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河南女孩朋友圈筹款30万,300人响应,钱款是否已归还成谜

0
分享至



当你看到这个消息时候,时不时会第一时间认为这是个异想天开的想法或者认为这个人就是个骗子。

可没想到的是这种事情,一位河南女孩真的做到了,不仅在短短五小时内借到了30万,而且借钱的几乎都是陌生人。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她为什么要借钱?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借给她呢?最后她按时还钱了吗?



2015年对河南姑娘张海林来说,真是糟透了。先是3月份,老家务农的母亲突然犯了脑溢血,开颅手术不光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欠了亲戚好几万。

那时候她在杭州做行政,一个月工资还不到5000块,工资卡都透支了,还是不够覆盖母亲的医疗费。



没等缓过劲来,6月14号又出了事——父亲为了还母亲的医疗债,疲劳驾驶货车去上海,结果撞了人,还把对方撞成了重伤。

交警判了父亲全责,保险赔完之后,还得再补30万。家里本来就没积蓄了,亲戚之前帮过一次,也没能力再帮,她去银行贷款,人家看她收入低,直接拒了。



她也试过找同事借钱,可同事们大多背着房贷车贷,也帮不上忙。

想走网络众筹吧,又怕别人知道自己是“肇事者家属”,没人愿意同情。亲戚甚至劝她“躲债”,可她坚决不同意,那时候是真的走投无路了。



找300个人,每人借1000块,多了就退,少了再补,还承诺5年还清,每个月还5个人。为了让人放心,她还附上了自己的工资单、事故认定书这些证明材料。



有人转多了,比如转5000块的,她全给退回去了,说“多了怕记混,到时候没法按时还”。300个名额只用了5个小时就满了,她立马就关了收款通道。

24小时之内,30万就全到账了。第一个转钱的是个素不相识的河南老乡,还附言说“河南人帮河南人”,还有她高中同桌、甚至不认识的单亲妈妈都转了钱。



这些钱她一分没动别的,全转给父亲,用来给伤者付医疗费和赔偿金,没花在母亲后续康复上。

从那之后,她就开始了高强度的还款生活。在上海同时干三份活:白天在广告公司做行政,晚上去做翻译和家教,周末还穿成熊本熊发传单,月薪慢慢从4800块涨到了1万2。



2016年的时候,她所在的公司破产了,还欠了她工资,可她10天之内就找了新工作,就怕耽误还款。

记债务她也特别仔细,一开始用笔记本手写,每笔借款的序号、姓名、转账时间都记着,匿名的就标个星号,后来又换成Excel表格,转账截图也都存着。



每个月7号发工资,她就按编号还款,还会附言“感谢信任,钱已还清”,再在朋友圈更一下进度。

中间也遇到过特殊情况:213号借钱的张奶奶去世了,她就把1000块以张奶奶的名义捐给了甘肃山区小学,还专门去扫了墓。



有些债主注销了微信联系不上,她就以对方的名义捐给河南福利院;178号是匿名债主,不收她的还款,她试了好几次都不行,最后把这笔钱放进了后面的公益基金里。

原计划2020年还清的钱,她2018年7月20号就结清了最后一笔,是还给贵州山区的一位老师。



算下来,她总共转了300次账,跑的路程加起来超过21万公里,差不多能绕地球五圈。

300笔借款里,只有3人因为特殊原因没直接还,剩下297人都按时足额拿到了钱,一次都没违约。



之前没退回去的2万1,她也全用来帮人了,比如凉山的艾滋病孤儿、内蒙的癫痫儿童。

有些债主早就忘了借钱这事儿,收到转账还以为是“调侃”;有的删了她好友,她通过共同好友又找回来还款。



最后一个收到钱的是深圳的创业者,还留言说“你证明了这世上还有值得信任的事”。

现在张海林定居在郑州,开了家文化传媒公司,办公室里挂着“千元互助基金”的铜牌。父母也从农村搬到了县城,父亲开了个电动车维修铺,招牌上写着“免费补气,老张欠过情”。



她还一直做公益,2021年发起了“1000元单元”公益项目,半年就筹了89万,帮了17个家庭。

2023年用剩下的3000块,跟河南慈善总会合作设了“善意传递”专项基金,到2025年基金已经滚到87万,帮了23个家庭。



像洛阳外卖大哥患白血病的女儿、郑州火灾的受灾户都受过帮助。她抖音账号“善意传递者”有52万粉丝,置顶视频就是她交基金卡的场景。

她的故事还被拍成了微电影《千元之诺》,看的人会自发捐款;河南还借鉴她的模式推出了“小额信用应急贷款”。



上海团委把她的模式写进了“青年守信典型案例”,国家博物馆甚至收藏了她当年发朋友圈的截图。现在她还当“信任教育”讲师,经常去高校讲信用意识。

所以问“她还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不光提前还清了30万,还把没退回的钱变成了公益力量,既把债务清了,还把善意传下去了。

她这事其实挺有意义的,证明陌生人之间,靠清晰的规则和实实在在的履约,也能建立信任;个人的信用,还能变成对社会有用的资本,给小额融资、公益创新提供了个能学的样子。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海港每次夺冠都有一个大腿! 以前是胡尔克 奥斯卡 武磊 今年是谁

海港每次夺冠都有一个大腿! 以前是胡尔克 奥斯卡 武磊 今年是谁

80后体育大蜀黍
2025-11-03 22:27:56
詹俊点评英超本赛季至今最佳和最差引援 扎卡和伊萨克上榜

詹俊点评英超本赛季至今最佳和最差引援 扎卡和伊萨克上榜

智道足球
2025-11-04 13:44:28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11:13:13
A股:今日,让人失望至极,释放了两个信号,反弹即将进入尾声了?

A股:今日,让人失望至极,释放了两个信号,反弹即将进入尾声了?

振华观史
2025-11-04 11:46:11
一个男人,对你说这3句话时,就是“想你了”,千万别不懂

一个男人,对你说这3句话时,就是“想你了”,千万别不懂

新时代的两性情感
2025-10-24 04:44:40
丰田大本营,被一辆比亚迪「海獭」惊醒了

丰田大本营,被一辆比亚迪「海獭」惊醒了

爱范儿
2025-11-04 08:51:20
俄中总理在杭州会晤后签署联合公报

俄中总理在杭州会晤后签署联合公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04 15:04:30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澳洲地产大亨之子重病赴华求治,老中医开口一句令男子彻底傻眼

红豆讲堂
2025-10-14 09:30:03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警惕!这种“毒碗”已经上黑榜了,检查一下,家里有的赶紧扔了吧

削桐作琴
2025-10-24 15:45:22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手上的金手镯可能卖不上价了。

黄金税收新规来了,你手上的金手镯可能卖不上价了。

流苏晚晴
2025-11-03 19:13:08
难以置信!西安一男子在足疗养生馆花51万,活到120多岁才能做完

难以置信!西安一男子在足疗养生馆花51万,活到120多岁才能做完

火山诗话
2025-11-04 05:13:45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千亿梦破碎!从62亿营收到日亏百万,为什么降价认怂也救不了西贝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10-28 09:11:16
42岁男子整理母亲遗物,无意翻出20年前买的十几包黄金:涨7倍,1克净赚550元

42岁男子整理母亲遗物,无意翻出20年前买的十几包黄金:涨7倍,1克净赚550元

娱乐的硬糖吖
2025-11-03 07:52:51
京津冀地区名声很臭的6所大学,被人民日报曝光!毕业证就是废纸

京津冀地区名声很臭的6所大学,被人民日报曝光!毕业证就是废纸

高三倒计时
2025-11-03 17:28:49
突发特讯!郑丽文通告全球:要终结两岸自相残杀的悲剧

突发特讯!郑丽文通告全球:要终结两岸自相残杀的悲剧

科技处长
2025-11-04 15:03:34
广西男子自驾失联后续:车已找到,记录仪被粘住,镜头前曾有人影

广西男子自驾失联后续:车已找到,记录仪被粘住,镜头前曾有人影

好贤观史记
2025-11-04 14:16:07
于海青:为何说王文涛提议恢复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将对青岛提振?

于海青:为何说王文涛提议恢复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将对青岛提振?

于海青
2025-11-04 00:26:32
外交部:中方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对瑞典免签

外交部:中方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对瑞典免签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5:38:57
他被评为中尉,说是被照顾了,他说:我不占便宜,谁需要谁拿去!

他被评为中尉,说是被照顾了,他说:我不占便宜,谁需要谁拿去!

大运河时空
2025-11-03 17:55:03
饿了么将更名,回应来了

饿了么将更名,回应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0:07:11
2025-11-04 19:20:49
晓肂爱八卦
晓肂爱八卦
每天与你一起分享娱乐有趣事
457文章数 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头条要闻

上海一老小区居民因加装电梯引争执 调解时一老人猝死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家居
教育
公开课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数码要闻

600多元起,这些热门AMD主板千万别错过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教育要闻

L1寒·春︱情绪管理、接纳自我、理解他人...6-7岁孩子需要学的这里都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