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窝”金三角祸害全人类,为何不派兵剿灭?有4大难题!
分别是什么?
![]()
一、地形是天然堡垒
金三角最厉害的防线,从来不是毒枭手里的AK47,而是老天爷给的地形。
这里全是海拔上千米的大山,80%的地方被热带雨林盖得严严实实。树密得能挡住阳光,白天进山都得举着手电;地上的腐叶烂泥能陷住小腿,走一步滑三步;一到雨季,山路直接变成泥河,装甲车根本开不进,直升机飞进去也容易被树林干扰,找不到方向。
早在上世纪50年代,缅甸军队就吃过大亏。当时李弥带着几千国民党残兵逃到这儿,缅甸军方凑了一万人去围剿,结果进了山就彻底迷路。
那些残兵熟门熟路,白天躲山洞里,晚上摸出来偷袭,把缅军耗得子弹打光、粮食吃完,最后只能灰溜溜地退出来。
后来泰国军队也试过派特种部队偷偷摸进去,可刚进丛林就碰上暴雨,通讯设备全坏了,还没见到毒枭就先伤了几个人。这天然的迷宫,成了正规军最难迈的坎儿。
![]()
二、毒庄稼是饭碗
20世纪初,英美法的商人跑到这儿,手把手教当地人种罂粟,低价收走鸦片,再高价卖到亚洲各地,赚得盆满钵满。等这些列强拍拍屁股金盆洗手了,罂粟早就成了当地人的救命草。
这儿的土地太贫瘠,种水稻一年就收一季,除去成本根本剩不下钱;种咖啡得等四年才结果,山路难走,运出去卖还得被中间商压价。
可种罂粟三个月就能收,一亩地能赚几千块,比种普通庄稼多十倍。
更要命的是,毒枭们早把毒产业和老百姓的日子绑在了一起:当年坤沙就给种罂粟的农户发补贴,建学校、开医院,甚至答应“老了有人养”。时间一长,保护罂粟成了全村的共识。
联合国以前搞过农业替代计划,免费给玉米种子,可收上来的玉米卖不出去,最后还是有人偷偷种回了罂粟。
![]()
三、周边国家管不动
围着金三角的泰国、缅甸、老挝,早就被这颗“毒瘤”折腾得没力气了。更致命的是,毒品的暴利早就把不少当官的拉下水了。
前几年缅甸有个地方官,每月能从毒枭那儿拿几十万“保护费”,毒枭的鸦片过境,他直接开绿灯;泰国边境的海关也有猫腻,毒枭塞点钱,装毒品的箱子都不用拆。
有一次泰国警察查到一个毒窝,刚要抓人,就接到上级电话让“放一马”。原来毒窝背后站着几位军政大佬。打不过就跟着赚,清剿自然成了空话。
四、国际干预踩不准
有人问,联合国为什么不直接派兵?答案很简单:这是人家的“家务事”。按规矩,任何国家或国际组织都不能随便派兵进别人的地盘。
金三角跨了三个国家,要清剿得先让泰、缅、老三国都同意,可这三国各有各的心思:泰国怕惹毒枭报复,缅甸担心外国军队插手内政,老挝只想息事宁人,协调起来比登天还难。
就算协调好了,也容易出岔子。2018年中老缅泰搞联合清剿,缅甸的士兵刚找到毒窝,毒枭就带着毒品跑到了泰国境内。泰国士兵要抓人,得先办跨境手续,等手续办好,毒枭早就跑没影了。
联合国也曾拨钱搞禁毒,结果缅甸把钱拿去平叛,泰国拿去修公路,真正用在禁毒上的没多少。
没有统一指挥,国际干预只能打一阵停一阵,根本斩不了根。
如今的金三角,罂粟田虽说比最疯狂的时候少了大半,但合成毒品又成了新麻烦。其实不是没人想灭了它,而是地理、民生、政治、国际规则这四张网,织得太紧了。
好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逃离毒饭碗,种庄稼、搞养殖这些正经营生也慢慢有了起色。或许彻底治好这颗“毒瘤” 还要很久,但只要光明往前挪一步,黑暗就少一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