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学家故事展
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广州科学家故事展”已在广州青少年科技馆隆重启幕!在这里,我们将带你走近那些扎根广州、心系家国的科学追梦人,聆听他们攻坚克难的传奇,感受他们矢志报国的赤忱。
“广州科学家故事”专栏将定期推出展览中的科学家故事。他们的故事,是永不褪色的精神火炬——愿这束光,照亮你我心中的科学火种,共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约。
建设国家网络安全空间
![]()
方滨兴(1960—),黑龙江哈尔滨人,网络空间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名誉院长、广东省网络空间安全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广州工程师学会会长。长期从事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工作,1999年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的理念,并组织建设了相关系统,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守护数字国土
方滨兴是国内最早提出“网络空间主权”的学者之一,“网络安全”也是其团队的重要研究方向。1988年,国内出现了最早的计算机病毒——小球病毒,在发现病毒的第二年,方滨兴便开始进行相关研究。仅用三个月的时间,他便弄清了病毒的原理和防治办法,并开发了第一款通用型的防病毒程序,此外还写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计算机病毒及其对策》。
![]()
▲方滨兴著《计算机病毒及其对策》(实物)
1996年以来,互联网的发展瞬息万变,网络安全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当时很多人认为网络空间是一个公域,就像南极和太空一样,是自由空间。但在方滨兴看来,网络空间应有领网的概念,因为国家有主权,当主权施加于领土之上,就会延伸到领土之上的物体,比如计算机;而对计算机的管辖,又会延伸到计算机所承载的网络空间。一国领土上的计算机等网络设备所承载的网络空间,就是领网。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自然延伸。从那时开始,他便专注于开展一系列入侵检测、防御远程攻击工作,成为中国国家互联网安全系统的首要设计者。
![]()
▲方滨兴最早接触计算机的时候,计算机还是一个巨大的箱柜结构
![]()
▲求学深造时期的方滨兴
作为一位网络安全的守护者,方滨兴一直致力培养国家未来储备网络安全专业人才。2017年,他加入广州大学并成立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此基础上他又创建了特色型研究生班“方滨兴班”,亲自指导和参与教学。在教学中,他常进行游戏化教学、研讨式教学,他希望学生们在“攻防”之间提升思辨能力。
![]()
▲方滨兴在广州大学做关于“网络主权”的讲座
![]()
▲方滨兴出席“2022·云山论剑”广州数据安全峰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