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突然爆火!价格从一千到三四千元不等,有店铺卖出上万件,医生提醒→

0
分享至

家长是不是担心过家里的学龄儿童

因用眼不当近视?

总让他写作业看电视时

离书本和屏幕远一点?

为解决这个痛点

“近视防控神器”拉远镜横空出世

真的有这么神吗?


最近,不少网红医生和教育博主

对于“拉远镜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展开了讨论

引发了不少学龄儿童家长的关注

支持者认为,拉远镜“原理可行”“反馈好”,反对者则表示不能直接证明可预防近视,过度依赖拉远镜反而忽略了户外活动等。

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它被宣传为“防近视神器”,称其可通过光学原理将读写距离模拟拉远,从而减少孩子近距离用眼、辅助预防近视。


在电商平台上搜索“拉远镜”,发现其价格从一千到三四千元不等。产品主要由反射镜或透镜组构成,商家宣称通过光发射原理,可以把桌上的书本成像“拉远”到3至8米,通过模拟看远状态缓解眼疲劳,从而预防近视。类似概念的还有“读写台”等产品,卖点都是“用眼距离延伸”。

有电商平台显示,价格较低的拉远镜已售出上万件。

拉远镜究竟有啥用?

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主治医师罗韦

从专业视角给出解读——

拉远镜的原理是什么?

罗韦:拉远镜,学术上称为视距延伸镜。原理是通过镜面的反射和折射,把近距离的东西变成远距离的物像,达到看远距离的效果,能够让眼内的睫状肌达到放松状态,减轻眼睛的负担。

理想状态下,使用拉远镜对于需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或者近视加深较快的孩子来说,第一,能让他们不容易产生视疲劳;第二,睫状肌不会因疲劳而产生持续痉挛,近视加深会相对慢一些,或者假性近视的成分会相对少一点。

拉远镜真的是智商税吗?

罗韦:其实争论的双方都有道理。否定的一方说得很对,拉远镜并不是一个治疗近视的工具,而只是一个让眼睛减少疲劳的辅助工具,它不像离焦眼镜、OK镜或低浓度阿托品等产品拥有明确的控制近视进展的效果。肯定的一方说的也是对的,因为有一些孩子确实在用了拉远镜之后,眼睛会相对没有那么疲劳,远视储备会消耗得慢一些,近视产生或增长的速度就会没有那么快。

从循证医学来看,目前无论是临床还是科研,既有证明拉远镜有效的研究数据,也有证明它没有什么效果的研究结论。当然,这其中存在着抽样的差异。有的孩子使用的时间、频率是对的,有的则是不对的,或者是有一些孩子本来就存在基因易感性,视力本就增长得很快,即便使用了拉远镜,他的近视度数还是增长得比一般的孩子要快。我们不能否认抽样误差的存在,但是也不能否认拉远镜的科学原理,还是需要一个长期的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才能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有意义。

拉远镜的正确使用场景是什么?

有哪些适用范围或适用条件?

罗韦:拉远镜因为是镜子,使用时我们看到的不是实际的屏幕或者书本,而是镜子里的物像,所以一定是在相对静态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比如写作业、看平板电脑和手机等,活动或者运动状态下不能使用。要在光线非常充足的情况下使用,因为拉远镜在反射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光线的丢失和散射,导致物像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变形。保持合适的距离、正确的坐姿,对于立式拉远镜,一般来说不建议用小于30厘米的距离去看。上述两种情况如果做不到位,反而可能会加深眼睛的疲劳。我们从镜子里看东西,肯定还是没有用眼睛直接看东西那么自如,成像质量也没有那么好,所以如果能不长期用,还是不太建议长期用。

应如何正确看待拉远镜?

罗韦:拉远镜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家长们对它不能太过依赖,它既不能够替代户外运动,也不能够替代科学的验光配镜。在购买拉远镜的时候,不要片面地相信网络宣传或者他人的使用经验。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带着孩子去线下体验挑选。要监督孩子的使用效果。拉远镜的视野区域相对固定,有些孩子刚开始会感到不适应,会偷懒不看镜子,反而习惯性地去看书本,因此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要定期检查镜面是否有变形或磨损,必要时及时更换。

昆明信息港整理编辑

来源:潮新闻、南方+、新闻晨报

编辑:丛 林

审核:李贵芳

终审:宋建波

点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可乐谈情感
2025-11-01 08:49:47
6比0!刘诚宇帽子戏法!

6比0!刘诚宇帽子戏法!

五星体育
2025-11-01 20:00:35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蒋介石死后,无子女的宋美龄,靠啥在美国过了28年奢华生活?

牛马搞笑
2025-11-01 09:52:48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芋头立大功?医学研究:芋头可在12小时内清除40%肠道垃圾?

涵豆说娱
2025-11-01 15:34:09
刘昊然喜当爹?33岁周冬雨两次被曝怀孕,素颜照鼻头红肿孕相明显

刘昊然喜当爹?33岁周冬雨两次被曝怀孕,素颜照鼻头红肿孕相明显

八星人
2025-11-01 15:35:14
你见过最离奇的案件是什么?网友:我一个变态都觉得这些人太变态

你见过最离奇的案件是什么?网友:我一个变态都觉得这些人太变态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1 00:05:14
入睡时间缩短10倍!北大研究揭示:3亿人失眠或是肠道里缺了它

入睡时间缩短10倍!北大研究揭示:3亿人失眠或是肠道里缺了它

思思夜话
2025-10-31 11:52:53
东契奇复出44+12+6湖人击败灰熊NBA杯开门红,莫兰特仅8+7

东契奇复出44+12+6湖人击败灰熊NBA杯开门红,莫兰特仅8+7

湖人崛起
2025-11-01 12:03:59
为什么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还是感觉到没钱,问题出在哪?

为什么国家越来越强大,我们还是感觉到没钱,问题出在哪?

三目观史
2025-10-30 19:47:08
【微特稿】马尔代夫实施“世代禁烟令” 外国游客也需遵守

【微特稿】马尔代夫实施“世代禁烟令” 外国游客也需遵守

新华社
2025-11-01 21:03:02
男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网友:一天三次变成一天一次,逃避义务

男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网友:一天三次变成一天一次,逃避义务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30 00:05:13
WTT冠军赛 首个女单四强诞生!国乒劲敌桥本帆乃香惨遭朱芊曦绝杀

WTT冠军赛 首个女单四强诞生!国乒劲敌桥本帆乃香惨遭朱芊曦绝杀

杨仔述
2025-11-01 21:40:06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吴艳妮穿紧身三角裤太窄被批“露骨”,到底碍了谁的眼?

傲娇的马甲线
2025-09-17 18:06:44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鬼蛇神现原形!刘欢女儿大婚不到24小时,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牛叨史
2025-10-31 14:32:11
官宣!中国APEC第三城,诞生

官宣!中国APEC第三城,诞生

国民经略
2025-11-01 12:55:18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周哥一影视
2025-10-23 12:39:17
本赛季苏超最佳阵容:冠军泰州队1人入选,亚军南通队3人在列

本赛季苏超最佳阵容:冠军泰州队1人入选,亚军南通队3人在列

懂球帝
2025-11-02 00:42:07
钱再多也没用!章泽天态度冷淡疑似冷战,刘强东恐步黄晓明后尘?

钱再多也没用!章泽天态度冷淡疑似冷战,刘强东恐步黄晓明后尘?

悦君兮君不知
2025-10-31 23:44:37
加盟灰熊后数据出现了暴涨!火箭其实不应该放走这位内线球员?

加盟灰熊后数据出现了暴涨!火箭其实不应该放走这位内线球员?

稻谷与小麦
2025-11-02 00:51:14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这些“三农”关键词,透露增收新路径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这些“三农”关键词,透露增收新路径

人民网
2025-11-01 10:11:29
2025-11-02 01:31:00
昆明信息港 incentive-icons
昆明信息港
昆明信息港官方账号
40588文章数 1368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郑丽文:台湾正处于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

头条要闻

郑丽文:台湾正处于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前CTO索赔42.87亿 158亿股权归属成谜?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M3旅行版上市售94.39万元 告别平行进口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时尚
教育
本地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