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露来得确实偏早。
![]()
农历八月十七就进入寒露节气了。 按照老辈人的说法,这属于“早寒露”。 农谚讲“寒露来得早,过年不用穿棉袄”。
意思是寒露提前,春节就不会太冷。 这种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寒露本是农历九月才该出现的节气。
今年却提前到了八月份。 节气提前意味着气候节奏发生变化。 老话虽这么说,但天气这事儿谁说得准。
去年也是寒露偏早,结果春节前后遭遇了倒春寒。 多地大棚作物受损严重,损失超过三成。节气变化确实会影响农业生产。
![]()
寒露早至往往预示着暖冬可能性较大。 但冬季温度偏高未必是好事。 该冷不冷容易导致病虫害越冬存活率高。
来年开春后,庄稼可能面临更多威胁。
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从气象数据来看,近五年寒露偏早的年份共有三次。
其中两年春节气温较常年偏高2-3度。 但有一年出现了极端低温天气。
![]()
这说明农谚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全信。 毕竟天气变化受多重因素影响。 单凭一个节气早晚难以准确预测。
对于农民朋友来说,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
既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要过分担忧。 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报才是正理。 特别是大棚种植户要提前检修保温设施。
露天作物也要做好防寒防冻措施。 俗话说“晴带雨伞暖带衣”,有备无患总是好的。今年春节到底冷不冷,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
![]()
但可以确定的是,气候变化确实在影响传统节气的准确性。
咱们老祖宗留下的经验需要与时俱进地看待。 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照单全收。
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完善。各位老乡对此有什么看法? 您觉得老话靠谱还是天气预报更准?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经验和见解。
同时也提醒大家,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具体天气情况请以官方预报为准。 做好农业生产安排,才能确保好收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