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大片争相上映,而在一片混战中,有一部电影却意外冲了出来——《731》票房再次爆发,登上上座率第一。
![]()
这部电影自上映以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黑水攻击”,从题材到细节,从镜头到情节,都被挑剔地放大。
可没想到,越被黑,票房越坚挺。
猫眼票房预测从3233万一路上涨到5993万,观众用脚投票告诉所有人:好电影,是黑不死的。
那么,《731》到底凭什么能在国庆档逆袭?
01
先来说说电影最核心的东西——“揭露”。
如果说老版《黑太阳731》让观众看到了日本人的残忍,那新版《731》则更深一层,用“温柔的伪善”揭开那层血腥的假面。
影片前半段,日本人让被抓的中国人吃苹果、鸡蛋,住干净的实验室,用着抽水马桶。
墙上贴满白瓷砖,看似一派文明与秩序。
可这一切的“美好”,背后却藏着地狱。
王永章被抓进实验室后,亲眼目睹这些看似“人道”的日本医生,如何用最体面的手段掩盖最恶毒的罪行。
那句“健康换取自由”,听着冠冕堂皇,实则是催命的毒语。
导演设计这一切,正是要让观众明白——日本侵略者最可怕的,不只是暴力,而是带着笑的欺骗。
可偏偏有些人看完就开始黑,说什么苹果、瓷砖不合理。
这些人要么根本没看懂,要么就是故意带节奏。
连《黑太阳731》里都有类似场景,他们却视而不见。
被删除的镜头多达24组,如果全放出来,早就被家长投诉少儿不宜了。
删减不是导演的问题,而是现实的妥协。
![]()
02
影片另一处让人震撼的,是那个被日本人养大的中国女孩今村佳代。
她的存在,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性的复杂与痛苦。
日本人杀害孕妇,取出婴儿,养大后再让这些孩子去杀中国人。
这样的设定,残酷到极致。
今村佳代正是那批婴儿之一。
她外表是日本人,骨子里却流着中国人的血。
影片中,她对王永章的温柔与帮助,并不是“洗白”,而是觉醒。
有一幕,她看到孕妇被杀、婴儿被烙上樱花印记,那一瞬间,泪水崩溃了她的信念。
从被灌输的“日本荣光”,到觉醒后的民族认同,这个角色的转变是整部影片的灵魂。
那段她躺在孕妇身旁的镜头,不是暧昧,而是她在寻找自己丢失的母爱。
导演敢拍,观众敢看,这就是国产战争片的勇气。
比起简单的“打打杀杀”,这样的刻画才是真正的震撼人心。
![]()
03
剧情主线的“越狱”,更是贯穿全片的重要节奏。
那些被关押、被实验的中国人,早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
在那种绝境中,唯一能做的就是逃。
越狱不仅是肉体的反抗,更是人性的呐喊。
电影中,王永章带领同胞策划逃亡,从最初的混乱到最后的牺牲,每一个细节都紧扣人心。
甚至那个被网友嘲笑的“小孩飞翔”镜头,其实是想象的画面——那是渴望自由的象征,是希望的幻影。
这不是“魔幻”,而是心灵的表达。
越狱失败、伙伴牺牲,直到最后,王永章背着烈火冲向出口,那一刻,电影院里安静得可怕。
那是绝望的呐喊,也是民族的尊严。
这一主线设计,不仅合理,还极具力量。
比起传统的抗日叙事,《731》多了份人性深度,少了口号式的“硬撑”。
![]()
04
有一个细节被很多人忽略。
顾博轩这个角色,本来有非常重要的戏份,但因为审查原因,整整删掉了55分钟。
这段戏里,他为了活命当了汉奸,却眼睁睁看着妻子被杀、孩子被挖腹取出。
导演想表达的是:当汉奸的人,最后一样会被命运惩罚。
可惜这一段被删,导致部分人误以为剧情单薄。
实际上,如果这段能留下,《731》的完整性会更高。
影片结尾那只“小老鼠”有个名字,而实验中的人却没有。
一个小动物的生命被命名,而人命却被当作数据,这一对比,是最沉重的控诉。
这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他没有喊口号,而是用镜头和细节,把人性的冷与热推到观众眼前。
在那种压抑的氛围下,每个沉默的眼神、每次呼吸,都是抗争。
![]()
一部被删掉55分钟的电影,还能靠实力逆袭,这本身就是奇迹。
有人黑,有人喷,但观众最终认的,永远是诚意与真相。
《731》用现实的冷与人性的暖,拍出了战争的真面目,也拍出了民族的骨气。
它不是商业爆米花,也不是情怀营销,它是真正让人看完后久久沉默的电影。
国庆档的票房竞争再激烈,也挡不住这部作品被重新看见。
![]()
因为真正的好电影,哪怕被泼了再多脏水,也终会发光。
就像评论区有观众写的那句话:
“黑可以暂时遮住光,但挡不住真相照亮的那一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