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水上勤务和航空警务大队,喀斯特地貌中的“水下生命守护者”,2025年7月23号晚上,广西百色的三辆车在暴雨里往湖南湘西赶。
车窗外的公路糊成一片黑影,八百多公里路跑了12个小时,开车的是百色市公安局水上勤务和航空警务大队的梁良。
他后来回忆,要不是赶上贵州汛期,还能再快点儿,湖南永顺县有个男的在水下作业困进洞穴,已经失联三天了,多等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
暴雨夜奔袭12小时:湘西洞穴里的生死营救
梁良带了10个队员,24号凌晨到了永顺县,没歇多久就去勘察现场、整理装备,下午1点就开始第一轮下潜搜救。
救援这事儿最怕的就是未知,湘西的溶洞跟他们常打交道的广西溶洞还不一样,广西的溶洞多有地下河连着,气室一般不缺氧,可湘西的溶洞相对独立,跟外界隔得严严实实。
![]()
下午6点左右,被困110小时的王先生终于被救了出来。
这里头有个小插曲,第二组下水的闫明和刘承志找到王先生时,王先生激动得用湖南方言不停说话,闫明听不懂普通话,只能耐心等着。
过了一会儿王先生突然不吭声了,才反应过来是沟通出了问题。
后来发现,王先生的潜水装备坏了,气室里还严重缺氧,刘承志只能留下来跟他分享剩余的气体,闫明赶紧回水面报信、拿新气瓶。
![]()
这次救援他们还改进了水下拖带的办法,本来想让一个队员带王先生就行,后来觉得不安全,被困的人在密闭空间待久了,身体虚、精神也紧张,一个人带容易出岔子。
最后定的是许世德在前面引路,梁良和闫明在中间夹着王先生,黄赠谕在后面跟着。
碰到窄地方,前面的人能回头提醒危险,万一王先生踢到引导绳缠上了,后面的人还能及时处理。
其实这次湖南救援找他们,不是没原因的,早在2025年2月,他们就干成了中国首例洞穴潜水救援。
当时两个科考队员,36岁的林业工程师大周和28岁的生态学硕士小周,去百色田阳区的溶洞拍珍稀的金线鲃,结果误入内洞失联了。
![]()
梁良他们深夜赶到时,连溶洞有多深、结构咋样都不知道,只能分组下水摸,许世德是第一组下水的,他琢磨着失联的人肯定会往水面上浮,得找能呼吸的气室。
可水下能见度只有3米,呼吸排出的气泡还会搅起泥沙,一分钟最多游三四米,16米以下的水温还突然变冷,泡在里面手都发颤。
2月6号先找到了大周,小周直到2月8号排查到第12个气室才找到。
后来小周去队里感谢,说做梦都梦到许世德的灯光扫过他的手,又折回来抓住他,那一下,真是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了。
![]()
从8人到21人:“水下铁军”是这么练出来的
这支队伍能这么能打,不是一开始就有的,2018年6月之前,百色公安还没有专属的水域救援力量,碰到水下搜证、打捞尸体,都得找社会公益组织。
可办案讲究专业,加上百色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是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多,夏天右江还总有人溺水或轻生,组建一支自己的队伍成了刚需。
当时选队员的活儿交给了梁良,他2002年刚工作就去了水上派出所,2004年还成了首批警务实战训练教官,既懂水域业务又会带徒弟。
![]()
选人的时候,不光看耐力、力量这些身体素质,更要看水性和心理素质,水下又黑又封闭,没点定力真扛不住。
本来想选8个人就能撑起队伍,没成想训练中途有个队员家里担心危险,让他换了工作,无奈之下,38岁的梁良只能自己顶上,跟小伙子们一起学潜水。
黄赠谕第一次背气瓶下水时,吓得直打退堂鼓,觉得“水下世界就只有眼前的面镜那么大”,后来跟队友一聊,发现大家都怕,他就想“那为啥不坚持”,慢慢就练出来了。
![]()
许世德虽然从小在河边长大,水性好,第一次下潜5米也疼得不行,耳压变化的劲儿,没体验过的人真不懂。
他们学潜水也不是随便学学,先是跟着国内一流的潜水员韩颋、钟朝晖学理论,花了近一个月考下了PADI的三个证书,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进阶潜水员和救援潜水员。
可梁良觉得休闲潜水技术不够用,又带着队员去环球水下探索机构学技术潜水。
![]()
越学越觉得怕,梁良说,“水下任何一个小失误都是致命的,得把计划做细了,半点不能马虎”。
现在队里已经有21个人了,还加了不少专项人才,比如以前是国家级帆板运动员的谢常英,2025年跟航空警务队合并后,还多了专职操作无人机的队员。
无人机能帮着搜水域,还能定点投救生圈,比以前靠人眼找快多了,除了潜水,队员们还学了急流救援、绳索救援、舟艇驾驶,山地、自然灾害救援都能上。
![]()
成立这8年,他们参与了三百多次救援,救了七百多人,协助抓了163个违法犯罪嫌疑人,还救了四十多个溺水的人,水下打捞的尸体也有170多具。
梁良说,平时没任务就训练,夏天练急流救援,冬天水清就练潜水,把应急技能练成肌肉记忆,到了现场才不会慌。
梁良当教官二十多年,还发现一个问题,基层民警的涉水训练太少了,每年都有民警下水救人受伤甚至牺牲。
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缺专业知识,比如没穿救生衣就跳下去,这并非明智之举。
![]()
所以他牵头搞了本《水域警务实战训练课程》,里面有6个科目、56个教案,教的都是实用的,比如下水前先拿救生绳,怎么在水里执法,全是能直接用的技能。
这支队伍最让人佩服的,不只是救了多少人,而是他们从无到有,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从中国首例洞穴救援,到改进拖带技术、加无人机支援,再到帮基层民警提升技能,他们就像喀斯特地貌里的“水下灯塔”,不光自己发光,还把光传给更多人。
以后再碰到水域危险,有他们在,大家心里也能踏实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