异己、陷害无辜,心中满是不齿。
可转念间,官员反观自身。
年轻时,他亦因才华出众而恃才傲物,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时,常不顾及他人感受,最终得罪权贵,影响仕途。
他猛然发觉,虽自己与同僚出发点截然不同,但那份行事不顾他人的鲁莽,竟有几分相似。
自此,官员收敛锋芒,言行愈发谨慎,也更能体谅他人难处。
后来他被贬至偏远之地,生活困苦,却借此静心反思过往。
透过同僚这面镜子,这位官员看清了自己曾经的傲慢与冲动。
他开始学会以平和心态面对人生起落。
这份清醒的自我认知,让他时刻修正己身,赢得百姓爱戴,留下美名。
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透过别人的言行举止,我们能看到自己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欲望和缺点。
当我们对他人产生强烈的喜恶情绪时,不妨反观己身。
你对别人的不满,往往是对自己某方面的不接纳。
正视缺憾,不断完善自己,便能让人生的路越走越宽。
![]()
3、人最大的清醒:以人为镜,认清自己
《道德经》有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一个人终其一生最重要的修行就是认识自己。
而身边人是我们认识自己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唐代名相魏征以敢于直谏而闻名于世。
在李世民即位初期,虽有一统天下的雄才大略,但难免有骄傲自满、追求享乐的时候。
而魏征,总是那个在最关键时刻站出来泼冷水的人。
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只心爱的鹞鹰,正在逗玩,远远看见魏征走来,怕他批评自己玩物丧志,急忙把鸟藏在怀里。
魏征其实早已看见,便故意奏事很久,拖延时间。
结果等魏征走后,鹞鹰竟然闷死在了太宗怀里。
太宗大怒,但回到后宫后,他冷静下来,想到魏征的忠心,反而更加敬重他。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魏征的谏言常常尖锐刺耳,不留情面,让太宗在群臣面前下不来台,甚至多次动过杀心。
但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具备了一位杰出君主罕见的清醒和雅量。
他没有因为魏征的冒犯而一味地愤怒,而是将魏征视为一面镜子,映照出自己的缺点。
也正是李世民以人为镜有过则改,最终成就了盛世。
荀子所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真正的智者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看清并完善自己。
看到优秀的人,不嫉妒,而是想着如何向他看齐;
看到不贤的人,不轻视,而是反观自己是否有类似的毛病。
一个人的境界,就在这不断的自省与修正中得以确立。
《论语》有言:“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能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但能认识自己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清醒。
人生这场修行,归根结底是走向自我的深处。
通过别人,我们最终要看清的,是自己内心的贪嗔痴。
把向外挑剔的眼光收回来,审视和修正自己。
当你的内在变得和谐,外在的世界也随之变得顺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