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七点,王阿姨和老伴刚吃完晚饭。简单收拾过后,两人像往常一样依偎在沙发上,重拾年轻时的甜蜜。可刚刚亲热一会,卧室里却突然传来一阵“卟卟”的气流声。王阿姨一下子慌了神:“这也太尴尬了吧,难道是身体哪儿有毛病?”
老伴见状,赶紧安慰她:“别多想,这不是你身体出问题,网上好多女人都有这种情况。”可这一夜王阿姨怎么也放心不下,满脑子都是:亲热时下面发出的“放屁”声,到底是正常现象还是健康警报呢?可怎么改善,才不让小尴尬破坏亲密时刻?
![]()
不少女性都有类似疑惑,但鲜有人愿意开口直问,反而默默担心身体出毛病,甚至因此影响夫妻感情。其实,这个让人脸红心跳的小声音背后,藏着哪些健康“信号”?不只是普通“气体经过”,还有你意想不到的身体密码。
尤其是第2种原因,很多人都存在,却没意识到。到底该不该担心?有没有好办法改善?咱们接着往下看。
其实,与我们熟悉的肠道放屁完全不同,亲热时的“卟卟”声,多半是阴道排气。张悦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指出:这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现象,医学称为“阴道排气”或“阴道漏气”。当性生活过程中,空气借着动作进入阴道腔体,活动变化时受到挤压而被排出,于是形成突兀的声响。
这一现象在30岁以上女性中约有21-45%出现过,根据2022年《妇科健康调查数据》。“卟卟”声出现通常与以下3个因素密切相关:
阴道松弛:多发生于经历分娩、年龄增长导致盆底肌力下降的女性。就像气球材质变软,气体更易进出。
动作幅度较大、节奏变化快:夫妻间的亲密动作快速变化时,容易让空气“乘隙而入”。
体位选择:某些姿势(如女上位)更容易让空气进入阴道造成响声。
这些情况虽然偶有尴尬,但绝大多数属于生理性变化,并不意味着严重疾病。但,如果伴随异味、分泌物增多、阴道疼痛或阴道口下垂等现象,才建议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排查妇科与盆底相关疾病。
![]()
不少女性一旦阴道排气,最担心的其实是健康隐患和夫妻感情影响。实际上,大部分情况对健康没明显负面影响,但可能有以下几种衍生变化:
自信心下降、产生羞耻情绪。有研究显示,约32%的受访女性因为这个问题变得不敢主动亲热,甚至出现亲密关系疏远。
盆底功能逐渐减弱,阴道壁支持力下降。《中国中老年女性健康行为分析》(2020)发现,盆底肌力评分低于12分的女性,阴道松弛与排气发生概率比正常者高1.8倍。
如果同时出现分泌物异味、顽固性下腹不适等,需警惕阴道炎、子宫脱垂等器质性疾病。据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指南,50岁以上妇女中大约5-8%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器官脱垂。
![]()
需要提醒的是,单纯“卟卟”响声不像肠道胀气或消化问题,不会导致炎症、感染等直接风险。但羞涩的女性往往为了避免尴尬,反而放弃性生活,这样长期下去,盆底功能衰退、亲密度降低、甚至影响夫妻关系。如果能正视原因,积极调节,绝大部分都可以得到改善。
盆底肌锻炼是核心。每天坚持做凯格尔运动或“缩肛提肛动作”,每组10-15次,每天3组,坚持6-8周,盆底肌力提升约14-22%,阴道支持力增强,效果已被多项国际研究证实。
![]()
提前排气,调整体位。亲热前可以适当活动,帮助阴道内残留气体排出。过程中,选择空气易排出、不易积聚的体位(如侧卧、传统男上位),可以有效减少空气进入量。
关注异常信号,及时就医排查。如果“卟卟”声伴随下体有异味、分泌物异常、明显下坠感或不明疼痛,提示可能出现妇科炎症或盆底器官下垂。此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
有些女性可能通过食疗、使用药物等网络偏方来“收紧阴道”,其实这些并没有确切科学依据,反而有可能损伤黏膜、干扰正常菌群,得不偿失。科学锻炼+健康心态,才是最靠谱的办法。
![]()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