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要: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现场看到,狂风嘶吼着将椰树的繁茂枝叶吹断后狠狠摔向街道,暴雨倾泻如注,在空中织成一片灰蒙蒙的幕布,能见度不足五米……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谭琪欣)10月5日14时50分前后,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东部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中心最低气压965百帕。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湛江市区看到,狂风嘶吼着将椰树的繁茂枝叶吹断后狠狠摔向街道,暴雨倾泻如注,在空中织成一片灰蒙蒙的幕布,能见度不足五米;平日里车水马龙的城区主干道,此刻已人影零星,只有被掀翻的栅栏横七竖八倒伏在地;沿街商铺紧闭的大门上,一道道贴成“米”字的胶带在狂风中剧烈抖动……这里是风暴过境的现场,也是无数人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一座城市的现场。
![]()
10月5日,强台风“麦德姆”以14级风力正面“袭击”广东湛江。谭琪欣摄
“刚吃上第一顿团圆饭,就收到了台风的消息”
在这座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的城市里,一场与台风赛跑的生命保卫战正在悄然进行。“刚吃上第一顿团圆饭,就收到了台风的消息。”南方电网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供电局员工高健铭回忆,国庆假期他回到3600多公里外的黑龙江大庆老家,与久违的亲人团聚。10月2日接到应急指令后又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归途。
“一路上,看着手机上不断升级的台风预警,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
![]()
10月5日,南方电网广东湛江麻章供电局供电人员冒雨搬运瓷瓶金具,线材等应急物资,提前部署力量,为快速抢修、保障安全筑牢基础。受访者供图
抵达湛江后,高健铭立即投入了供电保障的第一线。作为配电运行专项负责人,他连夜梳理出全县超高树障、电杆缺陷等隐患清单,细化了15个供电所的复电序位表。截至10月4日,他已参与组织完成了44处清障、9处拉线调整、15处大棚加固,并对105项重点设施完成了防风特巡。“每一处隐患的排除,都是为这座城市多添一份应对台风的信心。”
500多名滞留人员找到“家”,学校改造成临时安置点
与此同时,在风暴眼——湛江市徐闻县实验中学的安置点里,一场温暖的守护也在进行。由于琼州海峡全线停航,400多辆货车滞留在徐闻港区。当地交通部门迅速组织公交车辆,将司乘人员分批转运至该临时安置点。
“请大家有序领取物资,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安置点内,工作人员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超过50间教室灯火通明,课桌椅拼在一起作为临时休息区,500多名滞留人员在这里找到了临时的“家”。临时加入志愿者团队的小林(化名)说:“台风天能让大家吃上热饭、喝上热水,我们再累也值得。”
![]()
湛江市雷州龙门镇禄马村村委会干部冒雨转移行动不便的老人。受访者供图
这场生命保卫战,覆盖了湛江的每一个角落。
湛江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介绍,截至10月5日上午10时,全市应转移的116514人已全部安全转移,其中海上转移54572人,陆上转移61942人。27025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4803名海上作业人员全部撤离上岸。
在应急保障方面,全市开放了1245个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208万人紧急避险。1186支救援队伍共28219人严阵以待,其中包括本地救援队伍489支、供电抢修队伍118支、通信抢修队伍565支,以及外来支援队伍14支。应急物资仓库内,136.2万条编织袋、4574顶帐篷等救援物资准备就绪,动力艇、冲锋舟、大型排涝设备等专业救援装备已前置到关键区域。
“不仅要‘能转尽转、应转尽转、应转早转’,更要让转移出来的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有病能及时治。”上述负责人表示,全市还特别为122个镇街配备了卫星电话和370MHz对讲机,确保在“三断”(断电、断网、断路)极端情况下,救援指令依然能够畅通无阻。
医院新院区遇台风考验,急诊科24小时开放
![]()
湛江雷州市调风镇坎园村人员安置点内,志愿者正在逐个安顿受灾群众。受访者供图
“外面的风力已经很猛烈,跟十年前的强台风‘彩虹’差不多。”10月5日上午11时,当记者接通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应急办公室主任李子欢的电话时,他刚刚冒着狂风暴雨,完成了对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海东院区制氧房和污水处理站的巡查,匆匆返回门诊大楼。
电话那头,窗户震动传来的低频闷响不绝于耳。“从制氧房走回门诊楼不过短短百米,短短百米,大雨劈头盖脸,走起来非常吃力。”李子欢告诉记者,目前医院大门已经完成加固,安全保卫部和新院区建设办也已完成全院风险排查,确保不留死角。
海东院区于10月1日刚刚启用,第一场大考就是强台风“麦德姆”。风雨来袭,李子欢介绍,该院的应急预案已经在第一时间全面启动——由党委书记、院长亲自挂帅的应急指挥中心灯火通明,后勤、医疗、保卫、装备等十多个关键部门迅速集结,编织成一张守护生命的应急网络。
窗外风雨交加,院内的诊疗工作却一刻未停。门诊、急诊、住院部、手术室,所有关键岗位都在正常运转中,其中,急诊科不仅24小时开放,还增派了精干力量,全力保障急救通道畅通。
“越是这样的时刻,我们越要坚守。风雨一来,你守急诊,我管病房……舍小家,为大家。”李子欢告诉记者,常年与台风打交道,医院的应急体系已经历经多年锤炼,为应对可能增加的伤员,医院提前优化了床位周转流程,药品、耗材、应急发电、供氧系统等关键物资也已全部到位。“我们采用双回路供电,配备大功率发电机,可独立供电8小时以上。油料储备充足,随时可以应对突发状况。”
据李子欢介绍,医院每年都会运用“灾害脆弱性分析”工具进行风险评估,“台风始终是我们防范的重中之重。”为此,医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形成了科学严密的应急体系,该体系由“突发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领,一旦灾情发生,立即转为“应急指挥中心”,下设“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由后勤副院长牵头,协同医务、护理、动力、装备、后勤等部门,形成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
在医院工作的17年里,李子欢与这座海滨城市共同经历了太多的台风季。“我们都习惯了,在湛江,风声就是医护的号角,台风天就是我们的‘战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