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光伏制造产业链环节持续亏损,因买卖合同纠纷、建设施工合同纠纷、劳务合同纠纷而对簿公堂的光伏企业不断增多,被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企业也水涨船高。
一般来说,执行法院将企业列入“被执行人”,说明该企业败诉后有需要执行的欠款,后续企业支付相关欠款后,这条“执行”信息会消除,但也会在工商平台留下历史被执行人信息的记录。若有需要执行的欠款在规定期限内还未执行,执行法院则将会企业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即民间俗称的“老赖”,采取限制高消费等处罚举措,比如企业法人不能乘坐高铁、飞机,也不能入住五星级大酒店,子女不能入读贵族学校等。
正常情况下,企业是不希望有执行信息出现,法人更不希望上失信人名单。所以,极个别企业会在经营状况难以为继的情况下,找60岁以上老人当法人,或是其他人来“顶包”。企业都极为注重自身的“羽毛”,打心眼里不希望成为“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
现在光伏行业一片惨淡,出现了不少企业因现金流紧张,拖欠供应商货款、员工工资的情形。据不完全统计,含同一实际控制人在内,有26家企业被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举例来说,“太一光伏”系有4家企业10次列入“失信被执行人”。
![]()
![]()
![]()
除了一些中小光伏企业之外,沐邦高科、亿利洁能、爱康科技、阳光中科、东立股份、无锡尚德、宁夏晶泽硅料也有“失信被执行人”记录。其中,宁夏晶泽硅料为润阳股份旗下公司,东立股份是拟IPO的多晶硅企业。沐邦高科是因控股股东沐邦新能源控股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连带被法院列入。
相对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被法院列入“被执行人”的光伏企业更多。据不完全统计,含同一实际控制人在内,共有68家光伏相关企业被法院列入“被执行人”,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
![]()
![]()
![]()
![]()
![]()
![]()
![]()
举例来说,HJT大黑马国晟科技有1条被执行人记录,“晶优系”4家公司列入“被执行人”,跨界TOPCon电池新势力仕净科技有20条被执行人信息,“中清系”2家公司有“被执行人”信息,“润阳系”下属7家公司被列入“被执行人”。
无锡尚德及其兄弟企业凤阳尚德,京运通及旗下的无锡京运通、乌海京运通,沐邦新能源控股下属的沐邦高科、广西沐邦、内蒙古豪安能源,棒杰股份下属的扬州棒杰,聆达股份和子公司金寨嘉悦,海源复材,东立光伏,“太一光伏系”5家公司,亿晶光电及其原实际控制人唯之能源,曾在2022、2023年挺进中国光伏组件企业出货Top10榜的大明光福系公司,HJT新势力安徽光势能,东旭蓝天和宝馨科技皆有“被执行人”信息记录。
再有新疆中部合盛硅业有一项3626元的执行人信息,数额非常小而增添1条记录可谓得不偿失。新特能源在2025年有2次被列入“被执行人”,拟在港股IPO的英发睿能控股子公司宜宾英发德耀也在9月15日列入“被执行人”。
相对而言,在光伏行业景气度较高时期,各家企业经营状况都比较好,类似的“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信息也比较少,说明大部分企业都有钱赚,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比较甜蜜。现在行业形势下行,大部企业都在亏损,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内部的劳资合作关系也变得不稳定。
“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的骤升,表明亏损已成全行业难以承受之痛。若行业形势仍无明显好转,未来类似的执行案例还会不断攀升。(草根光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