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800场《只此青绿》深刻诠释,有一种审美不会疲劳

0
分享至

每经评论员 付克友

这是最感人的告别,也是最难舍的告别。中秋之夜,成都城市音乐厅,演员四次谢幕,掌声经久不息,印证那句 “无名无款,只此青绿”的穿透力。

这是《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第五次来蓉,六场演出,开票即罄,场场爆满。有人三刷,有人五刷,有人千里追剧,只为再看一眼那抹过目难忘的“青绿腰”。

拉长来看,自2021年8月首演以来,《只此青绿》已演出超过800场,巡演80余座城市,甚至走出了国门,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票难求的“青绿热”。

“太美了,每一次看,都像做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梦。”是的,有一种美,能跨越时空而不褪色,让人读它千遍也不厌倦、不疲劳。问题是,它为什么不会让人疲劳?

因为它不是一场简单的演出,而是一场文化的“回血”,一次审美的“校准”,一回民族记忆的“唤醒”。

青绿之美,美在“宋风”,但它又不是复刻“宋风”,而是让“宋风”活成了动词。

众所周知,《只此青绿》的灵感源自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却不止于“画”。它用“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七个篇章,把一幅静态的国宝,拆解成一场可感、可触、可呼吸的穿越故事。

于是,千年古画在舞台上流动起来。观众看到的,不只是“青绿山水”,更是“青绿是如何被织出来”。其中,问篆,是刻一枚印章的执着;唱丝,是缫一缕丝线的温柔;寻石,是踏遍山河找一抹颜色的倔强;淬墨,是磨一池墨汁的耐心。

这不是复刻,这是“文化转译”。“宋风”不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在舞台上呼吸流动的身体语言。当群舞勾勒出层峦叠嶂,当青绿服饰随舞步晕染开来,观众不再是“看画的人”,而是“入画的人”,在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中,看到中华文明“独步千载”的密码。

青绿之美,美在“国潮”,它不只是响应“国潮”,更是回应这个时代的心理需求。

《只此青绿》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更在于从当代审美视角,进行创造性转化。它精准叩中了国人的文化心结,为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提供情感和心理的慰藉。

我们生活在一个“倍速”的时代,短视频15秒讲完一个故事,直播3分钟带完一场货,热搜两小时轮换一轮。《只此青绿》反其道而行,舞者一个“青绿腰”需要沉气8秒,一个“侧旁腰起”要求“气息连绵不断”,群舞队形精确到眼神的落点。

它用“慢”对抗“快”,用“静”回应“躁”,用“无一声而有万籁”的沉默,治愈了信息过载的耳鸣。这不是“复古”,这是“反刍”。让观众在一场120分钟的“慢叙事”里,重新学会“凝视”,重新获得“耐心”,重新体验“沉浸”。

当“快”成为常态,“慢”就成为奢侈;当“碎”成为主流,“整”就成为稀缺;当“噪”成为背景,“静”就成了内心的向往。《只此青绿》传递的文化自信与情感共鸣,治愈了太多人的精神内耗。

当95后观众为宋代美学惊叹,当“青绿同款”服饰在社交平台刷屏,传统文化便完成了从历史到当下的接力。

青绿之美,美在“共振”,它激活了国人的审美“刚需”,市场的文化消费升级了。

很多人误以为《只此青绿》的火爆是“国潮红利”,是“政策投喂”。但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国庆成都站,980元票价被秒空;夸张的是,有观众从哈尔滨飞成都,连看6场,只为“看清每一帧的细节”。

这不是“冲动消费”,这是“审美刚需”。观众的文化消费,已经从“看热闹”进化到“看门道”。他们不再满足于“特效+流量+IP”的快餐式演出,而开始渴望“可反复咀嚼”的艺术产品:要有文化厚度,要有美学精度,要有情感浓度,要有价值锚点。

《只此青绿》恰好提供了“四维满足”,有“故宫+名画+宋韵”的文化厚度,有“每一帧都是壁纸”的美学精度,有展卷人与王希孟“千年对视”的情感浓度,有“无名无款,只此一卷”的价值锚点。

难能可贵的是,创作团队坚持“没有最终版本,只有最好版本”,根据观众反馈不断打磨细节,作品一直在不断迭代。这种“死磕细节”的工匠精神,让作品从“爆款”进化成“长红”。它不是“一夜成名”,而是“日日精进”;不是“一炮而红”,而是“百炼成钢”。

谁说国人没有艺术细胞和审美眼光呢?《只此青绿》让观众意识到:“原来我不是在花钱买票,我是在为文化投票。”好的艺术作品从来不缺市场,而市场从来缺的都是真正的好作品。不只《只此青绿》,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也多次创下演出纪录。

每个人一个月可能只需要吃10来斤大米几斤面粉,但可以听几场甚至几十场音乐会。是的,我们的肉身,只需要很少的粮食就能活着。但我们的精神,需要的是山川、河流、自由和美的享受。这是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

为什么《只此青绿》不会让人疲劳?因为青绿不只是颜色,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底色”,是我们对山河的敬畏,对文化的虔诚,对美的执念,对时间的耐心。只此青绿,不止青绿;只此一卷,却可千年。

这样一种美,当然不会让人疲劳。从春晚的惊鸿一瞥到巡演的场场爆满,当我们走进剧场,与《只此青绿》相遇,就是在青绿之间,与千年前的自己重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菲律宾军方:坠毁直升机上载有5名空军人员

菲律宾军方:坠毁直升机上载有5名空军人员

界面新闻
2025-11-04 18:09:32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宋朝华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宋朝华党籍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11:13:35
超越小扎!3名22岁小伙成最年轻科技领域亿万富翁,这家数据标注公司什么来头

超越小扎!3名22岁小伙成最年轻科技领域亿万富翁,这家数据标注公司什么来头

澎湃新闻
2025-11-04 13:50:26
通背拳赵鸿刚宣布或手术,太极雷雷劝他退出扇耳光赛:差得太远了

通背拳赵鸿刚宣布或手术,太极雷雷劝他退出扇耳光赛:差得太远了

杨华评论
2025-11-03 17:01:57
50分大胜,辽宁男篮全运会开门红,韩德君7分 俞泽辰21+6进步明显

50分大胜,辽宁男篮全运会开门红,韩德君7分 俞泽辰21+6进步明显

替补席看球
2025-11-04 15:06:41
乌克兰崩盘了,俄军雷霆出击斩杀乌高官,泽连斯基大势已去?

乌克兰崩盘了,俄军雷霆出击斩杀乌高官,泽连斯基大势已去?

玉涵简书
2025-11-04 15:24:51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史行途
2025-11-01 11:40:29
木头明明能直接当柴烧,为啥人们还要费事把木头加烧成木炭再卖呢

木头明明能直接当柴烧,为啥人们还要费事把木头加烧成木炭再卖呢

向航说
2025-10-30 00:10:03
很多人,都低估了30年房贷的杀伤力

很多人,都低估了30年房贷的杀伤力

亚哥谈古论今
2025-10-14 18:45:05
中金资本老大失联,可能还有更大范围风暴

中金资本老大失联,可能还有更大范围风暴

资本董事局
2025-11-04 09:33:46
伊森今年彻底蜕变!三分队内第一,防守锁死PJ,攻守兼备身价暴涨

伊森今年彻底蜕变!三分队内第一,防守锁死PJ,攻守兼备身价暴涨

篮球资讯达人
2025-11-04 12:38:33
年薪300万意甲第3!60岁名帅5个月内第2次下课,带队10轮0胜垫底

年薪300万意甲第3!60岁名帅5个月内第2次下课,带队10轮0胜垫底

我爱英超
2025-11-04 19:06:41
德外长做了错事,深夜给中方打电话“忏悔”,王毅话说得很不客气

德外长做了错事,深夜给中方打电话“忏悔”,王毅话说得很不客气

华山穹剑
2025-11-04 19:35:14
夜店可现场登记结婚?评论区的反应证明世界没有疯

夜店可现场登记结婚?评论区的反应证明世界没有疯

姬鹏
2025-11-04 18:27:13
不装了!陈芋汐哭红双眼、再谈全红婵,原来这才是两人真实关系

不装了!陈芋汐哭红双眼、再谈全红婵,原来这才是两人真实关系

可乐谈情感
2025-11-04 13:36:52
三亚海滩“长满”了俄罗斯人!网友调侃:我在这里反而成了“老外”

三亚海滩“长满”了俄罗斯人!网友调侃:我在这里反而成了“老外”

封面新闻
2025-11-02 12:57:02
乌克兰两名朝鲜战俘 向韩国“投诚” 开启新的生活

乌克兰两名朝鲜战俘 向韩国“投诚” 开启新的生活

原某报记者
2025-11-03 17:21:05
久加诺夫:如果不转向社会主义和解放乌克兰,俄将无法摆脱困境

久加诺夫:如果不转向社会主义和解放乌克兰,俄将无法摆脱困境

何蕥室内设计
2025-11-04 16:03:43
三巨头缺席,湖人却4连胜!西部黑马倒下,这一战,我认清7个事实

三巨头缺席,湖人却4连胜!西部黑马倒下,这一战,我认清7个事实

篮球扫地僧
2025-11-04 14:34:13
每体:巴萨有罗克20%转会分成,若5000万欧转会可获1000万欧

每体:巴萨有罗克20%转会分成,若5000万欧转会可获1000万欧

懂球帝
2025-11-04 20:11:25
2025-11-04 20:40:49
每日经济新闻 incentive-icons
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主流财经全媒体平台。
1391771文章数 271969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何镜堂院士出手!广州再添150米新地标

头条要闻

安世半导体风波还在继续 德国巨头们紧急寻求中国豁免

头条要闻

安世半导体风波还在继续 德国巨头们紧急寻求中国豁免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手机
数码
健康
时尚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苹果推出全新App Store网页版:更完整的浏览体验

数码要闻

乔思伯X400系列机箱发布:分仓式海景房设计,支持背插主板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冬天穿灰色,这8种搭配方式很高级!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