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立达教师赴云南文山助力乡村广播教育
声音不仅是交流的工具
更是梦想的载体



![]()
![]()
近日,上海立达学院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专职教师葛梓涵应邀前往云南文山州,在马塘镇十里桥小学、坝心小学和乐诗冲小学成功举办了三场“小主持专业技巧实训”专题讲座。此次活动是上海静安区对口支援文山州公益教育帮扶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与上海市静安区图书馆联合举办。
![]()

01 跨越山海,教育联结

![]()
沪滇协作一直是上海对口支援云南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上海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积极参与云南的教育帮扶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助力当地教育发展。
2022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开展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在沪滇协作机制下,上海已选派141名教育人才赴云南27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为期三年的“组团式”教育帮扶工作。
![]()
![]()
![]()

![]()
上海立达学院一直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教育项目。此前,该校曾与上海沪联公益扶贫中心联合组织开展“阅读点亮未来”公益捐书活动,为云南普洱市中小学生捐赠千余本优质青少年读物。

02 帮扶助学,播音授训

![]()
①
专业培训,精准施教

葛梓涵老师针对云南文山州学生的语音特点,设计了系统性的方言矫正训练方案。她着重讲解了翘舌音(zh、ch、sh、r)与平舌音(z、c、s)的区分、后鼻音(尤其是 eng、ing)的发音技巧,以及复韵母动程不足与特定韵母混淆等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培训内容涵盖语音训练、表达方法、节目策划以及职业发展等核心模块。通过多感官协同训练和循序渐进的训练步骤,帮助学生从单音素到音节,再到词语、短句、长句,最后到段落篇章,逐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葛老师还特别强调了语流音变训练:在学生掌握单字音准后,加入轻声、儿化、变调等语流音变规则的训练,使学生的表达更加自然流畅。
![]()
②
校园广播站的全方位指导

除了播音技巧培训,葛老师还对校园广播站的运行提供了系统指导。她介绍了广播站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和节目制作流程,包括节目策划、采访技巧和音频制作等方面。
广播站作为学校的重要宣传载体,不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葛老师建议学校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包括完善的考核、监督和奖励机制,对广播站的日常运作进行规范管理,同时明确培训目标、优化组织机构设置。
针对广播站常见的专业人员稀缺、硬件设备陈旧等问题,葛老师提出了具体建议,例如组织主管人员到高等院校或新闻单位参观学习,借鉴成熟经验。
![]()
③
帮扶落地:听见成长的声音

三所小学的学生对培训活动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参与度。培训现场气氛活跃,学生们积极练习发音,模拟主持节目,在实践中感受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一位参与培训的学生表示:“通过这次学习,我不仅纠正了发音问题,还学会了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以后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让更多的人听到我的声音。”
老师们也认为,培训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沟通能力,更为校园广播站的运行提供了专业指导。
声音虽轻,却能穿越山海、连接人心。沪滇协作的教育帮扶,正通过这样一场场扎实的培训,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让他们用更自信的表达,向未来传递属于自己的声音。
![]()

03 持续赋能,助力成长

![]()
此次培训活动是上海立达学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履行高校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活动通过专业教师的实地指导,为云南文山州的乡村学生提供了专业、系统的播音主持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表达能力与综合素养。
上海立达学院社会公益学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和沪上各大公益机构携手发力,汇集更多力量,为更多需要帮助的青少年提供支持。为让公益帮扶更贴近学生需求、覆盖更多维度,学院还设立了长期图书捐赠点,鼓励同学们常态化参与公益捐书活动,以多元形式为乡村青少年成长助力。
![]()
![]()
![]()

![]()
来源丨传媒学院
审核丨 张鹏年 王玉昌
![]()
![]()
![]()

求收藏
求点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