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厕所的时候,发现老公自己解决了生理需求。我俩已冷战 3 个月了,他没经过我的同意,私自把我们俩的存款借给了他哥,我很生气,他说我不理解他。
卫生间的磨砂玻璃透着暖黄的光,我握着门把手的指尖被冻得发凉,刚要往下压,里面的水流声突然戛然而止——他肯定是听见了我拖鞋蹭过地板的声音。空气里瞬间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隔着一扇门,我能想象出他慌乱扯过浴巾的样子,像个被抓包的孩子,却唯独没有要跟我解释的勇气。3个月来,这是我们离得最近的一次,可那道门板,却像隔了一整个寒冬。
我悄声退回到卧室,刚把冰凉的手揣进被窝,就听见客厅传来拖鞋“啪嗒啪嗒”的声响,越来越近,最后停在卧室门口。他磨磨蹭蹭地进来,睡衣领口歪着,头发还滴着水,眼神像被风吹散的云,飘向窗帘,飘向床头柜,唯独不敢落在我脸上。“你宁愿躲在卫生间,也不肯跟我好好说句话?”我先开了口,声音里藏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他抠着睡衣下摆,闷声回:“说什么?一开口你就提那五万块,我哥他开的汽修厂要倒闭了,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我能不管吗?”
这话像根火柴,一下点燃了我憋了3个月的火气:“你管他,谁管我们?那五万块是我每天中午带咸菜馒头省出来的,孩子说想要台钢琴练手,我跟老师说‘再等等’;家里的冰箱门都关不严实,冻肉放三天就化,我跟你提了五次,你都说‘凑活用’。可你哥上次借的两万,说周转一个月,现在两年了,你连句‘啥时候还’都不敢问,这就是你说的‘一家人’?”我越说越激动,指腹因为用力而泛白,“你把钱借出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和孩子?有没有把我当成这个家的一份子?”
他猛地抬起头,脸涨得通红:“那是我亲哥!从小护着我长大的!提还钱多伤感情?你就不能体谅一下我的难处吗?我夹在中间很难受!”看着他理直气壮的样子,我突然觉得心像被浸在了冰水里——他从来没觉得错在“不商量”,错在把夫妻共同财产当成了自己的私产,只觉得我在“斤斤计较”,在“不给她面子”。冷战刚开始的时候,孩子画了张全家福,把爸爸画在了纸的最边缘,小声问我:“妈妈,爸爸是不是不喜欢跟我们一起玩了?”当时我还强忍着眼泪说“爸爸只是忙”,可现在,他连孩子的小心思都没察觉。
第二天早上,送孩子去学校时,小家伙攥着我的衣角说:“妈妈,今天幼儿园有亲子活动,爸爸能来吗?”我蹲下来帮他理好围巾,没敢点头。回到家,我把一份拟好的借条模板放在茶几上:“要么让你哥填了这个,写清楚还款日期;要么我们去做财产公证,以后各管各的钱,家里开销AA。”他拿起模板扫了一眼,猛地摔在桌上:“你至于吗?就为了这点钱,要把家拆了?你眼里除了钱还有什么?”
“我眼里是这个家啊。”我声音发涩,“是你把我排除在外的时候,没想过这个家;是你哥借钱不还的时候,你没为这个家争取过;是冷战3个月,你没问过孩子为什么不爱笑了的时候,也没想起这个家。我要的不是钱,是你把我当家人的态度,是遇事跟我商量的尊重。”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摔门而去,客厅里的沙发垫被带得掉在地上,像我那颗悬着的心,没人去扶。
晚上孩子睡着后,我坐在床边看着他的小脸蛋,想起以前我们一家三口去公园,他会把孩子架在肩膀上,转头冲我笑的样子。可现在,那份温暖被“兄弟情”和“不低头”堵在了门外。我不是不想给机会,只是不知道,一个连基本尊重都学不会的人,还能不能撑起一个家。
- 人民日报 2024年11月20日 《婚姻中的“边界感”:别让亲情越界伤了爱情》
- 央视网 2025年1月15日 《夫妻共同财产处理指南:商量,是对婚姻的基本尊重》
- 新华网 2024年12月8日 《冷战中的夫妻:沉默,比争吵更伤孩子》
其实婚姻里最可怕的不是吵架,而是一方在拼命想解决问题,另一方却始终站在“自己人”的阵营里,把爱人当成了外人。你身边有过类似的夫妻吗?他们最后是怎么跨过这个坎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