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什么疾病是国人首位死因?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0
分享至

你知道吗?在我们身边,心血管疾病正悄悄威胁着每个人的健康。心脏病、脑中风、高血压......这些听起来就让人担心的疾病,到底在我国有多严重?

今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了《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这份报告就像是给全国人民做了一次"心血管健康体检"报告指出,国内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已攀升至3.3亿人,防控局面异常紧迫。



每5个人去世,就有2个因为心血管疾病

农村死亡率反超城市,区域差异显著

心血管病仍是我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2021年数据显示,心血管病分别占农村、城市死因的48.98%和47.35%,即每5例死亡中约2例归因于心血管病。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2021年农村CVD死亡率为364.16/10万,城市为305.39/10万(图1)。



图1 中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和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

从疾病类型来看,冠心病和脑卒中是主要负担。2023年数据显示,≥18岁居民冠心病患病率为758/10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脑卒中方面,2023年≥18岁居民脑卒中发病率为491/10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

七大危险因素,不良生活方式是主因

1. 吸烟:控烟成效显著但仍有挑战

2022年我国成年人吸烟率为24.1%,较2010年下降14.2%,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也从2021年的16.7%下降到2023年的13.7%。然而,我国仍是烟草消费大国,且二手烟暴露问题严重,2023年54.5%的中学生报告暴露于二手烟。

2. 膳食:高钠低蔬果问题突出

1982-2017年,我国居民谷物和蔬菜摄入量减少,动物性食物中畜肉尤其是猪肉摄入过多,而禽肉和水产品摄入不足,水果、蛋类、奶类、大豆类摄入量持续较低。2015-2017年,食用油和烹调用盐摄入量分别为43.2g/(标准人·d)和9.3g/(标准人·d),均远高于推荐量。高钠饮食是导致心血管病负担的首要膳食因素



2015-2017年中国居民各类食物摄入量

3. 身体活动:不足率上升

1991-2009年,我国成年人身体活动量大幅下降,静态行为时间明显增加。2018年,成年人经常锻炼率仅为15.8%,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身体活动不足率较2010年明显增加。

4. 超重与肥胖:患病率快速增长

2022-2023年,我国10省市成年居民超重患病率、肥胖患病率、中心性肥胖前期患病率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8.5%、17.1%、19.5%和46.9%。与2000年相比,肥胖患病率增长了1.5倍,18-44岁居民肥胖患病率增长了近3倍



2000-2023年中国10省(自治区)成年居民超重患病率(11A)、肥胖患病率(11B)、中心性肥胖前期患病率(11C)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11D)变化趋势

5. 高血压:知晓率不足50%

  • 患病率持续攀升:≥18岁居民患病率31.6%,较1958年增长6倍。

  • 控制率仍低迷:知晓率43.3%,治疗率38.7%,控制率仅12.9%。

  • 青少年不可忽视:7-17岁高血压患病率13.0%,农村(14.1%)高于城市(11.9%)。



不同研究中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

6. 血脂异常:重要的信号

  • 患病率激增:≥18岁居民血脂异常率38.1%,较2002年翻倍。

  • 控制率极低:知晓率11.7%,治疗率10.1%,控制率仅4.8%。

  • 高危人群治疗不足:ASCVD极高危患者中,仅26.6%达标,14.1%接受治疗。

7. 睡眠与心理:被忽视的危险因素

  • 睡眠障碍高发:21.25%成年人存在睡眠困难,90.27%表现为入睡困难。

  • 抑郁焦虑加重负担:心内科门诊患者抑郁率34.66%,焦虑率41.13%。

  • 睡眠时间与CVD呈U型关系:与7-8小时睡眠者相比,≤5小时或≥10小时者心血管风险增加20%。
  • 诊疗现状:技术进步与区域差异并存冠心病诊疗:介入治疗普及但仍有提升空间
  • 2023年,我国冠心病住院患者836.8万人次,190.1万例患者接受了PCI,占冠心病住院患者总数的22.7%。然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为4.0%,且不同医院之间存在差异,二级医院死亡率高于三级医院。
  • 高血压管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待提高
  • 2020-2022年,≥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1.6%,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3.3%、38.7%和12.9%,仍处于较低水平。基层医疗中,使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可有效提高高血压治疗的规范性并降低患者血压。
  • 心律失常诊疗:房颤管理任重道远
  • 2023年,心律失常住院患者1113.2万例,其中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占37.84%。但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率不足,只有44.7%的符合指南推荐抗凝指征的患者服用了口服抗凝药物。

医疗技术在进步:治疗手段越来越先进

不过也有好消息。我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发展很快:

2023年,全国有190万患者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6万多人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特别是一些新技术,比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数量已经接近传统开胸手术,说明微创技术发展迅速。

各种心律失常治疗手术也达到34.7万例,技术越来越成熟。

花钱也不少:治疗费用是个大负担

数据显示,2023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总费用达到2834.3亿元,平均每人次住院费用近16000元。

60岁以上老人的治疗费用占了大头,这也反映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负担。



目标很明确:2030年要有大改善

国家已经定下目标:

到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要降到190.7/10万以下。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政府、医院、社会和每个人都行动起来。

虽然形势严峻,但医疗技术在进步,社会关注度在提高。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心血管健康,定期体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猝死前的九大征兆

在临床上,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包括冠心病或其他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骤停或急性心衰。其中,冠心病导致的猝死可占八成。另外,一些脑血管疾病也会引发猝死。猝死虽然事发突然,实际也是有迹可循的。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特别留意几个异常表现(猝死征兆),以防止猝死的发生。

征兆一、近期出现或加重的胸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您可能患了冠心病。突然出现的症状表明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还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发生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以前就偶尔有胸闷的症状,近期症状变得更加频繁,程度更加严重,同样说明以前尚属稳定的斑块目前出现了小的破损,并且随时都会发展为大的破损,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遇到这种情况,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并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征兆二、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结果。多数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较小,不会引发猝死,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则有发展为室颤的风险。

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现心慌是房颤作祟,如果房颤伴发心脏传导疾病,也很容易进展为室颤。室颤发作后,数分钟之内即可导致死亡。因此,频繁心慌发作也应及时就诊。

征兆三、心跳过缓

心脏的跳动是由特定的起搏细胞发起的,起搏细胞功能变差就会导致心脏跳动速率减慢,严重时会引发心脏停搏。起搏细胞功能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变差。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80岁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这部分群体的起搏细胞功能会逐渐变差,心率日益减慢。老年人活动量通常较小,较慢的心率也能维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视。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如果出现心率小于50次,血压变低,就很容易出现长时间的心脏停搏,导致猝死。

征兆四、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常见的原因包括窦房结疾病、房室传导阻滞、迷走神经张力过高等。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能自行恢复,如果不能恢复,便会造成猝死。因此,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非常警惕,尽快查明原因,预防下一次晕厥甚至猝死的发生。

征兆五、不明原因的疲乏

在无激烈运动、缺少睡眠或者生病等诱因的情况下,连续几天、几周甚至几月出现极度疲劳感,伴有焦虑、失眠、无症状惊醒等症状,此时应考虑心脏出现问题。

猝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会发生。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较大,常出现疲劳,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乏力,或伴有胸闷、水肿,则应警惕猝死的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据统计,超过70%的女性在确认患有心脏疾病之前的几周会感到极度疲劳。

心肌炎在年轻人中比较多见,通常见于感冒1-2周后,出现疲乏、胸闷、乏力等症状,极易引起急性心衰。这种情况下应严禁重体力活动,卧床静养。心肌病多是遗传性疾病,早期不易察觉,出现症状时多已发生心肌结构的不可逆改变,如心脏扩大、心肌肥厚等,非常容易引发猝死。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疲乏、胸闷时,应高度警惕心肌炎、心肌病的发生。

征兆六、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脑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

有些卒中起病急骤,几分钟内就会发生肢体瘫痪、血压增高,这种情况下,患者若及时就诊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脑卒中起病缓慢,早期只有轻微症状,患者并不在意。一旦进展,可能引发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

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房颤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数倍。如果出现单侧看不到东西、单侧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有踩棉花感,应警惕脑卒中的发生,及时就诊。做到早期识别,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征兆七、疼痛

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若心脏病患者经常感到肩膀、颈部、下巴、手臂疼痛,这是心肌缺血的信号,因为心肌缺血疼痛在传递至大脑中枢神经时,会同时反映在水平相同的脊髓段区域。因此,出现这些疼痛的转移的情况,需要引起注意,并及时就诊。

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征兆八、反复胃肠道症状

很多心源性猝死患者在死亡前都反复出现胃肠道症状,不少人生前并没有胃病病史,这是心脏病发作的信号之一,肠胃不适是因为心血管出现异常。动脉由于脂肪沉积物堵塞将会减少甚至阻断血液传输给心脏,而这会引起心绞痛。

当出现了上述症状时,及时休息可以缓解不适,且如果是心脏病的发病征兆,上述症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但会一直反反复复。因此,一旦出现反复发作的肠胃不适的话,需要将心脏的问题考虑在内。

征兆九、出汗

心脏病发作前,身体上例如颈、后背、头皮、手心或者脚掌都会大量出汗,此时应提高警惕,当心猝死发生,最好停止活动休息,及时服用药物,必要时应立即拨打120。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经常性突然出汗的话,这常常是心脏疾病发作的信号。对女性而言,感觉更像是更年期里的潮热或是盗汗,但过度出汗同样应警惕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心梗信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再过20天,那些嘲讽雷军的人,就要被啪啪打脸了

再过20天,那些嘲讽雷军的人,就要被啪啪打脸了

象视汽车
2025-11-01 07:00:03
随着国安4-0亚泰,泰山2-1,中超积分:1队锁定降级,2队保级成功

随着国安4-0亚泰,泰山2-1,中超积分:1队锁定降级,2队保级成功

何老师呀
2025-11-01 18:06:50
中企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卦,下架大批中国货,不准中方违约

中企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卦,下架大批中国货,不准中方违约

云鹏叙事
2025-11-01 10:25:36
巴萨噩耗!2亿巨星或休战2-3个月:耻骨剧痛2月 3大能力下滑明显

巴萨噩耗!2亿巨星或休战2-3个月:耻骨剧痛2月 3大能力下滑明显

风过乡
2025-11-01 19:16:35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心静物娱
2025-11-01 15:21:26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0-27 00:27:29
福州楼市迅雷不及掩耳,福州待售二手房从51352套变成了51074套

福州楼市迅雷不及掩耳,福州待售二手房从51352套变成了51074套

有事问彭叔
2025-11-01 21:00:57
世界首家5万亿美元公司大公子 黄仁勋儿子:帮老爸工作有时很辛苦

世界首家5万亿美元公司大公子 黄仁勋儿子:帮老爸工作有时很辛苦

阿纂看事
2025-11-01 16:33:31
马斯克评价特朗普:他并非完美也不邪恶;透露特斯拉或年内发布飞行汽车原型

马斯克评价特朗普:他并非完美也不邪恶;透露特斯拉或年内发布飞行汽车原型

鲁中晨报
2025-11-01 14:59:04
从龙应台到郑智化再到馆长,来自岛内的傲慢与偏见!

从龙应台到郑智化再到馆长,来自岛内的傲慢与偏见!

谈芯说科技
2025-10-31 16:56:37
现场验货很成功,安德森vs曼联:3次关键传球+14次夺回球权

现场验货很成功,安德森vs曼联:3次关键传球+14次夺回球权

懂球帝
2025-11-02 03:13:10
少妇玉米地被奸杀,强奸部位及其变态

少妇玉米地被奸杀,强奸部位及其变态

史记趣闻
2025-10-31 20:25:03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许绍雄追悼会确定!家属呼吁亲友,别送花篮直接给钱,目的太感人

一只番茄鱼
2025-10-31 22:46:33
司晓迪硬刚李云迪:睡我、拉黑、玩消失!

司晓迪硬刚李云迪:睡我、拉黑、玩消失!

TVB的四小花
2025-11-01 08:37:26
杨佑宁和老婆首同框,想拉手却遭拒绝,全程无交流眼神中都是嫌弃

杨佑宁和老婆首同框,想拉手却遭拒绝,全程无交流眼神中都是嫌弃

嫹笔牂牂
2025-11-01 07:46:21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公子麦少
2025-11-01 22:57:15
活久见!山东一宝马汽车“穿棉袄”,网友:天冷,别冻着我的活爹

活久见!山东一宝马汽车“穿棉袄”,网友:天冷,别冻着我的活爹

火山诗话
2025-11-01 13:41:41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成都蓉城不想夺冠的背后:教练薪资节省1.6亿,徐正源断舍离

姜大叔侃球
2025-11-01 20:27:43
刘强东,能不能给“奶茶妹”买好点的Bra,衣服总感觉穿不合身

刘强东,能不能给“奶茶妹”买好点的Bra,衣服总感觉穿不合身

娱乐故事
2025-10-30 14:00:25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通背拳传人与老外互扇耳光!第一下被打出血,第三下被打晕翻白眼

念洲
2025-11-01 12:37:45
2025-11-02 04:00:49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7721文章数 121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教育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卡塔尔:加沙可能陷入“无战无和”局面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