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49年熊向晖回国,见了周总理才搞明白,胡宗南没揭穿自己的原因

0
分享至

1949年7月,孤悬海外两年有余的熊向晖,终于毕业回国。为了这次回国,熊向晖做了充足的准备,绕道香港进大陆,最终顺利抵达北京。

此次返京,熊向晖的潜伏任务已经彻底解除,红色特工身份自然也无需继续隐瞒。周总理在北京接见了熊向晖,两人谈及往事,恍如隔世,即便沉稳如周总理也不禁在谈话期间难掩喜悦,庆祝他们能够在胜利后再次相见,可见熊向晖的潜伏生涯有多么凶险!

在此次谈话中,熊向晖问出了一个自己疑惑很久的问题,那就是自己身份暴露以后,胡宗南对远在美国的自己无可奈何能够理解,为何胡宗南没有为难国内的妻子?

熊向晖潜伏这么多年,早已经见惯了国民党如何迫害地下工作者,一旦确定了身份,家人无论是男女老幼,必然会遭到残酷的报复,即便是自己也不可能例外。只不过这两年来,熊向晖一直在美国,与国内断了联系,这个疑惑藏了整整两年时间,如今他想在周总理口中寻求答案。

周总理听到熊向晖的疑问后,一番话说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让熊向晖醍醐灌顶,隐藏内心的这个疑惑终于得以解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始之后,周总理计划在胡宗南身边提前布置一枚“闲棋”,以期日后关键时刻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此举极富远见,但困难重重,胡宗南贵为蒋介石的“第一门生”,不仅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位极高,用人的条件也颇为严苛。

有能力的年轻人固然令人欣赏,但人才的实在太多了,只有既稳妥又有能力的人才会得到胡宗南的重用。胡宗南是蒋介石心腹,行事风格自然也效仿蒋介石,任人唯亲这一点,胡宗南就学得有模有样。

所以,哪怕是一枚提前布置的冷招,也要找一个有背景、有才能、有名校背景,以及官宦家庭出身的人才行。我党人才济济,但符合这几点要求的人不多,而且基本在军中的职务都已经是“明牌”,显然不适合。

周总理犯难之际,蒋南翔恰好向周总理推荐了一个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年轻人,他就是熊向晖。熊向晖出身官宦世家,父亲为官多年,本人学习能力超群,是不可不多得的人才。最重要的是,熊向晖一心向往革命,在蒋南翔的介绍下入党,久经考验,完全符合胡宗南的用人标准。



熊向晖与周总理面谈了一次,得到了周总理的认可。随后,组织安排熊向晖进了“湖南青年战地服务团”,熊向晖从此成为一步“闲棋”,期待未来进入胡宗南集团的首脑部门,静待时机。周总理还专门叮嘱熊向晖,无需刻意行事,按照自己的行事风格来就行,避免太过刻意反而引来怀疑。

南青年战地服务团是由胡宗南的部队组建,将熊向晖送入该团是渗透敌人内部的第一步。由于熊向晖的身份是官宦人家,组织又特意隐去了熊向晖的党员身份,所以熊向晖在胡宗南看来,绝对是值得培养之人。

熊向晖没有刻意去接近胡宗南,但以的实力,却很快就在该团中脱颖而出,得到了胡宗南的关注。熊向晖能力超群,顺理成章的被胡宗南留在身边任职。熊向晖当时虽然只有19岁,却深得胡宗南的青睐,不仅尊称熊向晖为“熊先生”,还送他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深造。



熊向晖毕业以后,直接来到胡宗南身边工作,成为胡宗南的得力助手。胡宗南需要的稿件和命令,几乎全部出自熊向晖之手,因为熊向晖总能抓住胡宗南内心所想,字字句句都说在点子上,让胡宗南非常满意。

熊向晖不仅专业能力出众,为人的情商也极高,胡宗南麾下的将领们,几乎没有人与熊向晖红过脸。而熊向晖在胡宗南遇到难处时,也总会挺身而出,即便是胡宗南外出办事夜宿不归时,跟在身边的熊向晖也会彻夜放哨,以确保胡宗南的安全,令胡宗南对熊向晖的信任逐步加深。

随着时间推移,胡宗南逐渐已经离不开熊向晖,工作上的事情基本都被熊向晖料理的井井有条。胡宗南对熊向晖的信任不断加深,熊向晖当上了胡宗南的机要秘书,胡宗南部几乎所有的机密全都会过熊向晖的手,甚至一些重要情报胡宗南都没看到,熊向晖却要先过目。



时间来到1943年,此时的熊向晖已经蛰伏数年之久,在胡宗南部已经处于超然的地位。一直以来,熊向晖始终都是一招“闲棋”,直到这一年才终于发挥作用。而这一次发挥的作用,就足以挽救党中央,显示出周总理的高明,以及熊向晖的超强能力。

胡宗南在这一年接到蒋介石命令,要暗中集结重兵,对延安突然袭击。彼时的延安正值抗日困难时期,不仅遭受封锁,兵力也已经严重不足。若胡宗南此时对延安动手,延安断然没有抵抗之力,党中央必然要遭到严重威胁。

恰在此时,熊向晖在胡宗南行动之前,提前将情报送去了延安。为了保住延安,毛主席决定来一招“打草惊蛇”,率先将胡宗南准备秘密进攻延安的消息给公开登报了。这一招实在是太高了,因为以延安当时的兵力,即便提前得到情报,也还是无法在军事层面抵挡胡宗南的攻势。

而提前公开胡宗南的阴谋,反而会让胡宗南陷入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中。若胡宗南此时仍然一意孤行,虽然仍可以夺取延安,但必然会在政治层面陷入被动,这是蒋介石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无奈之下,蒋介石被迫终止了此次行动,但也因此怀疑胡宗南内部有我军的特工潜伏。

其实,这件事发生以后,熊向晖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但熊向晖却并未慌张,反而主动找到胡宗南,提出对内部大筛查,把可疑之人给揪出来。熊向晖之所以敢这么做,一来是熊向晖的能力确实强,临危不乱;二来是熊向晖这么多年潜伏,始终都没留下过蛛丝马迹,对胡宗南的“忠诚”有目共睹,以至于没人会怀疑他。



胡宗南对熊向晖深信不疑,对熊向晖的想法非常认同,最后在内部找到两个可疑的处长给处置了,这件事也就算过去了。

又过了数年之后的1947年,蒋介石夺取延安的野心不灭,又安排胡宗南攻打延安。此时解放战争已经打响,与抗日战争时期的局势不同,蒋军再也没有了舆论压力。这一次,熊向晖又将情报提前送去了延安,导致胡宗南占了一座“空城”,虽然蒋介石事后对此多加粉饰,但苦水却只能自己往下吞。

这样的情况第二次出现,即便是胡宗南也明白了,自己内部潜伏的特工仍在。随着负责与熊向晖接头的王石坚被捕,熊向晖的身份自然也就瞒不住了。但熊向晖当时在美国深造,胡宗南鞭长莫及,未能对熊向晖动手。

而熊向晖的妻子当时在国内,胡宗南随时可以对他的妻子不利,这是熊向晖一直担心的事情。结果,让熊向晖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发生了,胡宗南并没有难为他的妻子,直到熊向晖两年后回国,熊向晖的妻子仍然安然无恙。



熊向晖再见周总理时,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周总理告诉熊向晖,胡宗南调查清楚了熊向晖的身份,但自己的机要秘书跟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始终没有察觉异常,这件事如果被坐实,胡宗南的面子也挂不住。

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掩饰自己的心虚,胡宗南这才下令将此事给压了下来,自然也就不会动熊向晖的妻子了。而事实上,并非胡宗南无能,而是熊向晖实在太厉害了。

因为熊向晖与张治中等起义将领共同出席用餐时,他们没有一个人想到熊向晖是我军特工,还惊讶的问熊向晖什么时候也起义了。直到周总理当众解释,称熊向晖不是起义,而是归队时,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野史日记 incentive-icons
野史日记
资深历史自媒体、头条专栏作家
1743文章数 53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