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 中国大满贯女单决赛,世界第二的王曼昱4:2战胜世界第一的孙颖莎,终结了对孙颖莎的三连败。孙颖莎虽然屈居亚军,但仍夺得混双冠军。王曼昱凭借新练的反手发球变招成为获胜关键,而孙颖莎则因接发球和正手失误增多而落败。女乒顶尖对决的天平已开始倾斜,赛后孙颖莎教练邱贻可承受巨大压力,而王曼昱教练任浩则备受赞誉。
决赛现场气氛紧得不行,一上来孙颖莎状态就炸了,直接5:1领先。然而俩人本来就知根知底,比分很快咬到10平,致使孙颖莎关键时候两次上手没打好,最终12:10先赢一局。
第二局孙颖莎又打出5:1的开局,眼看就要顺风顺水,但王曼昱突然用了新练的反手发球,因为这招打了孙颖莎个措手不及,一下子把局势扭了过来,追平到5:5,最后11:7扳回一局。
![]()
真要说关键的,还得是第三局。俩人从开头就死拼,比分一直交替上升,打到9:9的时候,王曼昱连拿2分赢了这局。而这局一赢,她的气势直接就上来了,后面也打得更顺。
![]()
王曼昱能赢,新教练任浩帮了不少忙。因为任浩带她之后,王曼昱的技术明显有进步,尤其是那反手发球,直接成了杀招,水平一下上了个台阶。
反观孙颖莎的教练邱贻可,最近压力大得快扛不住了。因为今年孙颖莎除了亚洲杯,美国大满贯早早出局,这次决赛又输了,再加上这三次丢冠军,邱贻可都是当场的指导教练,舆论自然都盯着他。
![]()
网友把输球怪到邱贻可头上,不是瞎找替罪羊,因为每一条质疑都是有具体原因的。
第一,因为今年三次关键比赛都丢了,而且每次都是邱贻可在场指导。大家觉得,单次输可能是选手状态差,但连续三次输同一个对手,还是顶尖赛事,所以肯定是教练没准备好,战术没到位。
第二,王曼昱的反手发球是新练的,孙颖莎全程没辙 。要么回球质量差被王曼昱直接打,要么自己上手失误,到比赛结束都没找到应对办法。所以网友觉得,邱贻可早该研究王曼昱的新技术,提前帮孙颖莎练应对,这明显是准备不足。
![]()
不过,要是别老想着 “输球就怪教练”,认真看实际情况,就能发现孙颖莎输球跟邱贻可没多大关系。
首先,孙颖莎当天自己手感差。正手失误比平时多了8个百分点,关键分都打飞了 。正手本来是她最厉害的地方,以前邱贻可带她打关键战,正手失误从没这么多。所以这是当天手感问题,教练没法实时改。而且孙颖莎自己赛后也说,当天正手有点紧,关键时候不敢发力,这是心理问题,跟教练的战术没关系。
![]()
然后,王曼昱的新招根本预判不到。哪怕邱贻可团队已经把王曼昱近三个月的录像都看了,练了200多次应对,比行业里练150次就算够” 的标准还多,然而王曼昱那发球手腕变线是决赛临时想的。教练只能根据对手已经露过的技术准备,没法预判没见过的招。要知道2023 年世乒赛,马龙突然用新发球赢樊振东,当时樊振东的教练也没预判到,没人骂那教练,凭啥就骂邱贻可?
最后,邱贻可长期指导没问题。因为他带孙颖莎这几年,把她从世界第三带到第一,单打胜率从82%提到90% 以上,还拿了全满贯。而且今年三次输球都有具体原因。说到底,三次都不是战术被碾压,孙颖莎每次都有 2 局以上领先,就是关键分没把握住,顶尖选手之间输输赢赢本来就正常。
![]()
现在全网都觉得任浩是王曼昱的救星,说没任浩就没这冠军,这话有点极端了。虽然任浩有功劳,但不能把王曼昱十年的功夫全算他头上,更不能踩王曼昱之前的努力。
第一,反手发球不是任浩从零教的。因为2023年世乒赛,王曼昱就试过反手发球,当时用得少、得分也少,没成气候。任浩只是帮她优化了,而且这背后是王曼昱每周练12小时、每天发500个球的功劳,不是任浩替她练的。毕竟王曼昱反手本来就强,快撕速度比孙颖莎还快,这是2018年就有的本事,怎么现在就成了任浩教出来的?
![]()
第二,前三板得分也不是任浩的神战术,更多是孙颖莎当天状态差。要是孙颖莎正常发挥,任浩这招也没那么管用。而且2024年瑞典大满贯,王曼昱没跟任浩合作时,对陈梦的前三板得分率就有52%,这说明她本来就有这能力,任浩只是帮她发挥出来了。
![]()
第三,别搞双标!因为任浩带王曼昱半年赢一场,就被捧成 “战术大神”;而邱贻可带孙颖莎三年拿 42 个冠军,输三场就被骂 “废物”。说到底,任浩的战术能成,是因为王曼昱的新招打了孙颖莎个措手不及。邱贻可没赢,是因为王曼昱临时变招。都是教练,凭啥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