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件全貌:高价菜品背后的“消费陷阱”
2025年国庆假期,广东游客杨先生在海边餐厅点了一份炒蛏子和一盘螃蟹,结账时惊现661元天价账单。据其描述:
- “团购失效”诱单点:商家以“团购时间已过”为由要求单点,却在点菜时避谈价格,仅强调“先吃再说”。
- 信息不透明强留客:多次询问价格未果,商家以“食材已处理”为由要求顾客买单。
- 心理落差大:杨先生原以为海边海鲜更便宜,实际花费远超预期,直言“被强行留住”消费。
此事件被网民贴上“海鲜刺客” 标签,引发旅游餐饮乱象讨论。
![]()
二、价格“水分”在哪儿?解析海鲜暴利链条
- 食材成本≠最终售价
据武汉某餐厅数据(2025年9月),一份79元梭子蟹套餐中蟹成本占30元,而加工费、租金、人工推高总价。但杨先生的661元账单中,海鲜成本占比不明,商家亦未说明是否含加工费。
注:此前“葱姜费”争议(2023年银川)即因加工费未明示所致。 - “隐形收费”套路深
- 加工费模糊化:部分商家将加工费拆分为“葱姜费”“处理费”等名目,按海鲜重量叠加(如花蛤66元另收39.6元加工费)。
- 时令抬价:节假日海鲜需求暴涨,部分商家借机涨价,景区周边更甚(如敦煌68元饺子、南京6000元帝王蟹争议)。
![]()
三、“海鲜刺客”何以频频得手?惯用宰客手法盘点
![]()
![]()
四、维权与避坑指南:旅行用餐四步自保
- 坚持明码标价:要求商家出示完整价目表,警惕“时价”“按斤计费”等模糊表述。
- 拆分问清费用:确认是否含加工费、服务费,记录重量并核对。
- 保留证据维权:对账单拍照,遇侵权可向当地市监部门投诉(如敦煌饺子案市监介入)。
- 优先团购套餐:选择含明细的团购套餐,避免单点价格陷阱。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