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000万变293万,国产核磁共振“灵魂砍价”,外媒:中国坏了规矩

0
分享至

公开数据显示,医疗器械领域80%市场长期被西方企业垄断。其中,被称作“吞金兽”的核磁共振仪尤为典型,单台价值高达3000万元,核心技术始终由欧美掌控,我国此前只能依赖高价进口满足临床需求。

尽管该设备已纳入医保范畴,但每次上千元的检查费用,仍让普通患者陷入两难:既担心检查后确诊疾病,又顾虑费用白花、加重负担。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在相关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国产3.0T高端仪已快速进入市场。据悉,该设备性能与进口产品持平,售价却仅为293万,这相当于过去购买一台进口设备的预算,如今可购置10台国产。

面对这一变化,老美却怒了“中国坏了规矩”。


01.关机一次损失60万

核磁共振仪凭借能助力医生发现早期病变、精准定位病灶的优势,被称作“尖端医疗明珠”,已成为重大疾病筛查的关键设备。然而,1200元/次的检查费用,却让其难以真正惠及普通大众。

这类设备还十分“娇贵”:每关机一次,内部液氮便会瞬间蒸发,直接损失近60万元。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在核磁共振仪相关领域的投入,仅低于半导体与石油行业,但这笔费用大部分,最终都流向了西方设备厂商。

此前,北京核磁共振中心曾出现设备故障,德国厂商提出的维修报价高达23万元,却对故障原因始终不予说明。面对如此技术与成本困境,国人发出疑问:我们不能自己造吗?


过去40年间,该技术长期被美国、德国企业垄断,其出口设备单台售价高达3210万元。更关键的是,该设备核心部件——超导磁体,被西方明确禁止单独我国出售,本质是为了维持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持续获取高额利润。

事实上,设备的制造涉及多学科技术融合,需科技强国经过数十年技术积累才能突破。我国因在该领域起步较晚,长期面临技术短板:此前1.5T型号的国产率仅为5%,3.0T高端机型则完全依赖进口。这直接导致相关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国内每100万人拥有的“在用”数量,还不足西方的五分之一。

这种“技术垄断-高价依赖”的困境并非个例。在生命科技领域,1400万元一针的罕见病SMA针、300万元一台的ECMO人工肺设备、165万元一瓶的前沿“止高瓶”健康科技制品等,起初均陷入类似局面,一度成为仅少数高收入群体才能负担的“专属医疗资源”。


02.填平50年科技鸿沟,国产加速抢回市场?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科研团队历经多年攻坚,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成功跨越积累半世纪的技术鸿沟,自主研发出3.0T国产,且设备成本较进口产品下降90%。业内人士分析,该设备普及后,不仅有望大幅降低国内相关检查费用,还能为医保基金减轻支付压力。

客观来看,西方在生命科技领域确实起步更早、优势明显。早在十年前,美国科学家便发现“止高瓶”可通过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提升33岁-55岁人群身体活力,相当于帮助人体生理年龄延后20岁,具体感受为“精力体力提升”“睡眠质量改善”。美、日顶尖生科企迅速投入研发,而当时我国在该领域仍处于技术空白阶段。

如今,国产核磁技术从无到有,还将尖端设备价格降至“亲民区间”,这一过程释放出明确信号:我国在高端医疗设备国产替代、打破天价垄断的道路上从未停歇。外媒对中国的技术突破速度表示惊叹,甚至直言“中国下一步或将在该领域与我们争夺全球市场”。


公开数据显示,受日常高油高糖饮食、加班熬夜、频繁应酬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影响,我国“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已达4亿人,且呈现低龄化趋势。面对这一需求,我国Poema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全球最大南极磷虾捕捞船“深蓝”号,掌握全产业链专利技术,前沿健康科技制品“止高瓶”,在京东平台价格仅为海外同类的十分之一。

随着国产技术突破,生命科技产品逐渐回归价值本质。数据显示,依托高性价比优势,国产“止高瓶”连续3年超过美日版本,复购率达83.5%,用户多为一二线城市高净值人群,集中在33岁-55岁,这类人群普遍存在应酬频繁、久坐办公、作息不规律等情况,超半数用户反馈“精力体力变好”“不再夜间盗汗、心慌胸闷”。

医疗设备领域同样传来进展,相关数据显示,联影品牌的核磁共振仪已覆盖全国数百家三甲医院,2022年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2.31%。


03.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以往,面对价格高昂的生命科技产品,普通民众即便竭力踮脚,也难以跨越金钱筑起的使用门槛。不过如今,越来越多曾被贴上“天价”标签的产品,正逐步告别高定价时代。

以罕见病SMA治疗用的“续命针”为例,该药物先是通过国产替代实现价格下调,降至每针70万元;2021年,在医保谈判中,经医保局代表张劲妮的“灵魂砍价”,其价格进一步降至3.3万元,并被纳入医保报销目录。自此之后,全国范围内的SMA患者,陆续得以使用这款曾遥不可及的“天价药”。


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正式组建以来,高价药品的平均降幅维持在50%至60%之间,累计为患者减轻医疗负担超3000亿元。正如医保局代表张劲妮所言:“每一个小群体都不应该被放弃。”

生命健康不该成为商业交易的标的,时代发展所孕育的红利,终究需要惠及广大民众。随着国内相关技术不断实现突破,不难预见,未来健康保障的覆盖范围将持续扩大,每一个需要帮助的角落,都有望被发展的曙光所照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妃子被抬上龙床最害怕什么,不是皇上,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棒子

妃子被抬上龙床最害怕什么,不是皇上,是枕边那根油光发亮的棒子

古书记史
2025-10-30 16:12:43
莫迪目睹!印度议员当场拆iPhone,震惊全场的真相曝光!

莫迪目睹!印度议员当场拆iPhone,震惊全场的真相曝光!

丹徒生
2025-11-02 07:57:35
他在狱中亲眼见吴石将军,受电刑不吐一字,最后那餐只说了一句!

他在狱中亲眼见吴石将军,受电刑不吐一字,最后那餐只说了一句!

云霄纪史观
2025-11-01 09:13:37
冒充职业球员?皇马18岁天才90分钟5数据挂零 被批:有阿隆索裸照

冒充职业球员?皇马18岁天才90分钟5数据挂零 被批:有阿隆索裸照

风过乡
2025-11-02 07:37:18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半夜吓得一激灵!”网友反映iPhone半夜会自动拨号给陌生人,怎么回事?

“半夜吓得一激灵!”网友反映iPhone半夜会自动拨号给陌生人,怎么回事?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0-31 15:48:31
购入豪宅,亚马尔晒自己与价值950万英镑的新居合影

购入豪宅,亚马尔晒自己与价值950万英镑的新居合影

懂球帝
2025-11-02 12:39:31
从选调生提拔为区委常委,“85后”蔡哲分享成长历程

从选调生提拔为区委常委,“85后”蔡哲分享成长历程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0:34:57
上海警方:全市严查!一周内多人被罚!

上海警方:全市严查!一周内多人被罚!

极目新闻
2025-11-02 10:54:57
他与叶剑英之女离婚后,76岁再娶小37岁爱徒为妻,84岁喜当爸

他与叶剑英之女离婚后,76岁再娶小37岁爱徒为妻,84岁喜当爸

百年人物志
2024-07-02 11:08:20
抢救无效!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抢救无效!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小椰的奶奶
2025-11-02 12:08:58
下周,A股这些板块更有望上涨

下周,A股这些板块更有望上涨

每经牛眼
2025-11-02 11:35:20
全面复盘“四渡赤水”:不是蒋介石不会打仗,实在是毛主席太厉害

全面复盘“四渡赤水”:不是蒋介石不会打仗,实在是毛主席太厉害

鹤羽说个事
2025-10-30 15:55:32
谈到两岸统一,洪秀柱提醒郑丽文“没什么好怕”,郑根本不敢回她

谈到两岸统一,洪秀柱提醒郑丽文“没什么好怕”,郑根本不敢回她

头条爆料007
2025-11-02 11:52:44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公子麦少
2025-11-01 22:57:15
25+10成队史第三人!印城双向奇兵完胜库里 迎生涯之夜登全美热搜

25+10成队史第三人!印城双向奇兵完胜库里 迎生涯之夜登全美热搜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02 09:56:34
“舅舅照顾3个外甥近10年”引关注,舅舅回应:20岁开始照顾,那时刚中专毕业

“舅舅照顾3个外甥近10年”引关注,舅舅回应:20岁开始照顾,那时刚中专毕业

红星新闻
2025-11-01 22:30:18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零跑破7万,蔚来破4万,鸿蒙智行创新高!10月销量谁最猛?

电动星球News
2025-11-01 22:44:52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48岁曾黎回老家种地!满脸褶头发花白断崖衰老,徒手摘黄瓜像农妇

金风说
2025-11-01 15:41:57
2025-11-02 13:59:00
数局
数局
专业分享数据分析研究报告
10943文章数 265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高市早苗上台后 中国作出第一次强烈抗议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健康
教育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亲子要闻

孕期低糖控糖指南:科学饮食守护母婴健康的甜蜜平衡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教育要闻

粉丝采访录(二):普通劳动者怎样培养子女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