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八旗子弟如今在哪?和珅后人在黑龙江种地,仍然保留着祖上传统

0
分享至

八旗子弟,现在都去哪儿了?有人说,他们早就被时代淘汰了,也有人说,八旗的规矩早散了

可鲜为人知的是,在黑龙江五常市拉林镇,还有一些八旗后人。

像和珅、索额图这样的名门望族的子孙,如今正在地里种地、过着再普通不过的生活。

另外,他们不仅一直守着满清时候的规矩,还仍然保留着祖上传统。

那么,八旗子弟真的变成了普通老百姓?他们又保留着哪些祖上传统?



从箭阵到农耕

八旗的故事,要从努尔哈赤说起。

这位女真族的军事领袖在混乱的明末社会中崛起,他敏锐地意识到,要统一女真诸部,光靠血缘宗亲的纽带是不够的。

他需要一套制度,一种能凝聚力量、便于统筹、利于作战的军事结构。

于是他参考了女真传统的“牛录制”,开始了军事编制的变革。



所谓牛录,最初不过是一个以十人为单位的狩猎小组,后发展为军事单位,每三百人组成一牛录,十牛录组成一甲喇,再由数个甲喇组成一固山。

这样逐级上升的结构,为后来八旗的形成打下了制度基础。

仅有编制还不够,努尔哈赤更进一步,他将军民合一,把兵与民的界限打破,让整个女真社会全民皆兵。

为了便于指挥与识别,他为不同的固山赋予颜色标识。



最初是正黄、正红、正白、正蓝,后来又扩展出镶黄、镶红、镶白、镶蓝,最终形成“八旗”制度。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这一制度被进一步推广,并在其子皇太极手中扩展至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形成所谓的“满蒙汉三族八旗共治”,虽等级有别,但结构一致。

这套制度让清军进逼中原,最终入主北京,改国号为“大清”。

但盛极必衰,八旗制度的辉煌也难敌时间的侵蚀。

随着入关后政权的稳固,八旗逐渐失去了其“兵民合一”的原始状态。



制度不再服务于战争,而成为了皇权奖赏的工具,大量无所事事的八旗子弟在京师寄生,靠国家俸禄度日,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者比比皆是。

乾隆年间,八旗的衰败已然成为朝廷心病。

这时候,一个来自边疆的现实问题,引起了乾隆的注意。

东北边陲频繁受到沙俄滋扰,人口稀少、屯田不足、边防吃紧,而与此相对,北京城内,八旗子弟愈发庞杂,成为一股无法驾驭的“庞大闲人群体”。



乾隆一拍脑袋,决定一箭双雕,将部分八旗子弟迁往东北老家,既安置了闲散之人,又巩固了边疆之防。

这场被后人称为“拉林移民”的行动,正式启动于乾隆九年(1744年)。

一千多户八旗子弟,包括爱新觉罗氏皇族成员、索额图、鳌拜、和珅等家族的后裔,陆续启程北上。

这不仅是一场地理上的迁移,更是一种文化与身份的迁徙。



在拉林,他们要自己搭建屋舍、开垦土地、维持生计,不再有俸禄可依,也没有仆从伺候。

原本的贵族子弟,开始学会了锄草种地、编筐织席,与泥土为伍,与农耕为生。

时间如梭,乾隆的移民计划从未被载入太多史书的显要章节,但它无意中保留了八旗文化最原始的血脉与风骨。

在今日的五常市拉林镇,那些曾经在历史舞台上高光闪耀的八旗家族后人,如今已成为地地道道的东北农民。



拉林归宿

清晨五点,黑龙江拉林镇中,何玉歧已经披上厚棉袄,走出屋门。

他蹲在圈舍边,朝几只老母鸡撒下了一把玉米碎,鸡群立刻咯咯叫着围了上来。

这位满脸风霜、身材微驼的老人,是索额图的第十二代孙,祖上正经的贝勒爷血统。

但如今,他只是一个靠种地和养鸡度日的普通农人。



几百年前,乾隆帝将京城三千多名八旗子弟迁徙至此,为的是让他们从风花雪月中挣脱出来,去守边屯垦,也算是赐予他们一个落脚的归宿。

几百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后代,仍然扎根在这片土地上。

与他们祖辈在紫禁城内锦衣玉食的生活相比,如今的拉林八旗后裔,过的不过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日子。

有人住在瓦房,有人住在砖木混搭的老屋,冬天靠火炕取暖,夏天则是在院子里支一口锅蒸苞米,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炕头打牌、唠嗑。



最初搬迁来的八大家族,如今早已血缘混杂,许多人已无法说出自己的祖上是正红旗还是镶白旗,只知自己出身“京旗二十四屯”。

这个以“旗”为单位建立的村落系统,是拉林满族人身份最清晰的印记。

至今,村子里的老人还习惯用“哪屯儿的”来称呼别人,语气里夹杂着几分尊贵,又多了几分土气。



同时,尽管生活的现实已将他们打磨得异常朴实,但有些东西,是血脉里怎么也抹不掉的。

例如,春节前的祭祖仪式,是每年最庄重的大事。

不论身处何方,哪怕人在北京、广州,甚至海外,只要还认这个“京旗”的身份,大年三十前一周就必须赶回来,在祖宅的西屋里祭拜“老影”也就是祖先的画像。

这画像每家都有,多数是后补的复制品,唯独和珅家那一幅是真品,被木框精心包裹。



和珅一脉

在黑龙江五常市的拉林镇,村头的“和家老院”是最为典型的一户八旗后人之家。

据说和家是和珅一脉,虽然不是亲血缘,但祖上传承了当年和珅之子被抱养之后的全部礼制。

每逢婚嫁丧祭,和家便是村里最先动起来的一家,也几乎成为大家族规矩的标杆。

冬日临近,屋内的老人们早已开始准备腊月的“杀猪礼”,那是拉林婚俗中最庄重的前奏。



“杀猪礼”看似粗犷,实则暗藏深意,嫁女之前,娘家必须宰一头黑猪,猪必须亲自喂养一年以上,体格壮硕,耳垂厚实,被认为“通灵”。

仪式当天,全村的亲戚都会被请来观礼,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妇人站在猪旁,口中念着祝词,手捧一碗清酒,缓缓倒入猪耳之中。

全场肃静,众人屏息。如果猪在酒入耳后摇头,被解读为上天点头认同这桩婚事;若不摇头,便需择日再议。



虽然大多数人明知这是象征性的祈福,但没人敢跳过这道程序,仿佛只要省略了它,这桩婚事便不够“干净”,未来也会被“祖宗挑理”。

而嫁娶之中最为私密又庄重的仪式之一,是“蓝布条”的传递。

这是一条手工缝制的深蓝色长布,中间绣着祖传的花纹,外人难以理解,却是满族人对血脉延续最深沉的信仰。

男婴出生之后,布条被折叠七次,藏入特制的红绒香火袋中,再由家中长者亲手系在婴儿的小脚踝上。

按照旧俗,这条蓝布条要绑满一整年,之后收藏在祖屋,代代相传。



如今,尽管医学昌明,传统逐渐模糊,但拉林的家庭依旧坚持蓝布条的仪式,哪怕布料与绣法已随时代改变,但那份对香火传承的敬畏之情,却一如旧日。

比起婚嫁的热闹,丧礼则显得肃穆且古老。

吊唁者必须穿素缟,不系黑纱,而是佩戴祖上传下的白绒帽花,入屋之后不鞠躬,也不默哀,而是双手作揖,额头低垂,口中念诵祝文。

这祝文以满语起头,据说是为送灵魂引路。

而在这些所有礼仪的背后,“老影”是家族信仰的核心。



每一个八旗后裔家庭的正屋西墙,必有一副祖先画像,或真或假,都被当作神明供奉。

西墙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以西为尊”,象征祖先在天上的方向,画像不许曝光,平日用红布遮掩,只有在祭祖或家族大事之际,方可掀开。

“老影”前必须常年供香,且只能用松脂香,寓意家族“根深叶茂”。

大年三十,全村的人都要跪在“老影”前祭拜,背诵家族的源流史,由年纪最大的族人朗读,这被称为“过年三拜”。



这些繁杂细致的规矩,有些人笑称是“老古董”,也有人说这是“精神图腾”。

但在拉林八旗后人眼里,这一切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不是故作姿态,而是他们在翻耕土地、走亲访友、婚丧嫁娶中自然流露的行为方式。

这些年,外地的文化专家、历史学者不断涌入,试图从拉林的日常中发掘清代社会生活的活证据。



他们震惊于这里风俗的完整度,也惊异于这些看似“落后”的人群,居然能在时代更迭中保留一套几乎不变的社会礼制。

有人将这里称为“清朝遗民文化的最后营地”,有人将其看作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代表。

可对拉林人来说,这些标签不过是外人的看法。

他们不是为了谁而坚持,也不为谁而表演,他们只是活在自己的节奏里,一如祖上活过的样子。



后人的延续

这也是拉林镇许多八旗后人的共识。

他们明白,那些礼节和传统,并不是为了区别于别人,而是提醒自己不要忘本。

哪怕他们已经不再会骑射、不再穿貂裘、不再会讲满语,那些祭祖的酒、出嫁的蓝布条、祖屋西墙的“老影”,依旧在提醒他们:你是谁,来自哪里,要如何继续走下去。

过去的清王朝早已封存,而拉林的八旗子弟,却用一代代人的手和心,把那些记忆延续了下来。



他们不需要被谁铭记,也不渴望被特别看待,只希望在一口锅、一条布、一张画像之间,能替祖宗守下最后的体面与信念。

且尘封王朝的余晖,也许已不再辉煌,但在拉林,它仍然照进了当下的平凡生活中,成为这个时代最真实也最沉静的文化回响。

八旗的历史或许无法重新书写,但那份对祖宗的尊重、对礼制的执着、对身份的清醒,在现代社会中却愈发显得珍贵。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这些风俗终将消散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但至少在今天,在这片仍能听见雪落声的土地上,它们还活着,还有人记得,还有人在守。

这,就是八旗子弟留给时代最温柔的回响。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正式离队,杨瀚森发声,新球队曝光,赛季首次,女友官宣决定

正式离队,杨瀚森发声,新球队曝光,赛季首次,女友官宣决定

乐聊球
2025-11-02 08:32:07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郑丽文第三批人事任命出炉,郑丽文变了,妄称:反对“一国两制”

郑丽文第三批人事任命出炉,郑丽文变了,妄称:反对“一国两制”

阿器谈史
2025-11-02 19:43:11
全红婵报名事件惹争议!复出变胖夺冠后,才知其放弃女单多么明智

全红婵报名事件惹争议!复出变胖夺冠后,才知其放弃女单多么明智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02 21:54:15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4:59:52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极目新闻
2025-11-02 08:11:51
翁帆最新近况:穿35块的帆布鞋,带34箱手稿搬离旧居

翁帆最新近况:穿35块的帆布鞋,带34箱手稿搬离旧居

金牌娱乐
2025-11-02 09:53:48
11月2日俄乌:艰难的选择

11月2日俄乌:艰难的选择

山河路口
2025-11-02 19:48:00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上官正义举报拐卖儿童反被控制:它们不给你说法,我给你一个说法

上官正义举报拐卖儿童反被控制:它们不给你说法,我给你一个说法

律侠普法
2025-11-02 18:45:45
痛心!徐州3名孩子失联后遗体在河中找到,其中包括一对姐弟

痛心!徐州3名孩子失联后遗体在河中找到,其中包括一对姐弟

极目新闻
2025-11-02 13:25:07
湖南怀化警方通报疑似贩卖婴儿: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3名婴儿

湖南怀化警方通报疑似贩卖婴儿: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3名婴儿

界面新闻
2025-11-02 14:14:43
金价一夜突变?11月3日调整后,全国珠宝店,黄金最新售价

金价一夜突变?11月3日调整后,全国珠宝店,黄金最新售价

白浅娱乐聊
2025-11-03 04:11:44
悉尼妹红毯杀疯了!银色透视裙尽显性感,自信气场碾压全场

悉尼妹红毯杀疯了!银色透视裙尽显性感,自信气场碾压全场

述家娱记
2025-10-31 14:04:50
不少广东人收到“百里挑一”短信,省统计局回应

不少广东人收到“百里挑一”短信,省统计局回应

番禺台
2025-11-02 00:08:40
王家卫说“我一定要搞金靖”,女方不敢回应,疑似不敢得罪资本

王家卫说“我一定要搞金靖”,女方不敢回应,疑似不敢得罪资本

叶公子
2025-11-02 23:11:52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晓鰀爱八卦
2025-11-02 13:48:27
率泰州爆冷夺苏超!39岁女足队长回家受热捧 邻居拉横幅+敲锣打鼓

率泰州爆冷夺苏超!39岁女足队长回家受热捧 邻居拉横幅+敲锣打鼓

我爱英超
2025-11-02 18:03:00
正式复出,击败陈芋汐,拿到全运会首冠,全红婵能拿多少奖金?

正式复出,击败陈芋汐,拿到全运会首冠,全红婵能拿多少奖金?

乐聊球
2025-11-02 21:32:43
莫斯科附近军用油管被炸!俄罗斯老人涉嫌“诋毁俄军”,绝不屈服

莫斯科附近军用油管被炸!俄罗斯老人涉嫌“诋毁俄军”,绝不屈服

鹰眼Defence
2025-11-02 16:03:37
2025-11-03 07:35:00
兴趣知识 incentive-icons
兴趣知识
感谢关注 感谢喜欢
872文章数 1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艺术
本地
时尚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教育要闻

背诵很多遍依旧写不出来,要让自己根据真题练习模拟写作

艺术要闻

瓦迪斯瓦夫·谢维尼茨基:19世纪波兰杰出的画家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