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野心与爱并不冲突。
hi,我是猫。
这两者本就可以有一个共同的主体,那就是你自己。
体会到爱会失去野心,只有一种情况,就是这份爱更多的来自于外求,而非内求。当你所求的东西是靠他人给予安全、归属与爱,那自然这些东西有了之后,野心跟欲望就会慢慢消散。
但若你把爱跟野心统一都由内求,那并不存在会失去哪一个的困扰,两者皆可划为自我实现范畴,马斯洛需求等级更高,就算有爱,得到爱,也不会失去野心。
个体的生命质量是与被爱,还是自我实现挂钩,必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状态。
当然总有人幸运地能被看见,在被爱中得到满足,那自然地TA更容易长出血肉,不论是外求还是内求,自身都很圆满了,就会伸出更大的触角去碰撞更宽阔的世界,去见识更广阔的未来。
但这是否意味着人要先追求被爱,再去拓展野心,效率更高呢?
实际上效用虽然是如此,但是追求被爱的不可控以及失权,反而没有一开始就把自我实现当成标的去实现,来得更快。
追求被爱与追求自我实现,前者把权力让渡给别人,后者把权力紧抓在手上,一定是掌握主动权的后者更容易得到。
被爱是一个伪命题,相当于你把自己当成是被他人挑选的对象,那么自然地你就会对爱产生很多错误的预判,比如:把被挑选等同于自我价值认同,把选择当成是爱。
这个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是选择主动权不在你手上,得到爱与归属,都是随时会崩盘、会被他人抽离的游戏,爱有时候也是瞬息万变的。
所以体会到爱这件事更多的还是要来自于自己,爱必然有顺序,被爱只是爱自己顺其自然之后的产物,靠丰盈自己得到的爱往往跟野心不冲突,反而可以滋养你走到更广阔的世界去看看。
当然这不是把被爱跟自我实现放在一起对比,分个高下,毕竟这是个人追求,没有任何人可以去指摘,更没有人有权利评判你的人生。
在这里我反而更强调,用爱自己替代追求别人对自己的爱,不要把被爱作为个体的生命主线,反而把主动去爱自己当成人生的主旋律,那么欲望跟野心的抵达,自我实现都属于爱自己这个大范畴之内的一环,完全不需要把他们剥离开,可以“贪心”地既要又要还要。
当然在你恢复主体性,认真对待自己每一个阶段的人生追求时,你就不会在怀疑野心跟体会到爱会有什么矛盾了,我们爱护自己就是正确面对自己的野心,我们的自我实现包含着善待自己的更高层次追求。
没有人支持,自己也能给自己最坚实的底盘托举。你永远不会是独自一人,不要把自己刨除掉。
当然这个过程中追逐爱自己,野心实现的你,一定会不断地散发魅力,熠熠生辉,自然也会吸引到欣赏你、看见你、认可你,愿意增强你生命力的伴侣,这不一定需要多么大费周章,甚至把很多的注意力都放在外求这个部分上。只要你把自己照顾好,爱护好了,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
这是相辅相成的过程,你能爱自己,还有他人的爱之后,人就会更野心勃勃,爪牙锋利,精神独立,越有勇气去挑战自己本能里面拥有的野心、面对一个真实的自己。
爱越多,人向上的驱动力更强,更容易感受到命运的推背感,推波助澜的感觉。
永远把主体性牢牢抓在自己手上,忠于自己,包括野心与爱意,别人的爱有则加冕,无则无妨,根本不影响自己对野心跟权利的追逐,那么爱跟野心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两者可以兼得。
End.
很多读者每天都会给我留言一些具体人生困境,有择偶、有婚恋、有搞钱、育儿等各个维度的迷思,希望我能作出解答,于是我开了一个知识星球,名字叫做【猫和她的她】,汇聚一批同频之人,在这里一起共同成长、进步。
无论是情感、人情世故、人性洞察、原生家庭还是婚姻、育儿、自媒体搞钱等问题都可以向我提问,我会为大家提供切实可行的实操建议。当然你要是暂时没有具体的问题也无妨,可以围观他人的人生困惑,提前预防,修自己的人生。
目前已开启星球运营阶段,内容将逐步完善,先加入的读者可领取优惠券加入星球,后续即将恢复原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