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传统自行车骑行对膝关节损伤的深度解析

0
分享至

一、膝关节的特点和耐受能力概述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且最复杂的负重关节,由股骨、胫骨、髌骨及周围韧带、半月板、滑膜等组织构成,其稳定性与灵活性依赖于各结构的协同作用。



膝关节对 “压力” 和 “剪力” 的耐受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核心原因在于其生理结构设计与功能定位的适配性: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的负重关节,天生具备承受较大垂直压力的能力;但由于关节面结构、韧带及软骨的抗剪强度有限,它对 “平行于关节面的剪切力” 高度敏感,是损伤的主要诱因。以下从结构机制、受力特点、损伤风险三方面详细解析:

壹、膝关节 “耐压力” 的核心原因:结构天生为 “负重” 设计

膝关节由股骨(大腿骨)、胫骨(小腿骨)、髌骨(膝盖骨)构成,周围有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等组织协同作用,其结构设计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 “高效传递并缓冲垂直压力”,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1. 半月板:“天然缓冲垫” 分散垂直压力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 “纤维软骨垫片”,分为内侧和外侧两块,呈 “C 型” 结构,恰好填充在股骨与胫骨的关节面之间。其核心功能是扩大关节接触面积、分散垂直压力:

正常站立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约为体重的 1-2 倍;行走时增至 2-3 倍;跑步、跳跃时可达 3-5 倍。半月板通过 “弹性变形” 将这些压力均匀传递到整个关节面,避免压力集中在某一点(如股骨髁的局部区域),从而保护软骨免受过度挤压。

例如,当人下蹲或爬楼梯时,半月板能将垂直压力分散到胫骨平台的 60%-70% 区域,使单位面积的压力降至软骨可承受范围(健康软骨的抗压强度约为 5-10MPa,远超日常活动的压力峰值)。

2. 关节软骨:“光滑保护层” 适配压力传导

膝关节的股骨髁、胫骨平台及髌骨背面均覆盖着 “透明软骨”,厚度约 2-4mm,其结构特点是高弹性、高抗压性:

软骨由 “胶原纤维 + 蛋白多糖” 构成,类似 “海绵”—— 受压时会轻微变形,吸收并储存压力能量;压力解除后恢复原状,释放能量,形成 “缓冲循环”。这种特性使软骨能承受长期、反复的垂直压力,且不易磨损(健康状态下,软骨的摩擦系数仅为 0.001-0.002,比冰面更光滑)。

即使在高强度运动(如篮球、登山)中,只要压力在 “生理范围” 内(未超过软骨的抗压极限),软骨就能通过自身弹性缓冲,避免损伤。

3. 肌肉与韧带:“稳定支架” 增强压力耐受

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如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肌群)和韧带(如交叉韧带、侧副韧带)构成 “动态稳定系统”,进一步提升压力耐受能力:

肌肉通过 “主动收缩” 调节膝关节的受力角度,例如股四头肌收缩时能将髌骨拉向股骨滑车槽的中心,确保关节面均匀接触,避免压力偏移;

韧带(如后交叉韧带)能限制股骨相对于胫骨的 “后移”,防止垂直压力导致关节面错位,确保压力始终沿 “股骨 - 胫骨” 的垂直轴线传递,避免额外负荷。

贰、膝关节 “怕剪力” 的关键:结构抗剪能力存在 “天然短板”

“剪切力” 是指平行于关节面的力(如膝关节屈伸时,股骨与胫骨之间的 “前后滑动” 力、内外侧的 “横向牵拉” 力)。膝关节的结构设计对这类力的抵抗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有三点:

1. 半月板:抗剪强度远低于抗压强度

半月板虽能缓冲垂直压力,但它的 “抗剪强度” 极低 —— 其胶原纤维主要沿 “环形方向” 排列(适配分散垂直压力的需求),而平行于关节面的 “纵向纤维” 极少,导致它对 “横向剪切力” 的抵抗能力不足:

当膝关节受到剪切力时(如传统自行车蹬踏时的 “前后剪切力”、运动中突然扭转膝盖的 “旋转剪切力”),半月板易被 “横向撕扯”,出现 “半月板撕裂”。临床数据显示,约 70% 的半月板损伤由剪切力引发,且撕裂后难以自行修复(半月板血供差,仅边缘区域有少量血管)。

例如,传统自行车骑行时,水平蹬踏产生的 “前后剪切力” 会使股骨相对于胫骨向前滑动,半月板被夹在两者之间,长期反复牵拉易导致 “半月板水平撕裂” 或 “纵行撕裂”,这也是骑行者半月板损伤的核心原因。

2. 韧带:抵抗剪力的 “唯一防线”,但强度有限

膝关节内的 “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 ACL、后交叉韧带 PCL)是抵抗 “前后剪切力” 的唯一结构,而 “侧副韧带”(内侧 MCL、外侧 LCL)主要抵抗 “内外侧剪切力”。但这些韧带的抗剪强度远低于膝关节承受的压力负荷:

前交叉韧带(ACL)的抗张强度约为 2000-2500N,仅能承受约 200kg 的拉力;而日常骑行、运动中,突然加速、急停或扭转产生的剪切力常可达 3000-4000N,远超 ACL 的耐受极限,极易导致韧带断裂(这也是篮球、足球运动中 ACL 损伤高发的原因)。

传统自行车的 “圆周蹬踏” 会持续产生 “轻微前后剪切力”(每蹬踏一圈,股骨相对于胫骨有 1-2mm 的前后滑动),长期累积会导致交叉韧带 “微损伤”,表现为韧带松弛,进一步降低膝关节的稳定性,形成 “损伤 - 不稳定 - 更易损伤” 的恶性循环。

3. 关节软骨:抗剪能力薄弱,易因剪力剥脱

关节软骨的 “抗剪强度” 仅为抗压强度的 1/10-1/20(约 0.5-1MPa),且其与骨面的连接强度较低(软骨下骨与软骨的结合面较脆弱):

当剪切力作用于膝关节时,软骨表面易出现 “水平方向的磨损或剥脱”—— 例如,传统骑行中膝关节的 “外旋剪切力” 会导致髌骨软骨外侧与股骨滑车外侧边缘发生 “错动摩擦”,使软骨表面的胶原纤维断裂,蛋白多糖流失,形成 “髌骨软骨软化症”(即软骨从 “光滑状态” 变为 “粗糙、剥脱状态”)。

一旦软骨因剪力受损,其修复能力极弱(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差,且无血管供应营养),损伤会逐渐加重,最终发展为 “骨关节炎”,出现关节疼痛、畸形等症状。

叁、关键结论:压力是 “生理力”,剪力是 “损伤力”

膝关节对压力和剪力的耐受差异,本质是 “结构功能与受力类型的匹配度” 决定的:

垂直压力是膝关节 “设计内” 的受力,有半月板、软骨、肌肉、韧带共同构建的 “多层缓冲 - 稳定系统”,能承受较大负荷(甚至短期超生理负荷也可通过代偿机制应对);

剪切力是膝关节 “设计外” 的非常规受力,仅靠韧带和半月板的薄弱抗剪结构抵抗,且易直接损伤软骨、韧带等 “不可再生” 组织,是膝关节损伤(如半月板撕裂、ACL 断裂、软骨软化)的核心诱因。

这也解释了为何传统自行车的 “圆周蹬踏” 易伤膝 —— 其设计会持续产生 “前后剪切力” 和 “旋转剪切力”,恰好命中膝关节的 “抗剪短板”。

传统自行车因 “圆周蹬踏” 的核心设计逻辑,与人体腿部生理发力轨迹存在天然矛盾,长期骑行易通过 “力学失衡”“过度摩擦”“反复冲击” 三大机制,对膝关节造成多维度、累积性损伤。

、核心损伤机制:传统骑行设计如何 “伤害” 膝盖?

传统自行车的 “圆周蹬踏” 方式,使膝关节在骑行中需承受 “非自然的运动轨迹” 与 “不均衡的受力负荷”,这种设计缺陷直接导致三大损伤机制,成为膝盖受损的根源。

1. 力臂死点引发的 “额外冲击与无效发力”

传统自行车的曲柄(连接脚踏与牙盘的金属杆)呈 “圆周转动”,在蹬踏过程中存在力臂死点,迫使膝关节承受额外压力:

上死点时,脚踏在最高点,发力时具有 “杠杆劣势”,腿部发力的 “力臂最短”(力臂 = 从膝关节到曲柄转动圆心的垂直距离),蹬踏力易转化为 “纵向冲击力”。此时,腿部需 “向下踩踏”,力量直接通过胫骨传导至膝关节,冲击半月板(膝关节内的缓冲软骨),即蹬踏时的 “冲击传导”;骑行者需用远超正常的力量才能推动车轮转动,膝关节需承受 “额外的纵向压力”—— 相当于在 “费力杠杆” 状态下强行发力,髌骨(膝盖骨)与股骨滑车(大腿骨末端的凹槽)的接触压力瞬间升高,长期反复会磨损髌骨软骨,形成 “压力性损伤”。

下死点时,脚踏在最低点时,腿部需 “向上提拉”(尤其为维持蹬踏连贯性),此时膝关节后侧的腘绳肌与前侧的股四头肌形成 “反向牵拉”,韧带(如髌韧带、交叉韧带)需承受额外张力,易引发韧带微损伤。

2. 运动轨迹偏差导致的 “摩擦加剧”

人体膝关节的 “自然活动轨迹” 是 “轻度前后滑动 + 小范围旋转”,而传统自行车的蹬踏设计,强制膝关节在 “固定圆周轨迹” 内运动,导致关节面摩擦加剧:

· 髌骨轨迹偏移

正常行走时,髌骨会在股骨滑车槽内 “居中滑动”;但传统自行车蹬踏时,曲柄的圆周运动迫使膝关节 “外旋”(尤其当脚踩在脚踏外侧时),髌骨易向外侧偏移,与股骨滑车的外侧边缘发生 “异常摩擦”—— 这种 “错轨摩擦” 会磨损髌骨软骨的外侧部分,形成 “髌骨软化症” 的早期病灶。

· 半月板的 “非自然挤压”

半月板的核心功能是 “缓冲膝关节的垂直压力” 与 “稳定关节”,其正常受力方向为 “上下垂直”;而传统自行车蹬踏时,会形成 “水平方向的剪切力”,迫使半月板在股骨与胫骨之间 “横向挤压”,长期如此会导致半月板边缘出现 “微撕裂”,尤其在爬坡、加速等高强度骑行时,剪切力翻倍,撕裂风险骤增。

3. 肌肉失衡引发的 “关节稳定性下降”

传统骑行的发力模式高度依赖 “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肉),而对 “腘绳肌”(大腿后侧)、“小腿肌群”(腓肠肌、比目鱼肌)及 “核心肌群” 的激活不足,导致腿部肌肉力量失衡,进一步削弱膝关节的稳定性:

· 前后肌肉失衡

传统自行车蹬踏时,股四头肌需持续 “收缩发力” 以推动曲柄向下转动,而腘绳肌仅在 “提拉脚踏向上” 时轻微参与,两者力量比例逐渐失衡(正常健康人群股四头肌与腘绳肌力量比应为 1:0.6-0.8,长期骑行者可能达到 1:0.4)。这种失衡会导致膝关节 “前侧张力过大、后侧支撑不足”,髌骨被股四头肌过度牵拉,加剧与股骨的摩擦。

· 内外侧肌肉失衡

传统自行车的脚踏宽度固定(多为 150-170mm),若与骑行者的 “髋宽”(两侧髋关节的距离)不匹配(如髋宽窄者骑宽脚踏),会迫使膝关节 “内扣”,激活大腿内侧的内收肌,而外侧的臀中肌(维持膝关节外侧稳定的关键肌肉)因发力角度不当被抑制,导致膝关节内外侧力量失衡,增加 “膝关节内翻(O 型腿)” 或 “外翻(X 型腿)” 的风险,进一步加重关节面的不对称磨损。

、高发损伤部位与典型病症:从 “轻微不适” 到 “不可逆损伤”

传统骑行对膝关节的损伤并非 “单一部位”,而是涉及软骨、韧带、滑膜等多个结构,且损伤程度随骑行时长、强度逐渐累积,从早期的 “酸痛不适” 发展为 “器质性病变”。

1. 髌骨软骨软化症:最常见的 “骑行者膝盖病”

· 发病机制:长期力臂死点的压力冲击 + 髌骨轨迹偏移的摩擦,导致髌骨软骨表面出现 “磨损、剥脱”,软骨厚度逐渐变薄,失去原有的光滑度与弹性。

· 典型症状

骑行中或骑行后,膝盖前侧(髌骨周围)出现 “酸痛、胀痛”,尤其在上下楼梯、蹲起时症状加重;

按压髌骨边缘时会有明显压痛,屈伸膝盖时可能听到 “沙沙的摩擦音”(软骨磨损的摩擦声);

早期休息后可缓解,后期即使不骑行也可能出现持续性隐痛,严重时影响日常行走。

· 高发人群:长期通勤骑行者(每日骑行超过 1 小时)、新手骑行者(未掌握正确蹬踏节奏,频繁发力过猛)、车架尺寸不当者(车座过高 / 过低导致蹬踏角度异常)。

2. 半月板损伤:隐蔽且易恶化的 “隐形伤害”

· 发病机制:水平蹬踏的剪切力 + 高强度骑行的垂直压力,导致半月板边缘或体部出现 “微撕裂”,若未及时修复,撕裂会逐渐扩大,甚至出现 “半月板游离体”(撕裂的软骨碎片脱落)。

· 典型症状

膝盖内侧或外侧(半月板所在位置)出现 “刺痛”,尤其在改变骑行速度(如突然加速、减速)或转弯时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会出现 “关节卡顿”(膝盖屈伸到某一角度时突然卡住,需活动一下才能继续)或 “弹响”(屈伸时听到 “咔哒” 声);

严重时膝关节会出现 “肿胀”(滑膜受刺激分泌积液),按压膝盖两侧有明显压痛,无法承受身体重量。

· 高发场景:爬坡骑行(腿部需持续发力,剪切力最大)、颠簸路面骑行(车身震动导致膝关节受力不稳定)、突然发力冲刺(力量瞬间传递至半月板)。

3. 髌腱炎:“跳跃膝” 在骑行中的延伸

· 发病机制:髌腱(连接髌骨与胫骨的肌腱)是传递股四头肌力量的关键结构,长期骑行蹬踏时,股四头肌的反复收缩会对髌腱产生 “过度牵拉”,导致髌腱止点(胫骨结节处)出现 “无菌性炎症”,即 “髌腱炎”(因常发生于跳跃运动员,又称 “跳跃膝”)。

· 典型症状

膝盖下方(髌腱止点处)出现 “点状疼痛”,按压时疼痛剧烈,尤其在发力蹬踏的 “下踩瞬间” 疼痛加重;

早期仅在高强度骑行后出现疼痛,后期即使慢骑或日常行走也会疼痛,严重时髌腱止点处会出现 “肿胀、硬结”;

若长期忽视,可能发展为 “髌腱撕裂”,导致膝关节无法发力,需手术修复。

4. 膝关节滑膜炎:“过度使用” 引发的炎症反应

· 发病机制:膝关节内的滑膜层负责分泌 “关节液”(润滑关节、缓冲压力),传统骑行中膝关节的反复冲击、摩擦会刺激滑膜,导致滑膜 “充血、水肿”,分泌过多关节液,形成 “滑膜炎”。

· 典型症状:

膝关节出现 “弥漫性肿胀”,外观明显变粗,按压膝盖两侧有 “波动感”(提示关节积液);

膝盖周围出现 “酸胀、发热”,屈伸时感觉关节 “发紧、不灵活”,严重时肿胀会限制膝盖活动范围(如无法完全伸直或弯曲);

滑膜炎本身不直接损伤软骨,但长期积液会增加关节内压力,间接加速软骨磨损,形成 “炎症 - 损伤” 的恶性循环。

、损伤风险加剧因素:哪些情况会让膝盖 “更受伤”?

除了传统自行车的设计缺陷,骑行者的 “不当操作”“装备选择失误” 及 “身体基础条件”,会进一步加剧膝关节损伤风险,这些因素往往被忽视,却成为膝盖受伤的 “催化剂”。

1. 装备适配不当:“不合适的车” 是伤膝的第一步

· 车座高度异常:

车座过低:蹬踏到最低点时,腿部无法完全伸直(膝盖仍呈 15° 以上弯曲),导致股四头肌需持续发力维持蹬踏,增加髌腱与髌骨软骨的压力;蹬踏时膝盖弯曲角度过大(超过 90°),膝关节承受的垂直压力翻倍,半月板与滑膜易受挤压。

· 脚踏与鞋具不匹配:

普通平底鞋骑行时,脚掌与脚踏的贴合度差,蹬踏时力量易 “偏移”,导致膝关节内扣或外旋,加剧肌肉失衡;

未使用 “锁鞋 + 锁踏”(专业骑行装备,将鞋子与脚踏固定)时,脚掌易在脚踏上滑动,需额外用力维持稳定,增加膝关节负担。

· 车架尺寸不符:车架过大或过小会导致骑行者 “被迫调整姿势”(如车架过大需弯腰过度,车架过小需蜷缩腿部),改变膝关节的正常发力轨迹,进一步加重损伤。

2. 骑行习惯错误:“发力方式” 决定伤膝概率

· 蹬踏节奏紊乱:

低踏频、高阻力骑行(如用大齿比慢蹬爬坡):腿部需用更大力量推动曲柄,膝关节承受的压力是正常踏频的 2-3 倍,易引发髌骨软化症与半月板损伤;

突然加速或急刹车:力量瞬间传递至膝关节,形成 “冲击负荷”,韧带与半月板易受急性损伤。

· 姿势错误:

弯腰过度:上半身前倾导致重心前移,腿部需额外发力维持平衡,膝关节受力集中在前侧,加剧髌骨摩擦;

脚掌发力不当:仅用前脚掌或后脚掌蹬踏,导致力量传递不均衡,膝关节受力偏移,增加内外侧磨损风险。

3. 身体基础薄弱:“本身不好的膝盖” 更易受伤

· 肌肉力量不足:核心肌群(腹肌、背肌)或腿部肌群(尤其腘绳肌、臀中肌)力量薄弱,无法稳定膝关节,骑行时关节易出现 “晃动”,加剧损伤;

· 既往损伤史:若曾有膝关节扭伤、软骨损伤等病史,关节稳定性已下降,传统骑行的反复压力会 “激活旧伤”,导致损伤复发或恶化;

· 关节退变:中老年人(45 岁以上)膝关节软骨本身已出现 “生理性退变”(厚度变薄、弹性下降),传统骑行的摩擦与冲击会加速退变,诱发 “骨关节炎”。

、总结:传统骑行伤膝的本质 ——“设计与生理的矛盾”

传统自行车对膝关节的损伤,本质是 “百年前的圆周蹬踏设计” 与 “人体膝关节的生理结构、发力逻辑” 存在根本矛盾:膝关节天生适合 “上下往复的杠杆运动”(如行走、跑步),却被强制纳入 “固定的圆周轨迹”,承受非自然的压力、摩擦与剪切力;同时,传统骑行的肌肉失衡、装备适配难题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从 “轻微酸痛” 到 “不可逆软骨损伤” 的累积性问题。

相比之下,“上下往复式绳索传动无级变速健身单车” 的革新意义,正在于回归人体生理本质 —— 以 “上下往复蹬踏” 消除力臂死点,减少膝关节冲击;以 “均衡发力” 激活腿部全肌群,避免肌肉失衡;从设计源头降低伤膝风险,这也是其区别于传统自行车的核心优势之一。对于骑行爱好者而言,了解传统骑行的伤膝机制,既是规避风险的前提,也是选择更健康骑行方式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为什么会制约经济发展?

财政供养人员过多,为什么会制约经济发展?

黑噪音
2025-11-04 10:31:01
山姆翻车再上热搜!商品头图全是假的,网友刷屏“辞退高管”

山姆翻车再上热搜!商品头图全是假的,网友刷屏“辞退高管”

雷科技
2025-11-04 14:50:05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DrX说
2025-11-03 14:13:43
这条注定没有热度的新闻,比想象得还要“恐怖”

这条注定没有热度的新闻,比想象得还要“恐怖”

清书先生
2025-11-03 16:27:21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猫智深
2025-11-04 20:10:12
茅台价格创新低!1499元零售价都守不住了?

茅台价格创新低!1499元零售价都守不住了?

帅真商业
2025-11-04 18:11:47
已冻结阿布24万镑3年!英政府震怒:他有15亿贷款 剩余9亿需捐出

已冻结阿布24万镑3年!英政府震怒:他有15亿贷款 剩余9亿需捐出

风过乡
2025-11-04 21:14:31
抄底!潘石屹夫妇用356亿给美国上了一课

抄底!潘石屹夫妇用356亿给美国上了一课

大猫财经Pro
2025-11-04 17:32:48
高三生被恶意撞伤身亡,肇事者是邻居

高三生被恶意撞伤身亡,肇事者是邻居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3 20:38:11
大家都被特朗普给骗了!原来中美贸易战只是幌子!特朗普目的曝光

大家都被特朗普给骗了!原来中美贸易战只是幌子!特朗普目的曝光

百态人间
2025-11-04 16:03:39
有网友说出了我们制造业的根本问题,并看出它怎么形成的

有网友说出了我们制造业的根本问题,并看出它怎么形成的

清晖有墨
2025-11-04 15:42:27
白所成宣判死刑,被称“缅北名媛”的爱女白应兰,如今又在何处?

白所成宣判死刑,被称“缅北名媛”的爱女白应兰,如今又在何处?

鋭娱之乐
2025-11-04 22:57:22
乌军红军城展开全面反击,F16大显神威

乌军红军城展开全面反击,F16大显神威

史政先锋
2025-11-04 18:25:18
上海律师带小三孕检新后续:空姐是10年白月光,婆婆态度让人寒心

上海律师带小三孕检新后续:空姐是10年白月光,婆婆态度让人寒心

壹月情感
2025-11-04 22:50:11
林彪为何要叛逃苏联

林彪为何要叛逃苏联

壹贰叁的壹
2023-12-21 10:39:34
刚刚,全线跳水!原因,找到了!

刚刚,全线跳水!原因,找到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04 16:24:02
上千只猫被抽干血后放生水库, 携带病毒死在水中,将追查放生者

上千只猫被抽干血后放生水库, 携带病毒死在水中,将追查放生者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04 19:55:24
关晓彤银裙引爆活动现场,网友:这身材比例,还让不让人活了?

关晓彤银裙引爆活动现场,网友:这身材比例,还让不让人活了?

娱乐领航家
2025-11-04 00:00:02
“天河机场飞机冲上街头”?官方回应来了

“天河机场飞机冲上街头”?官方回应来了

鲁中晨报
2025-11-04 18:11:04
四大中锋干不过一个陶汉林!兵多将广仅赢山东16分,杜锋惨遭打脸

四大中锋干不过一个陶汉林!兵多将广仅赢山东16分,杜锋惨遭打脸

后仰大风车
2025-11-04 21:26:28
2025-11-05 03:32:49
上下往复式无级变速健身单车
上下往复式无级变速健身单车
有志于改变现有的自行车缺点,打造练腿不伤膝的省力自行车,让大家都热爱骑行,从骑行中受益。。。
7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彩叶秋菊映古建 京华盛景入画卷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数码要闻

苹果为Apple One品牌推出全新切片LOGO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