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一些不太常见到他们的地方,比如深圳华北的电子市场、义乌的小商品城,甚至是一些二三线的工业区周边,印度人的面孔确实多起来了。
表面上看,这当然是好事,说明我们这更有吸引力,但你要观察得再细点,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普通游客的相机,拍的是故宫、长城、外滩夜景,但这批印度游客手里的相机,经常拍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比如,某个生产线一角,某个电子元件的内部结构,甚至是商场里某个品牌奶茶店的整个操作流程。
如果你在飞机上或者高铁上,遇到印度游客,听他们聊天也很有意思。他们不太聊哪个景点好玩、哪里的东西好吃,当然也会聊,但不是重点。
![]()
他们更喜欢讨论,哪里的设备最先进,哪家的报价更低,有没有税收优惠等等。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普通游客的范畴和兴趣。
还有买东西,普通外国游客买什么,丝绸、茶叶、景泰蓝、熊猫玩偶,而印度游客更倾向于深圳华强北最新主板,也可能是义乌的几种特定规格的纽扣和拉链,可能是广州服装批发市场里几件爆款T恤,甚至可能是直接打包一堆不同品牌的手机壳、数据线,明显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拿回去做市场测试的。
说让人大跌眼镜,倒不是说这些印度游客有什么问题,而是他们的目的性实在太强,跟我们印象里的游客完全两码事。
以前我们总觉得外国游客来中国就是看风景、品文化,没想到印度游客把旅游变成了取经和创业的工具,确实让人意外。
![]()
当然了,我们的制造业优势、电商模式、乡村振兴经验,对印度的中小企业主吸引力越来越大。
义乌的210万种商品、快捷的物流网络,能帮他们降低采购成本。
甚至中国的移动支付技术,都成了他们学习的对象,加上免签政策和中印直航的恢复,旅游成了最方便的敲门砖。
身边有个做跨境生意的老板说,以前印度客户来中国要专门办商务签,现在办个旅游签就能来,既省时间又省钱,顺便还能考察市场,一举两得。
![]()
有次在广州展会碰到个印度商人,他说自己每年来中国三次,每次都以旅游名义,既能谈生意又能顺便看看,比单纯出差轻松多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印度游客都带着任务,还是有不少人是真心来旅游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越来越多的印度游客把中国当成了创业宝库,旅游只是他们的伪装。
这种带着明确目标的出行,虽然跟我们理解的旅游不一样,但也反映出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说到底,这些印度游客的反常举动,其实是中印务实合作的缩影,他们不是来走马观花的,而是来寻找机会、学习经验的。
这种令人汗颜的务实,或许比单纯的旅游往来,更能促进两国的真正交流,毕竟旅游只能看个表面,而带着目的的取经,才能摸到真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