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和家长普遍关心读什么大学,但他们较少关注怎样读大学。很多人认为,读大学,就是一个跟着学校的课程进度、按部就班学习的过程,就如同读中学一般。而四年下来,很多同学才发现,不同的人读大学的实际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大家在知识、技能与经验上的积累差异是很大的。据我观察,恐怕只有少数同学能度过四年卓有成效的大学生活,很多同学的收获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读大学?对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类似的问题,还包括到底应该怎样读研究生?
大约三十年前,当我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时,我其实对怎样读大学还一无所知。即便入学以后,从班主任、学校指导教师那里获得了关于怎样读大学的一鳞半爪的资讯与建议,我还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读大学。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以今天的经历和见识,我当然可以过更加卓有成效的四年大学生活。
这些年,我先后在北京大学完成了本硕博阶段的教育,又长期在复旦大学执教,了解中国顶尖大学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与学生状况。这些年,我还先后在三所世界名校从事过访问研究,分别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2011—2012年)、哈佛大学(2019—2020年)、斯坦福大学(2025年),了解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风格与特色。这些年,我还亲眼目睹了许多前辈、同学、朋友、学生从学校毕业、步入职场,在业界摸爬滚打,努力向前,取得了不同人生成就的故事——其中不乏中国许多领域的顶尖人物。
有了这样的经历和见识,三十年后,如果你再来问我,到底应该怎样读大学,我自然会有一套完全不同的答案。
在我看来,今天的绝大多数大学生和研究生,如同三十年前的我一样,对到底应该怎样读大学依然知之甚少。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多数同学和家长通常不具备理解这个问题所需要的视野和格局;其次是读大学固然要完成学校的规定动作,但读大学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自选动作;再次是包括人工智能(AI)在内的新技术和新趋势层出不穷,更需要我们超越目前的大学教育体系,通过积极拥抱新技术,来提升和发展自我。
![]()
为了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一方面自己做了许多案头研究和梳理总结,另一方面又咨询了许多年轻朋友的想法和建议,然后提炼出了跟“怎样读大学”有关的十大问题,并一一进行解读和回答。我想,这些问题也是今天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普遍关心的问题。这十大问题分别是:
1.如何有效阅读?
2.如何有效写作?
3.如何有效演讲?
4.如何自我管理?
5.如何做好研究?
6.如何进行有逻辑的思考?
7.如何有效开会与进行公共辩论?
8.如何脚踏实地?如何仰望星空?
9.如何成为创新者?
10.如何在AI时代学习与成长?
我这本新书《大学十讲:怎样读大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回答这十大问题,进而帮助同学们理解“我们应该怎样读大学”。在这本书中,我努力做到三个平衡:既关注大学教育和个人成长的本质问题,又关注给同学们提供许多富有价值的实用建议;既关注中国社会的阶段、情境与特点,又关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科技与知识的前沿趋势;既关注让同学和家长感到焦虑的很多现实问题,又关注理想主义者的抱负、使命与情怀。
因此,这是一本适合所有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作品,也适合所有的家长朋友、大学辅导老师和大学教育工作者。但我必须坦诚地说,由于我是一位政治学或社会科学教授,所以,我在书中所举的例子更适合人文社科经管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但我相信,无论你就读的专业是什么,所有同学们都可以从这部作品中受益。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老同学闵昱、郭济莺夫妇对我学术研究的支持。
包刚升
2025年4月初稿完成于斯坦福大学Encina Hall
2025年7月修订稿完成于复旦大学文科楼
本文选自包刚升教授新书《大学十讲:怎样读大学》序言,汉唐阳光出品,山西人民出版社,2025年10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