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理想车主回忆起10月3日清晨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国庆假期,大多数人还在梦乡中,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正在连霍高速上演。
天还没亮,视野极差,这辆开启AD Max智能驾驶的理想车以120km/h的速度正常行驶。
突然,车辆系统在06:33:08秒自动减速,车主本能地踩下刹车,直到靠近才看清,两辆车竟然直接“横躺”在高速公路正中央!
![]()
据这位理想车主分享,他们一行人从高台服务区休息后,清晨六点整装出发,继续他们的新疆之旅。
连霍高速上夜色还未退去,视线并不理想,车主信任地开启了理想AD Max智能驾驶系统,设定时速120公里。
系统突然减速的那一刻,“前方视野黑黑的看不清楚,赶紧人工介入踩刹车”,车主事后回忆道。出于本能,他立刻踩下刹车辅助减速,此时才注意到前方大货车的双闪灯光。
真正让人后背发凉的是接下来的一幕,两辆事故车像两个“幽灵”般静卧在高速公路中央,没有三脚架警示牌,没有开启双闪,没有灯光,甚至没有半个人影。
“到跟前才看到两辆汽车躺在路中间……幸好智驾提前减速了”,车主表示。的确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等肉眼能看到时,刹车根本来不及了。
![]()
为什么人类驾驶员肉眼一片漆黑时,智能系统却能提前“看到”危险?
原因就在于理想AD Max系统通过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能够在200米外探测到了前方静止车辆。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可见度极低,肉眼反应有限,而传感器的探测能力此时显著超越了人类视觉。
别说天黑,就是大白天,120公里的时速下,等看到路中间的车,也来不及刹车了,这种情况正是智能驾驶系统价值的体现,在人类感知受限时,提供关键的安全冗余。
传统驾驶中,人类依赖视觉线索判断风险,而在低光环境下,视觉信息大大减少,反应时间被急剧压缩。
就在这条视频曝光后,迅速引爆网络热议,许多网友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智能驾驶的实际价值。
![]()
有网友认为,假如理想的AD辅助驾驶系统没有介入,视频车大概率会撞上路中间的车。以120km/h的速度来看,很难保证会没有人受伤。
但话说回来,尽管这次理想AD Max系统表现出色,不过以目前的智能驾驶技术来说,仍然是辅助系统为主,而非完全自动驾驶。
在车主的描述中,有一个关键细节,就是“赶紧人工介入踩刹车”。
这反映了正确的使用态度,现阶段智能是辅助,人驾要高于智驾,需要时刻警惕并监督智驾。
事实上,在这次事件中,智能系统的提前预警与车主的及时介入形成了完美配合,才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智能驾驶系统通过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在某些方面确实超越了人类感官,尤其是在反应速度和对特定障碍物的识别上。
然而,现阶段的技术仍有局限性,人类驾驶员的注意力和随时接管准备依然不可或缺。
![]()
智能驾驶的核心意义,就是充当一位不知疲倦的“安全副驾”。
它不做惊天动地的事,只是在关键时刻,轻轻点一下刹车,或者温柔地修正一下方向,就有可能避免一场灾难。
它不是要取代你,而是在你最脆弱、最疏忽的时候,为你加上一道“物理保险”。
回过头来看理想车主的经历,最完美的结局是什么?是车辆完全自主地、无声无息地处理了危机,车主毫无察觉吗?并不是。
最完美的结局,恰恰是现在这样,系统敏锐地发现了人类未能察觉的风险,果断介入;人类驾驶员在接收到信号后,立刻警觉并主动接管。
![]()
智能驾驶的意义,不是机器彻底取代人类,而是像一位靠谱的伙伴,在你需要时默默递上一杯水,在你走神时轻轻拍下你的肩膀。
智能驾驶正在用它的“超能力”,弥补人类的“不完美”,这或许就是科技最有温度的样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