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价格暴涨!救命的药也买不起了?一夜翻40倍,资本丑恶嘴脸暴露了

0
分享至



“昨日墙角草,今日堂前珍”!

草药变“金条”?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眼下中药材市场正在发生的真实剧变。

曾经每公斤不过20元的猫爪草,价格最高时已飙升至1000元,连“黄金”都要自叹不如。难怪很多网友都想组团去挖“草”。



大变金条的又何止猫爪草,像白术,黄连,酸枣仁,山慈菇……,价格都在以十倍、二十倍的幅度疯狂跳跃。

面对不断刷新的价目表,最叫苦不迭的莫过于中医从业者和信赖中医药的普通百姓。

药材,本是用来治病救人的,如今却快成了“用不起的奢侈品”。这场涨价风暴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周奶奶今年80岁,过去几十年喝中药调理身体,最怕的就是那股苦味。可如今,她站在药房柜台前说:“以前嫌药苦,现在再涨下去,都喝不起了!”

一副普通的健脾祛湿方,去年还不到100块,今年直接飙到200多。

这不是周奶奶一个人的困扰。走进任何一家中药房,都能听到类似的抱怨。

白术,这个听起来平平无奇的药材,三年前每公斤才20多块,现在直接冲到180块,涨幅近10倍。猫爪草更夸张,去年95块一公斤,今年直接800块起步,价格翻了超八倍。

难怪网友调侃说:“以前吃中药是调理身体,现在吃中药是调理钱包。”

如果把这些药材的价格和黄金对比,结果更让人咋舌。黄金每克才八百多块,而天然牛黄每克居然高达1650块。



这玩意儿几十年前在农村杀牛时随处可见,老农们嫌它晦气,要么随手扔掉,要么当废石头贱卖。

谁能想到,如今它成了药店里的“软黄金”,一块拇指大小的牛黄,能顶一线城市一套房的首付。

中药材的涨价,影响的不仅是周奶奶这样的老年患者。年轻人也开始感受到压力。

熬夜党必备的酸枣仁,从每公斤几百块涨到上千块;祛湿常用的茯苓、五指毛桃,价格翻了一倍;就连炖汤用的党参,药店里也涨到了300块一公斤。

有网友算了一笔账:三年前,一副调理失眠的中药方子大概50块,现在没200块下不来。如果长期服用,一个月光药钱就得两三千,比很多人的房租还贵。

更离谱的是,这些涨价还不是“慢慢来”的。

以猫爪草为例,2020年约20元一公斤,2021年开始涨价,2023年涨到100元,2024年突然暴涨到700元,年初更是上千了。这种“跳涨”速度,连炒股的都自愧不如。

除了普通药材外,涨价最狠的,还有那些“无可替代”的中成药。比如安宫牛黄丸这类救命药,五年前一丸560块,现在涨到780块。



讽刺的是,这些“天价药材”很多曾经遍地都是。白术过去是田间地头的普通草药,牛黄更是被当成垃圾扔掉。如今都摇身一变成了“药中贵族”。



中药材价格持续大涨,从种植到流通,从田间到药柜,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答案或许得从产业链的源头田间地头说起。

一方面是中草药种植成本在不断上升。人工、种苗、肥料及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费用普遍上涨,共同推高了药材的初始成本。



另一方面,中间链条层层盘剥更是大幅提升了药材价格。

甘肃岷县的药农老李,种了半辈子当归。去年风调雨顺,他家的当归长得格外肥壮,可收购商上门时,开价却比前年还低每公斤40块。

老李说:“种子涨了,肥料涨了,请人挖药的工钱一天150块,这价连本都保不住!”

地头的当归收购40,城里药房却标价120,中间那80块差价,到底进了谁的口袋?

很多药材从地里挖出来,第一站就被“地头蛇”收购商压价,他们深谙药农的焦虑,当归挖出来三天不卖就会霉变,丹参晒不干立马贬值。

等药农咬牙成交,转头他们就以80块倒给县级批发商,赚个“快钱”。

更绝的是,有些大贩子会联合控盘:在产地低价囤货,等市场缺货时高价抛售。比如2024年甘肃干旱,党参地头价70块时,他们捂着不卖,等涨到110块才放货,一吨净赚4万。

另外,药材到了大型批发市场,身价更是“分级跳跃”。

同一批黄芪,经过分拣、去杂、包装后,品相好的标“特级”,每公斤加价30%;带黑点的算“统货”,便宜20%甩给小诊所。



当药材变成药柜里的商品,最后一刀由药店完成。一副调理气血的中药方,药材成本80块,药房敢卖200,多出的120块是“代煎费”“存储费”“名医坐诊费”。

这条利益链上,每个人都喊冤:药农说“我没赚到”,药企说“我被中间商坑了”,药店说“房租人工太贵”,但患者看到的只有结果。

一包成本30块的草药,最终标价150块,其中120块养活了5个中间商。老中医开方子前得先算账,怕病人一看价格,病都不敢治了。

最终,这环环相扣的“涨价链”,每一环都在分走一杯羹,却共同构成了压垮患者负担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药材市场“高烧”不退,最终苦了患者,也伤了行业根基。

面对这场草药“虚火”,国家层面开出的系统性“药方”正逐步显效。

第一剂药方:给囤货炒家打“退烧针”

“一公斤酸枣仁能从300块炒到2000块!”



甘肃陇西的药商老张曾亲眼看见某资本集团在2024年初,联合囤积全国七成猫爪草库存,随后散布“产地绝收”谣言,导致价格三个月内狂飙六倍的闹剧。

针对此等乱象,政策要求在主产区建立道地药材战略储备库。对当归、白术等易炒作品种实施“丰年储备、歉年补给”的调控机制,哪家商贩敢囤货,就直接抛储压价。

更具威慑力的是区块链溯源技术的强制推行,实现药材从药田到药柜的全程扫码追溯。任何价格异动,监管部门都能一键追溯流水,让炒作行为“一键现形”,无处遁逃。

第二剂药方:产销“直通车”,砍掉中间商,药农多赚三成。

中草药市场产业链条过长、中间环节层层加价,是药价虚高的重要原因。

安徽亳州的药农老李对此深有体会,去年他把白芍每公斤40块卖给中间商,经过多重转手,到药房售价竟高达120元。

今年老李加入了“药企”直达“农户”的直供计划,收购价增至55元,到终端药房售价却降至90元,这套模式直接砍掉了6级批发商、仓储物流加价和包装过度营销。



第三剂药方:技术“替代方”,虫草能种,牛黄能人造

面对某些稀缺药材因自然条件苛刻导致的“天价”,政策引导下的技术创新开辟了“替代”路径,成为平抑药价的第三剂猛药。

曾经售价高达每公斤20万元的冬虫夏草,如今在中国农科院的实验室里已能成功培育,其药效成分与天然品相近,价格却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

同样,每公斤165万元的天然牛黄,天津药研所利用酶解法合成的人工牛黄,成本已大幅降至8000元,且能满足临床需求。

更具革命性的是“AI种药”技术的应用:在甘肃的智能大棚里,传感器自动调控温湿度、光照,使白术的生长周期从三年缩短至两年,亩产反而提升20%。

这些创新背后是明确的政策倾斜:自2025年起,替代药材研发已被纳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行“谁突破、谁补贴”的激励机制。

今年4月以来,药材市场已明显降温,大部分中草药价格开始回落。



这场中药价格“退烧战”,本质是一场利益链的重构。分别针对炒作、流通、技术三大病灶。以“政策铁拳”打掉囤货暴利,用“直供模式”挤干中间水分,用科技创新终结资源垄断。其最终目标,是让中药材价格回归理性。

当中医不再是有钱人的“奢侈品”,当药农不必为中间商打工,当患者敢理直气壮地说“这药喝得起”,才是真正逼退“高价”的时刻。

毕竟,传承千年的国粹,不该亡于铜臭味。

参考资料:

1.中医科李医生:《草药变“金条”,每公斤从20元涨到700元,中医快要用不起了》

2.经济参考报:《涨价容易降价难,中药价格高企引质疑》

3.中国医药报:《我国中药材价格正在回归理性》

作者:陈璐

编辑:歌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四十四岁,异国风情中的从容绽放

四十四岁,异国风情中的从容绽放

妙知
2025-11-01 11:56:13
李春平268亿财产遭哄抢?孩子生母首发声,晒一家3口合影公开内情

李春平268亿财产遭哄抢?孩子生母首发声,晒一家3口合影公开内情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3 09:27:06
翁青雅道歉后,真实学历被扒,朱珠客套回应,饶雪漫留言意味深长

翁青雅道歉后,真实学历被扒,朱珠客套回应,饶雪漫留言意味深长

鋭娱之乐
2025-11-02 21:02:17
带小三产检遇原配后续:正脸曝光很漂亮,男子身份被扒,真不简单

带小三产检遇原配后续:正脸曝光很漂亮,男子身份被扒,真不简单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01 18:30:59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国锦赛战报:6-4!中国00后爆冷赢世界冠军,火箭2-4落后6-5晋级

国锦赛战报:6-4!中国00后爆冷赢世界冠军,火箭2-4落后6-5晋级

球场没跑道
2025-11-02 18:11:00
9000mAh!新机官宣:搭载天玑 9500e+超声波指纹!

9000mAh!新机官宣:搭载天玑 9500e+超声波指纹!

科技堡垒
2025-11-02 11:22:41
狂人魔力再现?本菲卡换帅后联赛不败直指冠军,欧冠战略性放弃!

狂人魔力再现?本菲卡换帅后联赛不败直指冠军,欧冠战略性放弃!

田先生篮球
2025-11-02 19:36:08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蒋万安手腕够绝:上午与郑丽文握手发通稿,下午便端坐其对面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0-27 00:27:29
神舟二十号返回进入倒计时!预计11月几号返回地球?

神舟二十号返回进入倒计时!预计11月几号返回地球?

访史
2025-11-02 15:45:38
足协想接管?苏超到底有多赚钱?盈利数字曝光,体育局官宣回应

足协想接管?苏超到底有多赚钱?盈利数字曝光,体育局官宣回应

乐聊球
2025-11-03 12:34:47
“老舅妈”嫩娘庆祝100岁生日,王汝刚毛猛达潘前卫的祝福,感人又好笑!

“老舅妈”嫩娘庆祝100岁生日,王汝刚毛猛达潘前卫的祝福,感人又好笑!

上观新闻
2025-11-03 18:39:06
国安内部人士:传闻说俱乐部要解散、欠薪8个月都是谣言

国安内部人士:传闻说俱乐部要解散、欠薪8个月都是谣言

懂球帝
2025-11-03 13:19:32
王艺迪虽然战胜了张本美和,但国乒球迷应清醒认识这三个事实!

王艺迪虽然战胜了张本美和,但国乒球迷应清醒认识这三个事实!

十点街球体育
2025-11-02 12:31:26
福州楼市迅雷不及掩耳,福州待售二手房从51352套变成了51074套

福州楼市迅雷不及掩耳,福州待售二手房从51352套变成了51074套

有事问彭叔
2025-11-01 21:00:57
郑丽文刚就任,接受法媒访问,硬气喊话特朗普:台湾无法满足期待

郑丽文刚就任,接受法媒访问,硬气喊话特朗普:台湾无法满足期待

南宗历史
2025-11-03 18:31:55
十五运冷门!王钰栋首发,浙江0-1新疆,四川4-0澳门,冯禹豪戴帽

十五运冷门!王钰栋首发,浙江0-1新疆,四川4-0澳门,冯禹豪戴帽

实事球是
2025-11-03 18:00:16
奚梦瑶晒4岁二胎女儿,Romee背香奈儿像洋娃娃,母女俩白到发光

奚梦瑶晒4岁二胎女儿,Romee背香奈儿像洋娃娃,母女俩白到发光

心静物娱
2025-11-02 15:37:43
心酸!65岁港星沦落景区打工,当年不输刘德华,如今却成了酒糟鼻

心酸!65岁港星沦落景区打工,当年不输刘德华,如今却成了酒糟鼻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0-30 09:16:42
她这大体格 真的很少见,五官精致绝美,气质非凡,一脸旺夫相

她这大体格 真的很少见,五官精致绝美,气质非凡,一脸旺夫相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3 14:41:22
2025-11-03 19:36:49
毒sir财经 incentive-icons
毒sir财经
前一线财经媒体记者,聚焦财经大势,辣评财富人物
1573文章数 14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17岁男生提供电话卡给网诈团伙被判8个月 称获利997元

头条要闻

17岁男生提供电话卡给网诈团伙被判8个月 称获利997元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游戏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ColorOS 16正式版11月升级机型公布:OPPO Find X7/N3系列、一加Ace 5系列等23款

堪称重制版!GTA4路径光追Mod演示:数毛社都说好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