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堪培拉国会大厦内,澳大利亚资源部长玛德琳·金宣布投入2200万澳元支持关键矿产研发时,刻意强调了“减少对中国依赖”的战略目标。
这份看似寻常的公告,实则为西方八国集团密谋数月后对中国稀土主导地位的首次正面挑战。然而不到七十二小时,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暂停所有以美元计价的澳大利亚铁矿石进口,并将54万吨油菜籽订单清零的回应,让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在记者会上首次露出无措的神情。
澳大利亚那边的稀土矿真不少,全球储量里头,差不多三分之一都是他们的,莱纳斯公司一年产量也就万把吨,厂子一边想着扩建,一边还要对付环保的抗议,那些废料怎么搞定,一直有人在后面看着,咱们中国这边的稀土产业,几十年技术积累下来,包头赣州一条龙全都齐了,全球九成的深加工都在这儿,等于说澳洲挖矿中国加工,这个分工本来挺好,现在澳大利亚拿着美国的补贴,也想自己干了,精炼厂是能建,技术这个坎儿不好过,奎纳纳那个工厂一开,成本立马就上去了,停工的可能不小,中国这边出口配额稍微动一动,澳洲那边的投资就得捏把汗了。
中方这边也有动作,铁矿石那块,澳大利亚一年卖给中国1200亿澳元,贸易顺差的大头全靠这个,没直接不让卖,现货交易可以用人民币来算,定价的优势就又多了一点,这个办法很直接,油菜籽订单说没就没了,54万吨本来是澳洲政府跟农民商量好的,想让农场主们少亏点,船都已经在珀斯港等着了,结果才明白过来,中国手上能选的太多了,主动权一直没变过。
美国那边拉着日本欧盟搞了个矿产安全伙伴,日本投了莱纳斯,回头一看磁体还得从中国买,欧盟那边有补贴基金,德国车厂的电机原料还是从中国来,澳大利亚替西方说话,农业上的好处也给了,弄到最后稀土设备还得买中国的,这个局面下,想脱钩,整个链条还是绕不开中国,阿尔巴尼斯政府也是两头难,国内必和必拓的铁矿石不好卖,股价一下子掉七个点,农民协会看着仓库里的油菜籽着急,国际上G7也没什么动静,美国自己转头跟加拿大签了供货协议,欧盟还加了碳税,澳大利亚跑去WTO告中国,说是什么经济胁迫,回头把证据拿出来一看,都是按照技术标准和法律来的,这么一站队,吃亏的还是自己人。
稀土这个事情,说到底还是看谁的技术说了算,中国能把纯度做到五个九,还能把废旧的磁体回收再利用,这个创新的本事比有多少矿藏更关键,澳大利亚一门心思搞资源民族主义,下游的产业根本没顾上,那个核科学技术组织,拿到的研发经费才1390万澳元,中国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半年的投入都不止这个数,投入的差距太大了,战略上的耐心也不是一个级别的,中国前前后后投了三千亿,西方那边总是等到东西不够用了才想起来要补课。
这个僵局里头,说不定是个改变思路的机会,澳大利亚要是不再那么坚持自己单干,把补贴拿出来跟中国企业合作,精炼厂建起来了,还能多带点就业,油菜籽这块中国从加拿大俄罗斯买,澳洲这边还是有得谈的,全球能源转型,要用的稀土材料会越来越多,大家都有饭吃,关键是澳大利亚自己得想明白,现在这个气候和科技都在变的时代,互相信任和供应链的韧性,比站在哪个队里更管用。
这场稀土的较量,表面看是两个国家的事,其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堂课,经济的逻辑最后会盖过行政上的想法,技术的创新比手上有多少资源更有价值,珀斯港的油菜籽货轮掉头去了东南亚,包头的稀土工厂正在连夜调试新产线,这两个国家的博弈,背后是未来谁能主导发展的思考,技术上靠自己,态度上开放合作,这才是长久的安全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