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娃留给出轨男,我成了别人嘴里的狠心妈。
”陈女士这句话甩过来,我直接愣住——换我,也可能这么干。
北京朝阳法院去年9月把“出轨方探视必须有人盯着”写进判决,热搜都没爆,却像给陈女士补了一刀:她前夫现在想复合,先得在第三方眼皮下见孩子,脸疼不疼?
数据更狠,《婚姻家庭研究》刚登的论文说,出轨后复合的,79%撑不过一年半,二次离婚理由八成还是老毛病。
她当时一句“我不回收垃圾”,听着解气,其实是用命在押注。
押对了。
前夫再婚老婆复制粘贴了他的剧本——也出轨,也跑路,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娃和一地奶粉钱。
公婆连夜搬出“孩子不能没妈”老台词,陈女士回手甩出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细则:放弃抚养权≠放弃探视权,谁敢拦,法院传票伺候。
一句话,法律站她这边,而且站得死死的。
有人骂她冷酷,我翻完卷宗只想鼓掌。
她把最难的牌打成护身符:娃在爸爸家,户口、学区、医疗资源全占,她省掉单亲妈妈最烧钱的硬支出;探视写进协议,每周固定接娃过周末,不吵不闹,孩子眼里“妈妈家”等于“游乐场”,感情一点没掉线。
前夫那边?
新老婆跑路后,他得一边加班一边给娃洗校服,微信头像直接换成黑眼圈,再没空去夜店“应酬”。
陈女士的狠,是算清了代价:把娃绑在自己身边,可能连房租都交不上;扔给负心汉,反而让法律、钱包、情绪三重松绑。
那些劝“为了孩子忍一忍”的,先摸摸自己银行卡余额,再想想深夜哭到断气谁给你倒杯水。
她最近跑民政局,把“单亲母亲援助项目”表格也揣包里:学费减免、寒暑假托管、公租房加分,一条不落。
有人酸“靠政府养娃”,她甩一句“我纳税十年,领回点利息不行?
”——我听完直接截图保存,下次谁再道德绑架,发他这张回怼。
故事写到这儿,没鸡汤,也不劝大度。
婚姻烂尾,先救自己,再捞孩子,顺序别反。
陈女士把最锋利的那面留给渣男,把最柔软的怀抱留给娃,也留给自己。
换你,敢不敢也这么赌一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