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one(JZXSW2015)—建筑工程人订阅的微信精品号,讲述搬砖人的心路历程,分享工程人的酸甜苦辣。点击标题下蓝字“建筑one”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内容的阅读享受。
五年土木生涯
作者:叶集逗
十八岁那年,我以高出重点线五十多分的成绩,在志愿表上郑重填下“土木工程”四个字。想象中的未来,是戴着安全帽,手持蓝图,指挥着千军万马,筑起一座座桥梁和高楼,成为城市的建造者。那时的我,怎会想到,这个选择会将我引向一条如此艰辛的道路。
入学第一课,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在黑板上写下“土木工程”四字,朗声道:“土木土木,乃国之根基,民之安居所在。你们要记住,将来你们笔下一条线,工人一身汗;你们一个数字,关乎千百人的生命安全。”课堂里掌声雷动,我胸中澎湃着理想主义的热情,以为选择了最具实干精神的专业。
大学四年,我啃完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这些堪称“天书”的教材。熬夜画图、做课程设计、赶计算书成了家常便饭。每当疲惫不堪时,我便用“将来是祖国的建设者”来激励自己。那时虽然辛苦,但眼中还有光,相信付出终有回报。
怀揣着建设祖国的梦想,我进入了一家大型施工企业。现实的铁拳,很快击碎了我所有的幻想。
我被分配到某个南方城市的项目上。七月的工地,板房像蒸笼,温度计直逼四十度。我的第一项任务是跟着测量组放线。烈日下,扛着十几斤的仪器,在凹凸不平的泥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汗水滴在镜头上,马上被蒸发殆尽。不过三天,我的皮肤已经黝黑发亮,脱掉安全帽后,额头上留下一道鲜明的白痕。
这仅仅是开始。土木行业奉行的是“全年无休,风雨无阻”。项目一旦开工,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不能停歇。我很快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早晨六点起床,六点半开早会,然后一头扎进工地,处理各种琐事——协调班组、检查质量、验收材料、催促进度。中午在工棚里匆匆扒几口饭,下午继续奔波。晚上回到项目部,还要做内业资料、画竣工图、算工程量,通常熬到深夜。
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记得有一次凌晨两点,混凝土浇筑时泵车突然坏了,工长的电话像催命符一样响起。我披上衣服冲进夜幕,协调维修、安抚工人、联系搅拌站调整发车时间,等到一切处理完毕,天边已经泛白。那天的早会,我站着都能睡着。
这行里,人像被抽打的陀螺,不停旋转。项目在哪,人就在哪。工作第一年,我回了两次家,每次不超过五天。女朋友在我工作第八个月时提出分手,她说:“我需要的时候你永远不在,我和手机谈恋爱吗?”我无言以对。朋友圈里,同学们晒着都市白领的生活——周末聚餐、看电影、度假旅行。而我晒的是——今天又打了多少混凝土,项目节点顺利完成。同学们评论:“还是你们土木人充实啊!”只有我自己知道,那种与世隔绝的充实有多么苍白。
身体上的劳累尚可忍受,精神上的折磨才真正令人窒息。工地是个微缩的社会,关系错综复杂。我要面对难缠的包工头、处处刁难的监理、反复修改设计的业主。每天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感觉自己不像工程师,倒像是个蹩脚的交际花。
最让人喘不过气的是无处不在的安全压力。每次爬上十几米高的脚手架检查,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安全事故像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每个工程人的头顶。我们项目曾发生过工人从脚手架上跌落的事故,虽然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但那凄惨的场景和家属哭嚎的声音,成了我至今无法摆脱的梦魇。
收入与付出完全不成正比。外人看来土木行业收入不菲,但若按工时折算,我们的时薪可能还不如外卖小哥。更重要的是,你几乎没有时间消费。住在荒郊野岭的项目部,最大的花销是买烟和泡面。
![]()
五年过去了,大学同学群里渐渐安静下来。还在坚持做施工的不到三分之一。有人考公上岸,有人转行IT,有人回家继承家业。留下的人,多半是习惯了这种生活,或者被房贷车贷捆住了手脚。
我也曾想过离开,但发现自己除了懂施工、会议标、会谈合同外,别无长物。跳出这个圈子,我还能做什么?这种恐惧,让我和其他同行一样,一边抱怨着“垃圾土木毁我青春”,一边继续着日复一日的工地生活。
土木工程毁了我吗?从某个角度说,确实如此。它毁了我对职业生活的浪漫想象,毁了我的身体健康(体检报告上越来越多的红色警示),毁了我的社交圈,甚至毁了我的爱情。
但夜深人静时,我也会想:真的是土木工程毁了我,还是我选择了被它毁灭?在这个行业里,确实有人如鱼得水,一步步走上管理岗位,成为项目负责人、公司高管。他们同样经历了艰苦的初期,却坚持了下来。
也许,毁了我的不是土木工程本身,而是我自己对这个行业的错误期待,是整个行业生态的残酷现实,是时代洪流中个人选择的无奈。
最近,我负责的项目即将竣工。站在即将通车的大桥上,看着夕阳下的钢筋混凝土巨兽,我突然理解了老教授当年的话。这座城市的天际线,是由无数个像我这样的土木人用青春、汗水甚至健康筑就的。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后台留言联系,以便于本平台立即删除该作品。
——合作共赢——
建筑one工作室团队目前有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1名、一级注册建造师5名、一级造价工程师1名、高级工程师3名,标书编制专家5名、法务专家1名等业内精英人才。建筑one工作室团队运营知识星球交流交流平台,提供专业知识交流、精品资料下载,可扫下面二维码加入:
建筑one工作室团队多年来开展商务合作、工程体系培训、技术标书编制、危大工程专家论证方案编制、招投标、建筑装饰、建筑加固、工程资料、合同法务、第三方咨询、优质供应商资源等业务。品质保证、用户满意是我们团队的宗旨。欢迎来电合作,站长微信:6833968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